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悉尼墨爾本人口劇增 昔日綠色城區變水泥叢林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趙瓊玉墨爾本編譯報導)澳洲移民的增加使得人口急劇增長,一些州府城市也越變越大,曾經綠樹成蔭的城區如今已失去了往日的寧靜,變成了鋼筋水泥的叢林。有些過去一直生活在那裡的人無奈搬遷別處,卻感到故土難離。

據《每日郵報》報導,當麥卡弗雷(John McCaffrey )60多年前搬到悉尼西北部Epping區的Cliff Rd路時,他家的對面還可以看到牛、馬和一條小溪。

而現在,當麥卡弗雷從他家前面的草坪上向外望去時,看到的卻是一排排四層樓的公寓。

1956年,麥卡弗雷和他的父母及兩個兄弟,第一次搬進了這套父母花5000英鎊買下的兩居室住宅。

他說:「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62年了。當我第一次來到Epping的時候,這裡還是個鄉村,有一家農產品商店,一家魚店和其它一些小商店。」

「在街的另一邊,是一個有牛有馬的牧場,有一條小溪和一片農田。這條街上的孩子常常到河邊去捉鰻魚和魚。」

「我想大概在兩年前,這裡開始出現一座座住宅樓。我知道人們需要地方住,我當然也明白人們想把房子賣個好價錢。」

麥卡弗雷今年64歲,他再也無法抵擋巨大的城市人口增長所帶來的衝擊,加上他母親最近的去世,麥卡弗雷準備把房子賣掉。現在,這套住宅的價格已漲至近400萬澳元。

四月初,麥卡弗雷將成為他所在的街區,最後離開Cliff Rd路的居民,搬到Port Macquarie 地區。

他說:「我並不高興搬家,如果沒有發生這種變化,我會更加快樂。這條街上還剩下幾棟房屋,但是過個一年或一年半的時間,它們會都不見了。 我對失去自己的家園感到難過,我不願意去別的地方。」

過去20年來,麥卡弗雷的鄰居一直是洛博(Malcolm Lobo)和喬伊斯(Joyce)夫婦。他們於1998年帶著兩個孩子搬到了這裡,目的是想離開悉尼內西區,找一個寧靜而且綠樹成蔭的地方生活。

可時至今日,他們的門前變成了一個鋼筋水泥的叢林,完全失去了當時的吸引力。洛博太太說,這裡停車是個頭痛的問題,她們眼前看到的不再是樹木,而是掛在陽台上的內衣內褲,街面上到處停滿了車。

在截至2016年6月的12個月內,澳洲州府城市的人口增長速度高於其它地區,占全澳人口增長的82%。其中,悉尼和墨爾本的人口增長占全澳的56%。

截至2016年6月底,悉尼的人口達到了500萬,比2015年增加了近83,000人,增長率為1.7%。

在1971年到2000年近30年的時間,悉尼的人口才從300萬增加到400萬。 而接下來增加的這100萬人僅用了16年。

而墨爾本則是上一財年所有州府城市中人口增長最多的城市,增加了107,770人,年增長率為2.4%,人口總量達到464萬人。

墨爾本的人口在短短15年內增加了三分之一,在過去10年裡,人口增加了近四分之一。

到本世紀中葉,悉尼和墨爾本都將擁有800萬人口,澳洲的人口將達到4000萬。澳洲目前約有2500萬人,而在2000年時,澳洲的人口僅有1900萬。

澳洲人口增加主要歸因於移民。 澳洲的年淨移民率在2012年達到每年20萬人以上,而在10年前每年只有10萬移民。 在20世紀期間,澳洲的移民率平均為每年7萬人。

人口的增長意味著悉尼和墨爾本部分地區的住房密度增加。大悉尼(Greater Sydney)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05人,而大墨爾本(Greater Melbourne)地區每平方公里有465人。

費爾法克斯媒體( Fairfax Media)去年10月進行的ReachTell民意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悉尼已滿。

同時,大悉尼委員會(Greater Sydney Commission)認為,在未來20年內,悉尼將需要額外修建約725,000套住房,以容納不斷增長的人口。

新南威爾士州反對黨領袖弗利(Luke Foley)上周呼籲,要與各州及領地政府進行磋商,為澳洲移民設定上限。

專家們則警告說,悉尼和墨爾本正越變越大,而基礎設施、醫療服務和教育設施卻跟不上發展。

責任編輯:李欣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