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劉如:日本經濟之父 獨奉孔子為師(五)

——讀《論語與算盤》驚悟儒學真諦

人氣 316

【大紀元2018年03月26日訊】如今的人動則大談現代領導學,管理學,講的都是手段技巧,如果缺少仁義之心,並不能真正讓人發自內心地感動和尊敬,真正的威望就永遠無法獲得。大海因為能夠做到一視同仁,放低姿態,包容萬物,而使得天下川流,皆能自動投入大海的懷抱,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泛愛眾」的內涵。但是真能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去實踐的人卻很少,因此,偉人與聖人就不多。因此才說,澀澤榮一在日本近現代資本經濟建立過程中的親身實踐才會如此可貴,他為我們給出了一個可以具體參照的樣本——泛愛卻不失原則。

泛愛眾與堅守原則

孔子的所有言論和教導,都是基於仁義二字,孟子之後,雖然加上了理智信,也都源自仁義二字,仁可以理解為博愛、同情、惻隱等等人類善心待人的含義,義可以理解為大公無私、義務責任、甘心奉獻、遵行正理。仁義合在一起,就會十分宏大,既有愛人容人之心,同情和惻隱之心,又會遵循正理,有原則,無私無畏,將個人榮辱放置身後,做起事來皆有張弛,不會過度偏激。所以,孔子說的泛愛眾,既有今天人們理解的平等的博愛,也還包含著有度的原則。澀澤榮一對孔子的教導理解的非常全面,運用得十分到位。

澀澤榮一在「惡中看善」一節中,就非常具體地闡述了這個觀點,他平等地廣泛地接觸和愛護眾人,不分貧富貴賤,甚至不排斥人格低下或者大家認為自私的人。但是又非常有原則。那麼這是否矛盾呢?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做的。

因「泛愛眾招致非議

他在文中說道,很多人無法理解他的行為,認為他跟人打交道太過「不分是非善惡」,什麼人都接觸都接待,比如他一直主張自己要遵守孔子的《論語》來做人、來工作,可是為何要接觸反對《論語》的人。還有,即使是被社會批評的人,他也「不分是非」地跟人來往接觸。好像無所謂社會對他名譽人格的評價。很多人因此感到不解,向他求教。

面對眾人的誤解,他是這樣解答的:「我在關注自己立身的同時,更希望致力於為社會做貢獻,盡可能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讓整個國家得到進步。所以我自己的名譽利益,子孫繁榮等個人的榮辱,我把它們放在第二位。因此,我考慮最多的是如何盡自己對社會的義務,也就是如何幫助更多的人在合適的位置上發揮他們的才智,沒想到正是這樣的做法,招致了眾人的誤解。」

「自從進入實業界以來,接觸的人越來越多,自然魚龍混雜,有人想效仿我利用他自己所長建立實業,幹一番事業,即使他的目的與志向很低很狹隘,跟我本質上的目的完全不同,他僅僅只是為了一己利益,我都只看他要從事的事業是否是正當的,是否對社會繁榮有幫助的,就這個判斷而已,如果最終他做的事業是對國家社會有意義的,我都會支援他達到目標。」

他還說,自己不僅僅幫助工商業者,對於從事文學工作或者記者也都如此對待,如果有人要採訪他,儘管很忙,他也會支持,因為他覺得,只要對方是真心誠意地想要為社會報導有用的資訊,自己說的雖然不會有多大的價值,但是記者們既然如此有誠意要報導,那就接待他們,即使這樣很忙,增加了很多瑣事,讓自己沒有空閒,他也不會輕易拒絕。這樣做,不是僅僅為了那個人本身,而是考慮到他的工作也是社會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服務於大眾的,屬於社會利益的,所以才會親自面談,不管此人是誰。認識還是陌生。只要他的要求符合社會公益和道德範圍,他都支援。

無私才能容人  才是真君子

澀澤榮一對孔子泛愛眾的理解十分正確,他包容人,不排斥人,也不會將自己的理想和根本志向,人格要求強加給他人,他學習孔子,學的是如何按照教導去做,去善待他人,而不是個人的人情喜好,我喜歡你就對你好,不喜歡就拒人千里之外,拿著自己的標準衡量所有的人,不符合就不來往不接觸,如果真是這樣做,就不是真君子,也不會有成就。

我們知道,孔子有弟子三千,性情、才能、品德高低全都不同,得意的弟子僅僅72人,如果這樣不能容人,孔子當年何必廣收門徒,乾脆有選擇地教自己喜歡的弟子就好了。實際上,孔子辦教育不就是為了德化眾人嗎?人人都是君子,也就不用他教育了,所以排斥跟自己不一樣的人,拿著自己的高標準去要求別人,本身就違背了君子之德,也違背了孔子的教導。修養是用來要求自己去善待人的,而不是要求別人如何高尚,並因此排斥人的,更不能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

所以,那些人不理解澀澤榮一,是從根本上不理解孔子的教導,以為用個人的感情維護孔子的學說就叫做真的孔門儒生了。對反對孔子的人就討厭絕交,這絕對不是君子,孔子不是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嗎?看來學了孔子的學說,不等於真的懂得如何做人、怎樣才是真正地維護孔子。

澀澤榮一才真的稱得上是孔子的弟子,修的是自己,而不是要求他人跟自己一樣。反而處處替人著想,站在為社會謀利益的角度,處處給人機會,幫助別人實現目標,協助別人的工作,發揮他們各自的特長,沒有個人的私情喜好。這就是「泛愛眾」的準確理解和實踐,用今天的話就是大公無私,遵循道義幫助他人。大公就能無私,無私就能容人,也就是真的君子。實際上,他最後獲得了社會的認可,不是官員,卻比國家官員還要關心社會,盡國家官員才需要盡的責任和義務。他的包容,使得幾乎所有階層的人都來找他,都願意接受他的指導,最後將整個社會鋪開,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各行各業。

不忘堅守原則

澀澤榮一說,他平等接待人,但是不會讓人利用他的善心做壞事。比如有人找出各種理由向他借錢,很多都是不合理的要求,他如果能當面見到本人,一定接見,然後告訴對方為何不能答應那些要求,以正理讓人心服,他不會嫌棄這些人,但也不給這些人鑽空子的機會,否則,就是害了他,也害了社會。所以他不會毫無原則做事。

就比如上邊提到的不好的、自私的人,他也不是沒有原則,他還是強調,接待是義務和公務,等於是自己的工作,而非出於個人目的、喜好上的交往,還是看對方辦的事情是否正當,不管其個人是否自私,只要他做的是社會允許的,符合社會公德的正當的事業,他都會支援,這個正當本身,就是原則,對方本人自私與否,修養高低都不計較,也不嫌棄,看的是事業的運營是否符合公德。這就是道義、是仁愛,不是個人情感的喜好。所以才說這就叫做大公無私。澀澤榮一的理解和做法,給出了對仁愛、對道義該如何具體理解和實踐的參照。

他還說,人是會變的,善惡對一個人是不固定的,不能因為今天不善而否定他的一生。他胸襟寬大,給人機會,所以改變了日本商人,建立了日本商界救濟社會的儒商價值觀。也給出了如何成為真正的領導者的參照。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關於將孔子的生日確定為教育節的建議書
日本國力得益於《論語》
章閣:日本「企業之父」的「商務聖經」
劉如:莫忘「兼濟天下」的儒生之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