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漂流(2)

作者:廖鴻基

生活中很多問題就像秋千上的礦瓶水,看似難以逾越,但當我們泰然去面對時,一切並沒有那麼難。(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34
【字號】    
   標籤: tags: , ,

接續前文

立秋過了,漂流這些天來,海上盡是北風。

日照隨季節輪轉往南偏移了幾度,初起的北風勁道尚未匯為強勢。

若在岸上,季候變化這時節的感覺,頂多只是感覺盛暑稍微鬆手了或是夜晚涼了幾分,但在這離岸海域,北風已搶先在海上豎起一面季節轉換的風牆。

我迎浪望向北方,風勢始終抵著我的身、我的臉,我曉得這力道來自涼冷的北方氣團。

來自南方的溫暖海流帶著方筏往北漂流,我清楚感知方筏被黑潮帶著以逆風強行的姿態持續往北漂流。

這些天,有個獅子山颱風在我們的東北方遠距外徘徊滯留。

大洋湧浪得了藉口,順勢攀著颱風外圍與北風共伴,推湧出高疊加成的長浪,綿綿不絕,彷若一群昂揚湧動約三公尺高的深藍色小山丘,帶著威勁,一記記正面逆襲方筏。

由三十六顆塑膠方磚拼組成的樂高方筏,埋首正面承接一記記浪襲。

組成方筏的這些塑膠方磚,是計畫協辦單位臺灣玻璃館所提供,原本是提供我們做為漂流實驗的舊料。這些方磚已在露天水域,熱脹、冷縮、日曬、風吹、雨淋了二十多年。

方磚之間,憑以連結的空心塑膠螺栓,螺牙已泰半磨損,方磚因此無法緊密結合,方筏上,我可以從方磚縫隙清楚見到筏下深不探底的墨藍色黑潮海流。

因為計畫經費有限,堪用狀態下,我們還是以實驗用的舊料方磚,用於正式計畫上。

儘管船舶專家並不看好如此材質結構的方筏構想,並警告說:一定翻覆,一定解體。

幾經思考與討論,我們選用了竹竿、繩索等最原始的材料來進行補強。

方筏外加了一座底盤,我們在協辦單位蘇帆基金會協助下,上山砍了十幾根直徑約七、八公分,長度約三百五十公分的竹竿,彼此五十公分間隔,六根橫豎排列,綁成硬格子底竹架子,再將組合成的方筏,繫綁在該竹架子上。

如此一來,三十六顆方磚將糾結成一盤,竹架子除了加固方筏結構,使它在浪盪中不易潰散,也可因而增加方筏重量,讓它有了穩重的底盤。

方筏結構的討論階段,也曾構想,方筏四周各往外延伸五十公分,每邊各增加三到四顆方磚,用以形成方筏的四面浮翼。我們設想這四面浮翼,將發揮極好的擋水作用,應可有效防止方筏翻覆的機率。

但這構想後來因實務操作時過於累贅而捨棄不用。

有點異想天開的方筏設計,最後將置放於大洋裡承風受浪,這補強結構的想法儘管帶點浪漫,但的確幾分膽大。

儘管專家們並不認同、並不看好,但受限於計畫有限的時空環境及財務條件等等,只好硬著頭皮,以如此簡單又大膽的替代方案繼續前行。

想想島嶼先人,他們遠距划船登上這座島嶼,依賴的並不是現代材料或精密的科學計算,漂流計畫的念頭既然是原始的,也許更適用這樣的原始構想和原始材料來結構方筏。

只好這樣安慰自己。

大膽假設,當然必要小心求證。

六月最後一天,特別感謝蘇帆海洋基金會提供場地及大力協助,我們組裝了一艘兩公尺四方的縮小版方筏,以四艘獨木舟拖拉至花蓮鹽寮海域,離岸約三百公尺,水深約三十五公尺處下錨固定。

讓方筏在海面浪蕩個三天,測試加上竹架子組合式方筏的海上耐浪能力,檢驗解體與翻覆這兩項專家說的致命缺陷。

下錨後,方筏乾舷約四十五公分。測試的這三天,共有四組伙伴輪流划獨木舟登上方筏,一方面看顧方筏,也練習適應漂流狀況和體能。

海上回來的伙伴們說:「海上方筏堅固可靠,夕陽西曬,我們仰躺在平台上仰望向晚霞光,筏邊水聲輕盪,天地安靜,方筏像是浮在海面一方隨波搖曳的大水床。」

方筏出海測試的這三天,其實心中頗有罣礙:會流錨嗎? 會被來往船隻撞到嗎? 回收時錨拉得起來嗎?平台在飁飁南風下能順利收回嗎? 有時覺得,這艘方筏、這只錨是掛在心底。

方筏下錨在海上測試三天後,七月三日,我們再以獨木舟出海,收回方筏。

拔錨比下錨難,最後一段總是難於開始的那段。

但回收過程出奇順利,兩艘獨木舟划至海上方筏,兩位伙伴登筏,兩三下便收拾了搭在筏上的簡易帆蓬和帆架,我才低頭將獨木舟艉繩繫綁於筏邊,轉眼間,沒料到沉著掛底的錨和百公尺長的錨繩,已被伙伴全數拔上方筏。

所有下錨後的擔心,這一刻,隨拔錨全數拔除。

方筏拖回離岸約五十公尺處,遭遇強勁南流,將方筏往北帶。

我們屢次調整航角,使勁划槳,頂多就是平衡了南流,停在原位不得進退。
這一刻,是黑潮給伙伴們的另一重考驗。

回程儘管有些波折,但測試結果,方筏沒有解體,沒有翻覆,以竹竿補強的替代方案,確定通過了風浪考驗。

漂流團隊伙伴們,也因這次的出返航過程中,小規模地體驗了一場測試性的小漂流。

塑膠方磚加上竹架子補強的樂高方筏構想,終於底定。

但下錨測試,恐怕與真正的漂流實況多少有些落差吧!

此刻,方筏面對這等颱風外圍加成北風浪形成的湧盪海況,恐怕會是一場嚴肅的考驗。

我心頭七上八下地眼睜睜看著方筏迎著小山丘樣的湧浪,方筏像是得了水底下某種力量的支撐,如獲得動力般,安靜安穩,緩緩軟軟地斜身騎上浪坡,毫無遲疑地,一口氣爬上約三公尺高的浪頭。

方筏與黑潮間似乎也取得了默契,越過浪頂後,我的心又八上七下地看著方筏斜身埋首,如此緩軟安靜地滑下波谷。

面對峰浪,方筏如此安靜,如此勇於承擔,並始終保持它的低調和軟調,載著我,柔軟柔順地上坡、下坡,凌越一座座浪脈。她彷彿懂得循著浪勁軟縫切入,攀爬,翻越,又順著湧浪嘆息處款款滑下波谷。

方筏似乎懂得,不以頑抗強硬的姿態,與日益得勢的北風和長浪正面衝突。

方筏結構無比簡單,整體甚至稱得上老舊原始,但它調性柔軟,始終服貼於海。這些天來,彷彿自動生成了意志和使命般,那樣安靜地馱著我,爬上、滑下。它完全不接受命令,也不被操作,像一艘全自動載具,一波波越過橫在我眼前的陵陵浪丘。

兩三回上下浪坡後,我已不再擔心它會翻覆或解體。

大洋中有了信賴的伙伴,心思於是有了餘裕,讓我在筏上的意念飄得更遠,也將聽見、看見更多。

塑膠方磚受浪擠壓,發出不刻意聽幾乎聽不見的稀微窸窣摩擦聲,我的身體清楚感知,方筏下海面湧晃的每一記浮凸和凹陷。我的感官緊貼著方筏,筏下的黑潮又如此完整地收納方筏所有的流線。

方筏彷如一張貼著海面的不透明膠膜,透過這張膠膜,我敏感且充分地感知漂流於黑潮上的起伏動感。

我又發現,方筏竟然不受北風及大浪影響,筏面始終保持乾燥。

潮濕黏膩是海上生活的如常,這艘筏面始終保持乾燥的方筏,真是恩典。

記得二十來歲第一次搭乘小型管筏出海釣魚,整個海釣過程,幾乎是坐在管縫間汩汩冒湧的水波裡濕著屁股釣魚。

這艘方筏因老舊形成的缺陷,筏面處處張著縫隙,這等風浪下,方筏竟然奇蹟似地,除了不翻覆、不解體,更大的奇蹟是沒任何受壓迫的激浪從方磚縫隙噴濺出來,整個漂流過程中,筏面始終保持乾燥。

好幾次,我不禁伸手撫摸它,拍拍它,讚美及感謝它迎風迎浪不急不徐的軟調,靜默和柔韌。

好幾次我看著方筏,完全明白航海人與船隻共存亡的情誼。◇(節錄完)

——節錄自《黑潮漂流》/  有鹿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簡介】

廖鴻基

1957出生於臺灣花蓮市,35歲成為職業討海人。1996年組成尋鯨小組,於花蓮海域從事鯨豚生態觀察,1997年參與賞鯨船規劃,並擔任海洋生態解說員,1998年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致力於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

出版作品獲獎無數,多篇文章入選臺灣的中學國文課本及重要選集。其書寫的取材廣闊與描繪之幽深,自成一格,影響深遠。

責任編輯:楊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真爛漫的蘇東坡,在政治上表現出直言無諱、嫉惡如仇的耿介性格,對於朝政流弊每每藉由詩句托事以諷。但君子向來不容於小人,蘇東坡也難幸免。元豐二年(1079),一些投機政客從東坡的詩文中羅織罪名,並以謗君之罪將他逮捕,送入京師御史臺獄。此樁「烏台詩案」後,蘇東坡被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 不得簽書公事,形同軟禁。
  • 相思染黃山頭的六月
    清淡的雨一如厚實的愛
    都用來洗滌肝肺腸胃
    只有懸垂在阿勃勒樹上
  • 春神不甘繁華匆匆

    初夏猶派遣

    整排阿勃勒

    沿路亮起燦黃的燈飾

  • 今年入夏之後,屋後院子裡的五棵小葉欖仁樹,越來越顯得有模有樣了。作為唯一主軸的挺直樹幹上,,每隔一段明顯的高度才向著四面近乎水平地披展而出的枝葉,一層層,最寬的,已約有近二米的直徑範圍,濃密熟綠,而當風吹葉動,或輕微起伏,或激烈翻盪,常如海浪。我往往從餐廳,透過玻璃窗,看著它們搖擺的姿態,判定當下室外風的大小和方向,或者看它們在烈日的熱氣中安靜成長。
  • 鮮黃吊燈在綠色枝頭高高掛起
    抒情的酒渦是一路的風景
    不在乎陽光折摺色彩
    不在乎晚霞爭風吃醋
  • 其實,戀人就在身畔沈睡,我卻靜靜地為她寫詩,彷彿等待了半個世紀,就為了守候此一時刻的真正降臨……熾烈與冷靜之間,千帆過盡,回首滄桑,竟是燈火闌珊處,那人笑顏綻放如花,說——我,一直在這裏。

  • (大紀元記者李惠堂台灣屏東報導)屏東基督教醫院為慶祝創院60周年以及馬拉威醫療事工10周年,特別邀請作家郭漢辰、翁禎霞、資深記者林秀美及影像藝術家邱才彥,花一年多的時間採訪收集,分別為屏基撰寫「我們在行愛的路上」、「黑暗中的彩虹」二本書及拍攝紀錄片,並委託遠景出版社編印發行,紀念醫療傳愛一甲子,屏基創辦人之ㄧ,高齡87歲的畢嘉士醫師, 24日專程從挪威回到屏東參加慶典。
  • 歷史上有過不少事例,人類社會會因為錯過一位歷史人物,而留下無窮遺憾。錯過以事功為主的歷史人物,比如張居正,人們會因萬曆中期之後明朝統治江河日下,發出「世間再無張居正」的感歎,但對那些想從思想上扳歷史道岔的人,世人很難認識他的價值。
  • 老人已經安息在上帝的懷裡,一切榮與枯,歡樂與寂寞,如煙如灰消散。在他人生的尾聲裡,我們曾經在雲端上短暫相遇,他露骨而大膽的對我這樣的一個陌生人表白情感,現在想起來,也算是一種天真。
  • 自然界生物間互相追逐食用,好像是一齣設計完好的劇本,雖然殘忍,卻因此保持某種平衡與和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