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子女成績好 皆因聰明過人嗎?

人氣 112

【大紀元2018年0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達澳洲珀斯編譯報導)據最近一份關於中學生學業的報告,移民子女成績好於當地人。珀斯ECU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Justine Dandy在「對話」網站上刊文探討這一現象。

2017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對移民教育的審查發現,來自菲律賓、中國和印度的學生比澳洲土生學生更有可能達到基線學術水平。 基線學術水平即學生在15歲時展示出的在科學、閱讀和數學方面的技能。而2016年全澳英語與數學統考(NAPLAN)結果也佐證了這一點。

家中不講英語的學生其拼寫、語法、作文和算術等測試成績反倒比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高一些。

這並非新現象,也非澳洲特有,自上世紀80年代起,各地就開始了相關研究以尋找答案。為何移民學生在其定居新國家、面臨巨大挑戰的情況下,學習成績反而壓過當地學生?

無關智商

少數族裔學生的刻板形象可以追溯到1966年的美國報告,該報告發現亞裔美國人在智商和基本成就上達到或超過了美國白人。 80和90年代的研究結果類似。

答案並非「移民更聰明」那麼簡單。 1991年,美國情報研究員James Flynn重新分析了亞裔美國人的智商研究報告,得出結論:其智商與北美人的智商大致相等。

同樣,我們對中國和越南澳洲小學生的研究發現,儘管其數學成績高於澳洲本地學生,但二者智商相同。

據報,亞裔學生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比澳洲學生多,這是其數學好的一個理由,但不是全部理由。追求好的教育從而取得好職業對移民家庭至關重要,才是問題的關鍵。亞裔學生求學求職的目標遠遠高於當地學生。

移民效應

研究揭示,亞裔子女折射了其父母的願望,或可稱之為移民效應。移民子女大多渴望上大學。移民們在尋找故國中缺少的機會,其終極目標是提升社會地位。

研究者認為,教育是實現這一目標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學而優則仕」,較少受到其他領域對移民的種族歧視。

對於大多數明顯不同於當地人的移民來說尤其如此,例如拿印度、中國和菲律賓的移民對比英國、蘇格蘭或新西蘭白人。 距DECD報告,後者比澳洲本地學生的成績還差。

但並非每個國家的社會體係都能提供教育機會,這可能是留學國家目的地很重要的原因。國家之間的差異也可能是文化與教育互動推動人才流動的結果。 其中包括儒家文化和東亞文化對教育的高度重視。

努力學習、期望上大學,因而引起老師對他們的重視,或許也不無作用。但對於那些出生於本地的移民家庭子女來說,強調教育到底是不是優勢則具有爭議,因這些移民家庭子女的境況和其父母不同,沒有經歷過在人地兩生的國家舉步維艱的狀況。

本地人怎麼想?

這並不意味著本地出生的澳洲人就不重視教育。 研究表明,他們可能不會像一些移民父母那樣高度重視教育。因為擔心對青少年期望值過高可能導致其精神健康問題,澳洲家長才認為:孩子每天快快樂樂以及能自由選擇職業,比追求好分數、社會地位高的好職業更為重要。

 

責任編輯:高敏

相關新聞
變性人如廁令澳洲版  「安全學校」讓孩子安全嗎?
躋身西澳精英中學 拼頭腦還是家境?
簽證收緊 西澳海外留學生明顯減少
珀斯移民喜歡住在哪些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