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溫州大餛飩不來源溫州?溫州,原來是這麼有趣的地方!

作者:陳安

想到溫州,台灣朋友一定會想到溫州大餛鈍,可是,大家知道,其實,溫州大餛飩不來源於溫州嗎?現在,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早期台北中華商場內有位外省媽媽,因那位媽媽來自溫州,於是,大家都稱她「溫媽媽」。溫媽媽早年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後來無法回到故鄉,就在台灣做起餛飩的生意,1949年於台北西寧南路63號開設「溫州大餛飩之家」,就是「台北市第一家」溫州大餛飩店面,現今已傳至第三代。

而餛飩並非溫州的特產,溫州當地只有「小餛飩」,是溫媽媽來台灣後,為區別食物種類等原因,改成了大尺寸餛飩,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溫州大餛飩」。

一家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溫州大餛鈍店家。(陳安/大紀元)

如今,在溫州已不常見這小吃,反觀台灣,溫州大餛飩卻大紅大紫。全台灣各大城市皆可看到溫州大餛飩的招牌,只是各店家招牌有點不一樣。雖有些店家強調自己是正宗,甚至還加上正字標記,但發明者,其實是上述那位來自溫州的「溫媽媽」。

由此來看,溫州大餛飩其實是源自台灣的「台灣特有小吃」呢,食物雖非從溫州搬來,但至少也和溫州有段淵源,發明人,是溫州來的。

溫州,一個位於浙江省最右下方的大城市。(公有領域)

溫州,這台灣人常見又陌生的城市,到底又是什麼地方呢?據說唐高宗時,這裡因四季都很溫暖,故名溫州,為浙江省最東南的一個大城市,以人民善經商聞名(但後來……點閱了解更多),而本文要介紹給大家的則是最基本的、溫州最令人眼睛一亮的東西——「溫州話」。

首先來說說一個台灣與大陸共有的有趣現象,許許多多人們都講著國語(普通話),但許多人背後卻會講著奇奇怪怪讓人難以理解的話,也就是方言。有許多台灣人或許沒意識到一件事,為何常常聽不懂大陸客在講什麼?

其實,很可能就是聽到他們在用自己方言對話了。當年秦始皇採李斯建議,只有統一文字,卻沒把發音給統一了,導致中華文化依然可以透過文字不斷傳承幾千年,不同地區的人卻不太能互相「聊天」,到了近代才如此被大力統一起來,不過由於統一的時間不長,所以依然還有許多人會講方言。

秦始皇畫像。(新唐人《笑談風雲》提供)

前陣子網路上有個「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難度由簡至難列於下:東北話,天津話,山東話,四川話,長沙話,陝西話,上海話,蘇州話與閩南話,廣東話,溫州話。

雖然這源自「大陸網上」的排名並不可靠,因中國越東南方的方言越多樣,而且比起東北話、天津話、山東話等等與普通話相近的方言,肯定更讓人難以聽懂,所以北方這些方言不應該這麼高比例出現在前十名,應多給東南方或其它地區方言讓位。

不過,「第一名」的溫州話,「可能」就有稍微用心挑過吧,若讀者有去聽聽各種漢語方言就會發現,其發音大致都能和文字對得起來,只是唸法「有點不同」。

例如,閩南語、客家話許多發音都能與漢字對應起來,但唸法不太一樣。而當大家聽到溫州話時,就會發現,天吶,這根本是外星語吧,常常和文字對不起來,說他是漢語的一個方言,好像不能說錯,但好像有點差太多了……

以下就來聽聽奧妙的溫州話吧,如果不看字幕,可能大家會覺得有點像日語,日語不僅文字受中國影響,據說發音也受影響,而溫州話,就是影響日語很大的其中一種方言呢。各位看完以上,是不是對「溫州」這兩字耳目一新呢?

▼ 相關影片(來源:YouTube,如遭移除請見諒)

責任編輯:蘇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