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藏古藝.品嘗古意

【文史】毛公鼎銘文 補白史書缺漏的皇帝心聲

中華重寶毛公鼎 2
作者:飛鴻踏雪
毛公鼎內壁銘文 清代拓片(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1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毛公鼎腹內鑄有銘文500字,留下了珍貴的史證資料和成熟輝煌的金文藝術。毛公以銘文記載了周宣王委任的誥命,補充了歷史的空白,就如同史前殷商時代的史跡,得到出土甲骨的補證一般珍貴。

歷史重寶《毛公鼎銘文》

毛公鼎出土於陝西岐山縣周原,那裡正是西周的政治中心、都邑之地。鑄造於西周末期的青銅器毛公鼎,高53.8公分,口徑47.9公分,大口圓腹,上有兩耳,腹下三隻獸蹄形足,文飾簡潔,是西周宗廟祭器的形制。

《毛公鼎銘文》保存了珍貴的上古歷史和中國神傳文字,造鼎的毛公可能沒想到,青銅器毛公鼎不僅是其家族的傳家之寶,毛公鼎本身更是留給中華後代子子孫孫的歷史與文化文獻的一項重寶。

「天下第一重寶」毛公鼎的銘文之最,在字數之多,在訓誥辭華之美,也在金文書法之藝。從銘文之中,後人還可以認識到未列入史載的歷史。

毛公鼎銘文和時代背景

《毛公鼎銘文》是造鼎的毛公記載的西周後期周宣王的冊命書內容,明現周宣王的心跡,同時,也反映了部分西周晚期不安的政治、社會情況。銘文五段由「王若曰」、「王曰」領首的誥命,顯示出周宣王求治的殷切,大意如下:

周宣王(公有領域)

周宣王承天授命,登基初期,四方不靖,心中戒慎戒恐,想要丕顯文武之光,亟求良相輔佐。

周宣王授命毛公統攝內外要務,侍衛、軍事、內政等等大小政事,興革政治。

周宣王授命毛公總理出入政令的布達,協調上下,整肅綱紀。

周宣王再次申先王之命,令毛公宏我邦我家,告戒毛公善效先王的典範,不沉湎於酒、不墜陷於艱,敬念王威。

周宣王封毛公官位,賜與毛公各種各樣祭祀和出征的寶物、寶器和官服、佩飾。

毛公承天子之誥命,鑄鼎銘恩,用以紀事,祈願子子孫孫永寶用。

西周宣王年間所鑄造的青銅鼎-毛公鼎。(公有領域)

周宣王之父周厲王在位16年,那時東方的淮夷逼近成周、西北玁狁直逼鎬京周圍,厲王長年與外患力戰,雖然在東南方獲得勝利,但是內政管理政策出了很大的問題,引起暴亂,厲王被人民放逐,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州)。

厲王被人民放逐,朝廷無主,這時兩相召穆公、周定公行政,號曰「共和」。《史記‧管蔡世家》中提到:「周厲王失國,奔彘,共和行政,諸侯多叛周。」

厲王的太子姬靜(?-前782年)是在召穆公家長大的。當時,國人對厲王怨恨的心情,延燒到其後代身上,太子首當其衝。群眾包圍召公家要找出太子姬靜。當時,穆公擋住了怨怒的群眾曉以大義,又以自己的兒子假代姬靜,姬靜才得以脫身。見《史記‧周本紀》記載。

共和執政第十四年,厲王死在彘地。共和的召穆公、周定公二相共立太子姬靜繼位,就是西周第十一代天子周宣王。可以想見,周宣王即位時,處在內憂外患、眾叛親離的狀態。當時外族入侵的威脅也是一個重大憂患,見史書相關記載:

《前漢記‧孝平皇帝紀》記載,「當周宣王之時,玁狁內侵,命將驅之,盡境而反。 」

《史記‧秦本紀》也記載戎族的威脅:
「秦仲立三年,周厲王無道,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西戎殺秦仲……。」

周宣王即位之初,諸侯外族叛離、四方擾擾,內憂外患重重交逼。毛公鼎的銘文內容,周宣王給毛公的誥命,約當反映這個時代背景,以及周宣王的思慮。

毛公何許人?

那麼鑄造毛公鼎的毛公是誰呢?從銘文來看,周宣王稱其為「父瘖」,顯示毛公是宣王的姬姓宗族中的一位父執輩人物,周宣王的叔父。

《史記》記載,西周王室中有一支毛氏,那是周文王的第九子,姬叔鄭,封在「毛」這個地方,在周成王時代擔任三公之一的司空,所以又稱毛公、毛伯、毛伯明。

毛公是周文王第九子姬叔鄭的後代。圖為周文王。(公有領域)

《尚書‧顧命》記載當成王將崩之時,召見的一批佐相、大臣中就有毛公,他們都是文王之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周宣王時代的毛公,應該就是這一姬姓毛氏宗族的後代。

在《史記》、史料中,並沒有提到毛公輔佐周宣王的記事。《毛公鼎》銘文記載了周宣王委任「父瘖」毛公的誥命,被視為歷史文獻,補充了一段歷史。青銅器的銘文,就如同史前殷商時代的湮滅的史跡,得到出土甲骨的補證一般的珍貴。(中華重寶毛公鼎 待續)@*#

(點閱【品藏古藝.品嘗古意】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青銅器物是銅錫合金,有較強的硬度,不像瓦當磚瓦、甲骨陶瓷及書畫碑帖等易於破碎,而是便於長期收藏。再則青銅器皿形態各異古樸典雅,線條暢達,這也是其他古玩所無法企及的。
  • 周宣王,名靜,一作靖,為周厲王之子。共和十四年即西元前828年,厲王,暴虐無道,為國人所殺。宣王即位,由周定公、召穆公輔之,周室因此而中興。但是,由於偏信一首童謠,宣王不聽忠諫,殺害了無辜的上大夫杜伯。杜伯臨死時說:“死若有知,三年必使君知之。”
  • 兩件青銅器,上面刻上23字的銘文,並發現一具鹿骨。
  • 透過呼吸就能讓西周「毛公鼎」回復到2800多年前的樣貌,藉由聲音就能還原「清明上河圖」500個故事場景;微軟亞洲研究院今天展現如何運用新科技,將故宮古文物變得活靈活現。
  • 金文是指商、周時期刻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因古人稱銅為「吉金」而得名。也稱「鐘鼎文」、「銘文」、「彝器款識」。
  • 在收藏家手中17年,轉手間翻了四倍價金的、創下中國古陶瓷器最高價拍賣紀錄,是哪件中國古文物之寶?它具足了一個自得其樂的世界,是一個明代的五彩蓋罐,它到底具有什麼驚人的特色呢?簡單說來,其所展現悠遊浮沉的空間之外還有空間,雖沒畫出水,而水自在其中矣。
  • 古人愛、今人捧,獨領風騷千百年,「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價值連城,這是啥寶物嗎?絕代風華來自「雨過天青雲破處」觸動人清澈之心的天青淨色……她展現中華傳統美學的丰標。品賞也好、裝飾也好,令人高雅、令人出塵、給人招福。
  •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汝窯價值千年前早有傳說,皇帝鍾愛,惹得收藏家熱捧。清乾隆皇帝熱愛,「乾隆品牌」古文物,就是人間寶物的代號。汝窯是「乾隆品牌」不可或缺的招牌。
  • 從天價的「北宋汝窯青瓷」中感受、享受古人的「雨過天青雲破處」的藝術觸動,同時在瓶底詩句和刻字中,人們還可以找看皇帝和貴妃的愛情故事。幾件「北宋汝窯青瓷」底部留有「奉華」兩字……
  • 毛公鼎腹內鑄銘舉世最長……歷史重寶,西周時代的青銅器毛公鼎,從出土到珍藏為國寶,其中幾度滄桑。不期然出土後,毛公鼎幾度輾轉易手的傳奇,令後代的古物古寶瞠乎其後;在詭譎戰地風雲下,更上演了搶救國寶的保衛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