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長夏」酷熱 何時「出梅」「入伏 」?

作者:任淑ㄧ
小暑到了,長夏也來了。(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849
【字號】    
   標籤: tags: , , ,

長夏」來了,長夏可以是長長的夏天的泛稱,也是黃曆六月的專稱。

長夏 小暑大暑暑相連

在黃曆六月中,有「小暑」和「大暑」兩個節氣,小暑大暑暑相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持續的燠熱,民間俗諺說:「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熱得讓人難熬啊!這就是「長夏」的意味。宋代洪朋詩吟:「六月維長夏,炎熱不可觸。」正是六月長夏之情狀。

春夏秋冬各有三個月,古人依序分別以孟、仲、季表示。以夏天來說,夏天第一個月是孟夏,次為仲夏,再次為季夏。「長夏」在夏至之後,是夏天的第三個月分,就是「季夏」時節。唐代的詩就敘述了這樣的季節順序的輪替,「坐看長夏晚,秋月生羅帷。」(《有所思》)

圖為清院畫《十二月令圖.六月》黃曆六月,逼人的夏天暑氣,消耗著人們的體力,因此,沒有十分要緊的急務,眾人都在避暑。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小暑「出梅、入伏」

在中國南方長江淮河流域,長夏中的小暑時節是「出梅、入伏」的轉折點。小暑是黃曆六月節,江南的綿綿梅雨下到小暑來臨就停了,稱為「出梅」。出了梅雨季節,沒有雨水的澆潤,天氣猛地熱起來,就要進入「伏」夏。宋‧韓琦《苦熱》詩:「皇祐辛卯夏,六月朔伏暑。始伏之七日,大熱極炎苦。」就是描寫入伏的苦熱。

入伏後有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稱為「三伏天」,每伏10-20天,落在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和立秋後第一個庚日之間,跨越了長夏六月天。以節氣來說,約莫在小暑和立秋期間,這期間也有「伏夏」的說法,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今(2018)年,三伏天分別是:初伏在7月17日-7月26日;中伏7月27日-8月15日;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所以說,長夏、伏夏三伏天落點的交集正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

當過了中伏,長夏也盡了,就是立秋。宋代楊萬里的詩就這麼說:「末伏將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初伏、中伏、末伏這三個伏日,是一年中最熱的三天,故又稱為「三伏日」、「三伏天」。
  •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它是按照中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三伏天」雖然悶熱潮濕,容易引發各種夏季流行病,但同時也是進補養生的好時節。
  • 小暑是指天氣「小炎熱」,每年在7月6日到8日之間交節,2017年小暑落在7月7日。黃曆中,小暑是六月節。小暑節氣裡,從身心的保衛到環境的保護都必須用心經營、小心防護,以度苦夏。「三伏」天深居慢活防溽暑、落實環保防雨澇、應天時保護田地、掌握「冬病夏治」、三伏貼的關鍵時刻,就在小暑展開的苦夏裡。
  • 2018年7月7日11時41分,太陽到達黃經105度,小暑至。「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暑,炎熱的意思,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古書記載:「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
  • 昔年過槿籬,愛取紫紅持。 相對書桌上,花開最美時。
  • 自古以來,中國有小暑食新米,祭祀五穀大神等習俗。用新割的稻米做成的飯來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表示對大自然及祖先的感恩。 新米的腹部保留著胚芽,色澤通透如玉,大小均勻,堅實飽滿。米粒觸感光滑,帶有稻穀的清香,咀嚼起來微帶清甜。煮熟後的新米有著新鮮的米香味。新米含水量高,蛋白質也多。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地球的「成長史」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終於承認,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難道《聖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焚香靜心,佛圖澄和尚竟然還可以用香來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飄香?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