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臣

【隋朝儒林】隋朝國子博士何妥

何妥認為,正音雅樂一旦盛行,會使人們耳聰目明、氣血平和,使得世間綱常有序,甚至可以移風易俗,達到天下安寧。圖為元 任仁發《橫琴高士圖》。(公有領域)

隋朝國子博士何妥,字棲鳳,西域粟特(今烏茲別克斯坦)人。早年,何妥的父親何細胡,因經商進入中原蜀地,並在郫縣(今四川成都平原中部)安家。何細胡侍奉梁朝武陵王蕭紀,主管王府財物。他理財有方,成為巨富,當時號稱「西州大賈」。

天資聰穎 享譽當世

何妥從小就機敏聰慧,八歲時去國子學求學,學校助教顧良跟他開玩笑說:「你既然姓何,那麼是荷葉的荷,還是河水的河?」小何妥應聲作答:「先生姓顧,是眷顧的顧,還是新故的故?」眾人為他的機靈感到驚奇。十七歲時,何妥因為聰明靈巧被召入湘東王府。後來湘東王蕭繹發現他聰慧過人,就留他在身邊誦書。

當時蘭陵人蕭慎也有俊才,他住在青楊巷,而何妥住在白楊頭。所以當時人們流傳著一句話:「世有兩俊,白楊何妥,青楊蕭慎。」他就是這樣受到世人的讚譽。

顧良跟何妥開玩笑說:「既然你姓何,那麼是荷葉的荷,還是河水的河?」圖為南宋至元代,青玉龜游荷葉洗。(公有領域)

勸諫帝王 遠離奸佞

隋文帝楊堅稱帝後,任命何妥為國子博士,加授通直散騎常侍,晉升為公爵。後來何妥更身兼五職,隋文帝非常信任和倚重他。

針對朝廷用人、應避免形成結黨營私的風氣等八件事,何妥上書勸諫隋文帝。

何妥首先引用孔子說的「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說明,選用正直的人,遠離奸邪的人,百姓就會信服;選用奸邪的人,遠離正直的人,百姓就不會信服。

在何妥看來,要想政局安定,在選拔、任用人才方面必須慎重。何妥寫道:「臣看皇上十分關注訴訟案件,愛民如子,處理判死刑的大案,總是會徵求大家的意見,不濫用刑罰,這是皇上的聖明之處啊!封爵選官也是應該這樣慎重才好。」何妥勸隋文帝,日後選用朝廷大員,也應該廣泛聽取眾人的建議,不要只相信某一個人的推薦。這樣官位高的也不會徇私,官位低的也不會心生抱怨。

其二,何妥提醒隋文帝要廣泛查訪、恩威並用,避免朝臣中形成結黨營私的風氣。國家的憂患,沒有比大臣們結黨營私更大的了。

其三,何妥引用《易經》所說的:「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餗:一種用碎米與竹筍做成的菜粥。渥:汗流滿面。)烹煮食物的鼎,如果下面的鼎足斷了一個,裡面的食物就會灑出來,其情形一定是令人汗顏的,這種情況預示著凶兆。言外之意,朝廷選用的官員不勝任,會導致國家覆滅。何妥希望朝廷能多選用有才德的人,使他們各司其職、各盡其才,這樣做什麼事情都能獲得成功。

商後期 析子孫父乙扁足鼎,青銅食器。(公有領域)

正音雅樂 功效深遠

由於何妥精通音律,隋文帝命他重新審定音律。何妥給隋文帝上表闡述他對音律的見解:臣聽說光明處有禮樂,幽冥處有鬼神。能感動天地鬼神的,沒有什麼能和禮樂相比。禮樂推行到一定程度,百姓就會無怨無爭,揖讓之間就能使天下安定,這就是禮樂產生的效應。

何妥認為,正音雅樂一旦盛行,會使人們耳聰目明、氣血平和,使得世間綱常有序,甚至可以移風易俗,達到天下安寧。

五種正音「宮商角徵羽」中,宮音泛濫會導致昏亂,國君會日漸驕縱;商音泛濫會導致邪惡,官員會貪贓枉法;角音泛濫會產生憂患,百姓會有怨憤之心;徵音泛濫會產生哀怨之情,那麼國家會禍事不斷;羽音泛濫一定會出現危險,那麼國家的財物必定匱乏。如果這五音都亂了,那麼離國家滅亡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何妥認為,正音雅樂盛行,甚至可以移風易俗,達到天下安寧。圖為《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曆法典‧第一百二十五卷》「五音相生圖」。(公有領域)

何妥還在奏章裡講到一則故事。

昔日,魏文侯(?─前396年)曾問子夏:「我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聽古樂,卻一聽就想睡覺,聽鄭國、衛國的音樂就不會感到疲倦,這是為什麼?」子夏回答說:「古代的音樂是以《文始》為先,《大武》為後,常聽古樂對修養身心、治理家國、公平處事有很大的幫助。鄭國、衛國的音樂,聲音奸邪,如果沉溺之中不能自拔,會擾亂綱常。作為一國之君,要謹慎地對待自己的好惡。」

卜商,字子夏,勤奮好學,是孔子的重要弟子。(公有領域)

考究古人制定禮樂的動機,不只是悅人耳目而已。君臣同聽正音雅樂,彼此就能互相敬重;在鄉裡流行正音雅樂,長幼同聽,彼此就能和睦相處,生活融洽。這就是先王制定禮樂的道理啊!

隋文帝就以何妥的奏章所述內容,作為太常寺創作音樂的法則。@*#

出自:《隋書‧儒林傳》卷75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