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國際收支和貿易宜求平衡

人氣 603

【大紀元2018年08月21日訊】美國川普總統之所以啟動對中國的貿易戰,表面因素在中國對美國高額的「貿易順差」。為了縮減美對中的「貿易逆差」,乃祭出提高關稅的政策。撇開政治因素不談,當今依然通稱的「貿易順逆差」,以及「國際收支的順逆差」專詞,所呈現出的根本性誤解和繆論,很有必要談一談。

記得已卸任的台灣央行「14A總裁」彭淮南,在2008年曾為台灣該年第2季國際收支「順差」銳減,引起市場人士一片譁然特別出面表示,不必因為國際收支「順差」減少而恐慌,其實「國際收支越接近零越健康」,對國內金融市場和新台幣匯率都有平穩效果。

他進一步表示,國際收支若有「順差」,央行外匯就會增加。國際收支無論「順差」或「逆差」,金融如果過大都會很麻煩,不但會造成匯市不穩,也會影響物價穩定。彭總裁又說,國際收支健不健全要看經常帳,由於台灣出、進口持續成長,經常帳一向維持「順差」,只是受國內外資本移動規模擴大且出入頻繁的影響,金融帳成為影響國際收支「順差」或「逆差」的重要因素,2008年第2季因金融帳淨流出64.4億美元,國際收支「順差」因此銳減,但外資的性質很多,有短期進出的避險基金,投資股市的資金、長期投資的退休基金等,不可能都跑出去。

彭總裁這一番話,雖然本意在針對2008年第2季台灣的國際收支「順差」的銳減作說明,以釋群疑並安撫人心,其實還有更重要的附帶效果,亦即或可釐清一般人對國際收支「順差」和外匯存底、甚至於出口大於進口的所謂「貿易順差」愈多愈好的錯誤觀念。基於「觀念」的威力重大,一旦錯誤觀念深入人心將導致不幸後果,筆者當時藉彭總裁提出「國際收支越接近零越健康」這個重要觀念的機會,予以引伸,期能扭轉久藏世人腦中的錯誤看法。如今十年已過,錯誤看法非但還在,且更惡化,很有必要再重提。

所謂的「國際收支越接近於零越健康」,是說「國際收支平衡最健康」,就像一個人吃撐或餓肚子都是不好現象,或是古聖先賢告誡我們的「中庸之道」 、「取中」、「勿走極端」。

在引述彭淮南的說法時,我特意將「順差」加上括弧予以凸顯,就在提醒讀者注意這個詞有待商榷。按一般的了解,「順」是好,「逆」是不好的,而「順差」和「逆差」最常用在貿易進出口的差額,當出口大於進口就是順差,反之就是逆差,也就是說出口多於進口是好事,反之就不是好現象,於是竟引申到「一切為出口」的「重商主義」理論,迄今這個觀念還是普遍存在。其實,由「國際貿易是互通有無」,是一種「交換」的概念,就可得知出口不是目的,而是「出口為的是進口」,將自己「本國」生產的好東西交換本國無法生產、或者生產成本較高,而別國能生產且生產成本較低的好東西,於是相互交易的國家彼此都能得利,人民的福祉也能提升。標的物是「能滿足人民福祉的物品或勞務」,不是指錢或貨幣,畢竟錢幣只是「交易媒介」而已,本身並沒有價值。

進一步剖析進出口的內涵,出口是將國內生產出來的產品賣到國外去,國外買者支付他們國家的貨幣(即外匯)來購買。出口商收取外匯回到本國,必須換取本國貨幣付給本國的生產者,而生產者再以之支付給生產要素擁有者,例如薪水、工資等。生產要素擁有者拿到本國的錢後,可在國內從事消費行為,也可以到國外去消費。前者所購買的東西可能是本國產品,也可能是外國貨。若以出口賺來的錢買本國產品,會促漲價格;若買外國貨就不會,而外國貨往往是本國無法生產或生產成本比較高者,必須強調的是,外國貨就是「進口」來的。

經由這麼簡單的解析,應該可以知道,即使是出國旅遊或到國外消費,也是進口的另一種方式。我們也知道,並不是出口所賺的外匯都要花掉,但即使當時沒用掉,也是準備著未來某一天要用掉,而且也是要購買別國的東西。這種過程就是「國際貿易」,本質是兩國生產的產品互換,亦即「互通有無」,外匯只是一種交易媒介而已。如果出口賺得的外匯不是購買進口品,而是用來買本國貨,如此或者讓一般消費品價格上漲形成通貨膨脹,或者追逐股票、房地產等資產,致資產膨脹形成泡沫投資遊戲。

因此,「一切為出口」當然不對,只出口而不進口也是不對,一直維持出口大於進口也不是好事,以「順差」來表示出口大於進口當然不妥當的,用「出超」這個中性名詞最好,而進口大於出口也用「入超」這個詞表示比較好,大家一起來導正吧!#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面對「泡沫中國」 專家分析臺灣經濟對策
台專家點評全球金融三大泡沫危機
吳惠林:經濟學是講道德的
中美貿易戰不是回原點 變與不變的背後有玄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