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故事(14)芝蘭之室

作者:劉如

幼學瓊林。(古瑞珍/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2965
【字號】    
   標籤: tags: ,

【原文】

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注釋】

(1)交:交往。
(2)芝蘭:香草。
(3)鮑魚:鹹魚。
(4)肆:店鋪。

【語譯參考】

和善人來往,就好像進入種滿芝蘭香草的花房,時間久了聞不出香氣,這是因為被香氣同化了,品德受薰染而變得高尚;與惡人交往,就如同進入賣鹹魚的店鋪,時間長了就聞不出臭味,被臭味同化了,人也因此同樣變壞了。

鹽醃漬並曬乾後的鹹魚。(Yesarotim/Wikimedia Commons)

【讀書筆談】

這一課很簡單,講的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尤其是幼兒的啟蒙教育,交友與居住的環境對孩子的品德影響很大,因為小的時候,模仿能力最強,又像是一張白紙,沒有形成善惡是非的道德觀,接觸到什麼人,就會自然模仿這些人的言談舉止。一旦形成惡習,很難改正。所以中國自古非常重視幼兒的教育,這時候給孩子選擇良師益友,選擇民風仁厚的居住的環境,(好環境不是指富裕的環境,是指道德好的環境。)就成了傳統幼兒教育的一個常識和最明智的方法。

正所謂耳濡目染,孩子無法分辨善惡,最容易受影響,因此,選擇居住的環境尤為重要,一旦打下良好的基礎,懂得善惡是非,長大後,他們自然能面對複雜的社會和人心,不會輕易受到不良的影響了。甚至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了。這時候,就有了正確的判斷了。自己就懂得什麼該學,什麼不該學了。所以,幼兒時期的環境和交友,要特別注意。

有人以逆境造就人而否定古人的教育觀,且不說逆境是否跟道德有關,是否是一種概念,有時候不過是窮困的環境,但是窮困不等於人心不好,跟古人說的仁厚的環境還不是一個概念。即使逆境真的是指周圍的人都很不善,喜歡欺負人。自己總是被人擠壓,受到不公對待,如果這個人真的能夠發奮有成就,也是因為,他已經是個成年人,或者因父母嚴格教育有了善惡是非的判斷,絕對不是個幼童了,才能做到的。所以,我們看古人的思想,還要懂得主要講的是打下好的教育的根基,注重的是一開始的教育。這一點是非常明智的。

這篇課文的句子出自《孔子家語》:「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意思是說,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一樣,時間長了自然充滿香氣;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魚的地方,時間長了就聞不到臭了,也是自然就融入到環境裡了,自己也是一身臭味了,沒感覺了。基本意思不變。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似。

即使是成年人,也會有對是非把握不好的時候,所以不管自己是否成年,有了經驗,都要謹慎選擇交友和生活的環境。人與人之間,還是會相互影響的。

【說故事時間】

里仁為美

孔子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音智)?」(注1)這句話說明了擇居的重要性。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因此選擇風俗仁厚的住所,不知不覺就會受到它的影響,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從前孟母三遷,就是為了選擇「里仁為美」的環境,使孟子在優良的環境中成長。

圖為清 金廷標《孟母移居》。(公有領域)

孟母為了教育孟子,曾經搬了三次家。孟家原住在墳地附近,耳濡目染之下,孟子常和同伴玩築墓和祭墓的遊戲,孟母認為這樣不好,就搬家了。新家的旁邊是屠宰場,模仿力強的孟子又玩起殺豬的遊戲,孟母覺得這樣的環境也不妥,又搬家了。最後搬到太廟旁,孟子又跟著進出的文官依樣學起禮儀,孟母見了非常高興,這才定居下來。

古人云:「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說明優良環境的重要。晉朝陶淵明《移居》詩云:「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朝夕。」詩中的「素心人」就是指心地善良的人。可見古時候的讀書人都非常注重居住環境的選擇。選的是人心,而非是否擁有豪宅,是否身份地位有多高。

(注1)譯文:居住的鄉里中具有仁厚的風俗,是一件美事。選擇居住的地方時,不選擇住在民風仁厚的鄉里,怎能算是明智呢?

(資料來源:正見網傳統文化教材)

點閱【幼學瓊林】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