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真相:條件交換的孩子 被動不聽話

作者:王宏哲
font print 人氣: 214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我曾經幫一對父母解決孩子非常愛看電視的問題。這對父母一關掉電視時,孩子就大發雷霆、大吼大叫。我問他們說:「孩子一天看多久電視?」媽媽說:「大概兩個小時。我們告訴他,吃完飯或做完功課,就可以看電視。」我搖搖頭:「這就是把看電視當作誘因,最後讓他無法自拔的陷阱!」

「如果你乖乖坐好,我就給你玩具。」「你把飯吃完,我就會讓你喝果汁。」「幫忙做家事,才有零用錢」……,這些讓孩子可以馬上動起來的「條件交換」,代表孩子都是為了誘因而表現,但,這是好的做法嗎?

條件交換,孩子模仿到的是討價還價

研究發現,給孩子獎勵,不能含有任何「控制」成分,控制與自我挑戰、能力滿足無關,這叫做「賄賂法」。上述的例子,乖乖坐好有玩具、吃完飯喝果汁,都是控制,這樣的獎賞不僅無效,反而有反效果,會降低自發性坐在餐椅上的內在動機。

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經常用東西跟孩子交換,孩子就會被你暗示,而更喜歡那樣東西,最後導致不是因為餓才去吃飯,而是因為果汁才吃飯。這種行為的危險性在於,如果大量用這種交換條件去換取孩子要做的事情,他的內在動機就會喪失。而且,孩子會覺得獎品不夠豐富就不做,開始討價還價

面對大一點的孩子,我們常常這樣做。「做家事,賺零用錢」是非常危險的錯誤觀念。如果已經養成只要做事就有錢拿的壞習慣,日後他參與每件家事前,都會先問你:「媽媽那我今天幫你拖地、幫你澆花、幫你倒垃圾,有沒有錢拿呢?」若孩子開始以金錢為衡量標準,甚至問你:「那有多少錢?」這就表示,孩子已經中了賄賂法的毒。

要改變這種錯誤的教養方式,就要減少條件交換的方式,讓孩子聽話。但是要如何獎勵,才能避免賄賂又能引發內在動機呢?那就是改良版的「集點制度」。

訓練小孩耐心與等待,善用「改良式集點」

所謂改良式的「集點制度」,有三個實施重點。首先,當孩子缺乏行為動機時,才能用集點制度;好比說練琴、閱讀、洗碗、整理書包等,有些孩子沒辦法從這些地方培養好習慣,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這樣做,因此造成親子之間溝通認同不一致,這時就建議可用改良式集點。

這種時候不需要有動機,純粹是幫孩子建立好習慣,但在操作的過程中,父母要幫孩子分析,而不是單純為了集點而集點,例如,在貼貼紙的同時你可以說:「嘿,我發現你今天很主動耶!我覺得你今天很認真呢!所以媽媽給你加一點。」用這種方式加強孩子正確行為,才不會讓他忘記自己曾經做過的優良行為。

其次,集點制度有年齡限制。怎麼說呢?一般來說,大約4 歲以上的孩子會比較適合使用集點獎勵制度,因為年齡太小的孩子,可能會真的為了想得到貼紙而做出一些優良行為;4歲以上的孩子開始滋長同理心,也比較成熟了,能知道別人的要求,比較聽得懂大人的分析,可藉此訓練延遲滿足、讓他們了解過程比結果重要。

最後,集點獎勵制度能少用時,盡量少用。如果一定要用,也必須事前共同討論。例如,集滿10 點可以有一個小禮物、集滿30 點就可以親子出遊,集滿60 點,就可以去看一場舞台劇……。這個規則在事前就要先約定好,而且當孩子達到第一階段時,要引導他思考要不要換掉,還是要留著往下一個目標邁進。改良式集點制度的關鍵,是讓孩子分析自己的進步點,4 歲的孩子仍不知道自己做對了什麼事才得到獎勵,而且容易因為獎品而忽略過程,父母從旁的引導與分析,是提升孩子心智成熟的重要做法。

也就是說,集點獎勵制度的關鍵,是讓孩子分析自己的進步點,4 歲的孩子仍小,並不知道自己在過程中努力了什麼而得到獎勵,父母從旁的提醒與分析,是教會了他自己分析自己的能力,這也是最受用的禮物。

不同的年齡層,獎賞技巧也應該不一樣,大約10 個月左右的孩子,就會開始會做出展示(showing-off)的討賞行為,藉此得到大人的注意力。所謂「展示」,家長們最常遇到的例子就是幼兒把水喝光光後,把杯子舉得高高地給大人看,期待大人的讚美與肯定。在這個行為的背後,我們可以發現,孩子並非要物質上的滿足,而是更喜歡與大人的互動。所以,期望2 歲以下的幼兒有好的行為,就要留意孩子的「展示」行為,給予大量的回饋,才是最重要的親子互動。

習慣「社會性讚美」的孩子,長大後物慾比較低

很多孩子跟大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時,家長常常都在滑手機及忙自己的事,這樣人在心不在的相處,就是在破壞學習的動機。學齡前的兒童,除了讚美、擁抱,「集點表」的運用也能讓他表現更好。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於自己能完成的事情感到很驕傲,期待大人看到他努力換來的集點表,為了得到肯定貼紙,會比較有動機去完成。

例如,早上起床只要不哭,可得到一張貼紙,不論孩子是否賴床或生氣。很多父母擔心,一天下來會不會給太多貼紙?其實,只要把換獎品的目標拉遠即可,如60 點再換獎品。

小學以後的孩子,心智成熟度更高,父母可以執行複雜的獎勵,例如「主動」有1 點;「動作快」有1 點;「專心」有1 點。審慎訂出好行為價目表,當孩子做出非常難得的好行為,跟學齡孩子溝通後,可以加倍給點數,讓孩子記憶深刻。

除了具體外,學齡的孩子更需要的是「權力下放」,例如自己決定去哪裡玩、自己安排課後時間,這對學齡後的孩子是重要的獎品,因為代表著大人對他的肯定。

還記得前面提過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嗎?當孩子感受到尊重後,他才會有動機去「自我實現」,對學齡孩子來說,有更多自己能獨立完成的成就感,比獲得物質更重要。

─ ─摘自:《教養的真相:圖解孩子講不聽、叫不動,大人該懂的破冰對話》親子天下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生命的體驗顯現在生活之中,生活是日日都在進行的,因此針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以及面對生活的態度與動力,是父母在執行家庭教育及教養的重要課題。孩子年幼的時候是奠定生活能力的最佳時期,生活好習慣的養成要靠父母的把關及涵養,因此父母要經常在職進修、充實自己的親職知能,以傳達正確的教養信念、知識,並且展現有助孩子正向發展的親職行為。
  • 身為父母,你希望子女接受怎樣的教育?身為「當事人」,你希望接受怎樣的教育?身為父母的你,希望子女在未來接受怎樣的教育?身為老師的你,希望有怎樣的教育制度與環境,教出怎樣的學生?或許,在教育的思潮裡,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答案,這答案或許堅定,也或許有千千萬萬個不確定,但無論如何,教育帶給人的一切,正向也好,負面也罷,總是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 有一點可能會讓你感到比較安慰,那就是這些研究(以及在這之前的許多研究)的結果均發現,父母教養孩子的方式並不是憑直覺就可以擁有的能力;事實上,教養孩子對很多父母來說都是很困難,而且很吃力的事。大部分父母都很需要鼓勵與資訊來幫助他們把孩子教得更好。事實上,父母可以培養出教養孩子的能力,也能學習更有效的教養方式與對策。
  • 許多研究都曾探討父母的教養方式。教養方式指的是你與孩子相處時的表現,你們之間的互動模式,你與孩子溝通的方法,以及你對待孩子的態度是什麼。前面我曾經提過,教養方式可分為三種:權威型、獨裁型與放任型。
  • 父母要明白我們眼前看到的雖然只是一個孩子,但隨著地點、狀況的不同,與我們互動對應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一個叫做嬰兒自我、一個叫做成熟自我。更重要的是,那個令我們頭疼、叫做嬰兒自我的傢伙,總是最早出現且擋在最前面......
  • 3C產品普及,「滑世代」來臨,不僅年輕世代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台灣家庭已不分世代,普及地使用Line、FB等,作為家族間互動的方式。逾七成父 母從臉書獲得教養資訊,以前養兒育女是「照書養」,現在則是照「臉書」養,台灣父母也認為數位科技有助於教養孩子,智慧裝置也成為另類育兒新工具。
  • 教養子女可說是天下父母一件最艱難也最有意義的工作。身為父母應如何陪伴和引導孩子走一條快樂、健康與充實的成長道路?本文摘錄Lifehack網站10則專家給父母的建議及常見教養誤區:1. 傾聽。2. 讓孩子看見你犯錯。3. 容許孩子闖禍和犯錯。4. 一起到戶外活動。5. 教導孩子感恩。6. 稱讚孩子做的事,而非稱讚孩子本身。7. 開開心心玩一場。8. 教導孩子善心。9. 以肢體碰觸向孩子表達愛。10. 協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
  • 台灣教育部學生健康資訊系統資料顯示,國小學童過重與肥胖率由2007年的25.4%上升到2014年的29%;國中學童則由27.8%增 加到28.8%。台北市衛生局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莉玲說,研究顯示,小時候胖,長大後約五成依舊是胖,10~12歲的孩童,體內細胞變化最大,最可 能影響成年體型,因此國小學童肥胖防治不容輕忽。
  • 和諧家庭協進會26日在華埠舉辦免費專題講座,教家長如何打開孩子的心扉,幫孩子建立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吸引不少華裔家長前來聆聽,提問踴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