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越懂得感恩越快樂

作者:方靜

「知足之足,常足矣」,唯有知足,才能獲得滿足。(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396
【字號】    
   標籤: tags: , ,

年逾古稀的三姨,是親友中最懂得感恩的人。她真誠、單純,常常津津樂道別人的種種好處、念念不忘他人的大小善行,是一位充滿正思維、正面能量快樂的老太太。

那天,聽到三姨說,日前我為姨丈準備的晚餐飯盒,他覺得很好吃,感到非常滿意。讚美、感恩之情溢於言表,倒叫我為這小小舉手之勞的大大稱許,而受之有愧了。

知足、惜福和敦厚,這些特質在三姨身上展露無遺。我想,這也就是她越懂得感恩,越快樂的關鍵所在。

懂得感恩的人知足,這是當今很多所缺乏的。我們都瞭解「真正的富裕,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能放下多少!」弔詭的是──人們總是不斷的追求「滿足」,卻忘了「知足」。殊不知「知足之足,常足矣」,唯有知足,才能獲得滿足。享受當下所擁有的,快樂源源不絕,這樣的人生就不虞匱乏了。

懂得感恩的人惜福,何謂「福」?是禍的相反;何謂「禍」?是災殃、禍患。按理說,人生沒有災殃、禍患就是福,可嘆「人在福中不知福」。惜福者,珍視自己眼前所擁有的一切,而懂得惜福,就容易感到快樂。想要快樂,就不要攀比,凡事一旦攀比,煩惱、痛苦隨之而起。惜福,才會招來幸福。

懂得感恩的人敦厚,性情樸實、寬容。他具溫柔、和順的姿態,有一雙善於發現美好事物的眼睛,能在滄桑世間中關照自然、關照他人和關照自身。學會理解、寬待、容忍,不計較利害、得失,以虔誠的心對待一切。如此這般身體力行、孜孜不息,那麼,幸福的日子、快樂的人生,自然而然會降臨。

感恩,是快樂的源泉。因為感恩,所以知足、惜福、敦厚。時時心存感恩,自己快樂,也帶給別人快樂。此刻,三姨歡喜、感謝的神情,又浮現腦海……@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凌煙閣原本皇宮內三清殿旁一座小樓,貞觀十七年二月,太宗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之眾位功臣(當時已有數位辭世,尚存者也多已老邁),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二十四位功臣圖像,褚遂良題字,皆真人大小,並時常前往懷舊。
  • 在美國,過完萬聖節,人們就開始忙碌地準備感恩節。這一節日與早期北美移民有著緊密關係,是美國和加拿大特有的全國節日,目的是感謝上天賜予一年豐收的祝福。美國的感恩節定於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除了和家人朋友團聚、共享火雞大餐之外,感恩節也提醒著人們,無私的給予才是這個世界的最美麗之處。
  • 蘿蔔真是天地間一寶,說這萊菔給人「來福」,名實相得益彰,真是天造地設!《本草綱目》讚美蘿蔔,宋代的愛國詩人、政治家、名相名將和來福蘿蔔有感人的遭遇……
  • 中國人對長壽之道的探索,從古代就開始了。 養生就是保養生命,是強身、防病、抗衰老的主要方法。在《黃帝內經》中就有精闢的論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 中華民族古來流傳,說冬青是西王母的長生樹。古井伴老冬青,這一幅圖畫宛然是梁鴻孟光這對人間仙侶的定影,貞節高潔留在歷史中,給後人緬懷。
  • 告示很快就被一個人揭下來了,這個人跟鄭獻公說,我不需要任何財寶,我也不需要一兵一卒,我手裡邊這個船槳就可以讓吳國退兵。看來非常匪夷所思...
  • 一個人最缺的是什麼?一般總是認為自己缺錢等物質上的東西,其實,人最缺的東西經常是自己看不到的。戰國時齊國的孟嘗君,字田文,他廣招各國人才,沒有先入為主的偏見,也沒有身分歧視。馮諼家裡很窮,窮得沒法養活自己,於是他找孟嘗君,希望當一名食客。
  • 晚年,亨德爾在雙目失明中繼續創作,拖著病體參加義演。他悲天憫人,扶助貧弱。他把《彌賽亞》幾乎所有的收入用於救濟孤兒,他還被聘為倫敦最大的慈善機構的棄兒醫院院長。1759年春,74歲的老人照例指揮了《彌賽亞》的演出,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倒下了。他得到了國葬禮遇,
  • 小時候,時常會有靈魂出竅的時候,看著周圍熟悉的世界,恍然覺得非常陌生,又覺得十分好奇。十多歲時,心底發出大人般的天問:我為什麼來到世上?來到世上究竟要做什麼?
  • 「神韻演出非常引人入勝。」2019年3月30日下午,西安大略大學哲學教授Stephen G. Lofts和太太Agnieszka Chuchrowska一起觀賞了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加拿大多倫多四季表演藝術中心的第六場演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