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故事(18)不知羞愧,曰厚顏

作者:劉如

幼學瓊林。(古瑞珍/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296
【字號】    
   標籤: tags: ,

【原文】

受人牽制,曰掣肘,不知羞愧,曰厚顏。好生議論,曰搖唇鼓舌;共話衷腸,曰促膝談心。

【注釋】

(1)牽制:以某種力量限制對方,使不能全力進行某事。
(2)掣肘:指牽制、阻礙他人做事。掣,音撤,牽引。肘,音帚,手臂。
(3)羞愧:羞恥、慚愧。
(4)厚顏:厚臉皮。比喻不知羞恥。
(5)好:音浩,喜歡、喜愛。
(6)搖唇鼓舌:賣弄口才從事遊說或煽動。
(7)話:說,當動詞用。
(8)衷腸:內心的情意。衷,內心。
(9)促膝:膝蓋相接近,形容坐得很靠近。引申為傾談或密談。促,靠近。

【語譯參考】

做事時受到別人的限制,稱為「掣肘」;不知道羞恥,稱作「厚顏」。喜好發表議論,從事煽動遊說,叫做「搖唇鼓舌」;彼此坐得很靠近,傾訴內心情意,謂之「促膝談心」。

【讀書筆談】

之前曾說過,這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性的啟蒙教材,目的讓孩子將來能讀懂古書,增加見識。這一課很簡單,就是講了幾個常出現在典籍古書中的用詞。而且這幾個用詞,仔細一看,很有特點,都跟人體部位有關。涉及到了肘、顏、唇舌和膝蓋。很容易記住,十分有趣。

厚顏,多用作成語「厚顏無恥」,最早出自《小雅.巧言》,這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悲訴周王為讒言所惑,終致禍亂的慘痛教訓,同時痛斥了進讒者的厚顏無恥,「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搖唇鼓舌,形容利用口才,搬弄是非,造謠生事。出自《莊子.雜篇.盜跖》:「多辭繆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不過,這句話是盜跖對孔子的勸善不聽,反過來污衊孔子的言辭,其實他自己才是真的在搖唇鼓舌,顛倒黑白,詆毀他人。平日盜跖領著幾千人燒殺搶奪,橫行諸侯,奪人妻女,無所不為,做盡壞事而不知羞恥。「巧言如簧,顏之厚矣。」說的就是盜跖這種無恥之徒。

促膝談心,古者席地或據榻而坐,所以坐得近稱為「促膝」。最早見《抱朴子.疾謬》:「促膝之狹坐,交杯觴於咫尺。」促膝談心,完整出現於唐.田穎《攬雲台記》:「即有友人,不過十餘知音之侶,來則促膝談心,率皆聖賢之道,不敢稍涉異言。」講得很明白,朋友們聚在一起,很親密無間,談心談的都是聖賢之道,不敢涉及邪說謬論。用於正面。

至於掣肘之意,見下邊的故事。

記住這些詞語,就會豐富言辭,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

【說故事時間】 宓子賤掣肘

這個故事,就是「掣肘」一詞用法的來源。宓子賤,春秋魯國人,孔子的學生。

宓(音福)子賤被魯國國君派去治理單父(《呂氏春秋》記為「亶父」),上任前,他擔心魯君聽信讒言,讓他做起事來綁手綁腳,無法依自己的理想施展抱負,因此臨行前,向國君請求派兩個親信隨他一同前往單父。

到了單父,當地的官吏紛紛前來拜見新長官,宓子賤便叫隨同前來的兩個魯君親信書寫記錄。當這兩個人提筆寫字時,他就在一旁不時地拉扯他們的衣袖、手臂,使得他們沒辦法好好書寫,以致於字寫得歪歪斜斜的。宓子賤見他們字寫得亂七八糟,就大發脾氣,訓斥了一頓。這兩個人覺得十分委屈、懊惱,便向宓子賤請辭。宓子賤非但沒有挽留,還不客氣地說:「你們的字寫得太差勁了。趕快回去,趕快回去!」

兩個親信回去後,向魯君報告:「我們根本沒法替宓子賤寫字。」魯君問:「為什麼呢?」他們回答說:「他叫我們寫字,卻不時地拉扯我們的手臂,讓我們沒辦法好好書寫,字寫壞了,他又對我們亂發脾氣,單父的官員都對他的行為啼笑皆非。這是我們辭職回來的原因。」魯君聽了,想了一想,恍然大悟,嘆一口氣說:「宓子賤是用這個方法來勸諫我啊!我時常干擾宓子賤,使他不能依自己的方法好好做事。如果沒有你們兩個人,我差點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故事來自《呂氏春秋・具備》)

這個故事令人想到一句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沒有寬大的胸襟,是無法知人善任的,而用人,卻是治理國家的關鍵,當領導的,關鍵是要學會看人,選用德才兼備者,放到合適的位置,懂得發揮各種人才的能力,做到人盡其才,方為關鍵。總是不放心,功業無成,反受其害。

宓子賤也非常智慧,他面對疑心重的國君,不因此埋怨而灰心,消極地放棄勸諫,也不採取太過直接的勸諫方式,而是用一種不傷國君臉面容易接受的方式勸諫,值得學習。換一種方式,也許勸諫的效果更好。說話顧及他人的接受能力、自尊心,以及了解不同人的特點來說話勸善,也是一種體諒他人的善行。

因此,國君對臣子,要尊重體諒,不要處處疑心,事事干涉太多;臣子對國君,也要尊重和理解,注意勸諫的方式,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本分和責任,也都需要相互理解尊重和體諒。

(資料來源:正見網傳統文化教材)

點閱【幼學瓊林】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