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成語典故

九鼎是誰鑄?毛遂一言九鼎建什麼奇功?

作者:允嘉若
鼎是國家祥瑞之器,鼎三足兩耳用來烹煮、祭祀,用來承接天賜的德澤。圖為西周早期作寶鼎。(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415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一言九鼎」的說法起源很早,這話很有份量,典故來自戰國時代。「鼎」在中華文化中的存在則更早,古代的人把鼎作為最重要的祭祀天地的禮器之一。從現有的文獻來看,在紀元前二千年的夏朝就把鼎視為祥瑞的國寶。

夏禹和九鼎

「九鼎」是傳國重器,是國家主權的象徵,就好像玉璽代表君王一般。最早的時候,是誰造了「九鼎」來象徵主權呢?

《史記》中記載,夏禹[1]之朝,當時九州的長官--州牧貢金,禹就用這些金屬鑄造了九鼎。為何造九個鼎呢?因為當時天下分為九州,所以鑄造了九鼎,象徵掌握了九州的主權。「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以象九州。」

禹貢九州圖
禹貢九州圖。(公有領域)

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 」這裡講了鼎的形狀、作用和起源。三足兩耳的鼎是烹煮的寶鼎,除此之外,鼎可用來「協承天休」,也就是說鼎是祥瑞之器,能夠代表國家承接天賜的德澤,山林川澤中的精怪都要避開祥瑞的鼎。

為何在荆山之下鑄鼎?可能和他的先祖黃帝鑄鼎相承傳。仙書記載黃帝在荊山之下鑄鼎[2] ,所以說中華文化真是淵源流長。

九鼎鑄造出來之後,被夏、商、周三代慎重保存,作為傳國寶器。《史記.封禪書》說,九鼎被用來烹飪祭祀上帝、鬼神,遭逢聖人國家則興旺,由此也可見九鼎的祥瑞之性。

後來周朝德衰,九鼎沉沒於泗水彭城之下,淪沒不得見。(見《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

圖為清代《彩繪帝鑒圖說》之夏禹「下車泣罪」。(公有領域)

毛遂和一言九鼎

後代用「一言九鼎」形容說話很有分量,是從何而來呢?這話源自戰國時代趙國的平原君對毛遂的讚揚,和毛遂自薦關連到同一件事。

平原君為趙國的貴族,在趙恵文王及孝成王兩代,三度為宰相,封地在東武城。他是戰國時代有名的「四公子」之一,門下賢士賓客有數千人之多。

有一年,秦國的軍隊將攻打趙國的首都邯鄲,趙國告急,就派出平原君去遊說楚國和趙國合縱以保趙。平原君預定從門下賓客中找出二十個賢士說客一同前往楚國,僅找到了十九人。這時毛遂向平原君自薦,讓他隨同前往。毛遂在平原君門下三年了,平原君並不認識他,對他毫無信心。毛遂說服了平原君,讓他加入遊說行列一同前往楚國。在楚王宮中,從早講到午,平原君無法說服楚王定下合縱(也作合從)之約,出兵解趙國之圍,這時毛遂挺身而出,三言兩語就讓楚王同意合縱之約,並且歃血為盟。

事後平原君稱讚毛遂:「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見《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總而言之,就說毛遂一言,使得趙國為天下所重(重於九鼎、大呂);毛遂的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人的軍隊(毛遂稱楚國有百萬之師)。

在戰國時代,周天子還保有夏禹所鑄的九鼎和大呂(周廟大鐘)這二種極貴重的國家寶器,平原君以九鼎和大呂作比喻,來稱讚毛遂一言兩語起的大作用,也凸顯了其言詞對保國救國起了大作用。後來人就用「一言九鼎」來比喻一句話的分量有如九鼎那麼重,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商後期 析子孫父乙扁足鼎,青銅食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毛遂說服楚王定下的合縱之盟是否真發揮了效用呢?平原君回國後,楚國的救兵未至,邯鄲受困情況危急。平原君聽了邯鄲驛站吏員李同的建言,用家產得敢死隊三千勇士,一同抵抗秦軍,秦軍因而退後三十里。這時楚國、魏國的救兵剛好來到,秦兵因而罷戰,邯鄲城在風雨飄搖中終於挺過了一關。

參註:

[1] 夏禹是黃帝軒轅氏後代,生於紀元前 2123-2025年,黃帝之玄孫、顓頊之孫,姒姓,名文命,號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定都於安邑,在位八年而卒,後世尊稱禹王。堯之時被封為夏伯;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之稱。

[2] 《列仙傳.黃帝》:「仙書云:黃帝采(*採)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鼎成,有龍垂鬍髯下迎帝,乃昇天。」 《史記.封禪書》有同樣的記載。@#

責任編輯:王愉悅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 冬至:夜從今夜短,日從今日長!冬至日陽光達到南至點將要北返,陽氣從地底升起。你對「冬至」的內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盤點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與典故。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圓!黃曆八月十五日圍繞著月亮的許多民俗傳說,尤其是中秋節的神奇事兒紛紛湧上記憶的時空,讓人回味中秋節的神奇時空!它們跨越了幾千年的記憶,搭起仙凡之間的橋梁。
  • 秋天多變的風貌往往容易觸動人心,詩人詠秋的詩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詩情畫意中對應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讓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們來看一篇詠早秋的詩,體會其中簡單二十個字中蘊含的豐富文化意境與深永的意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