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探尋:傳統藝術的心靈甘泉

倫勃朗與「牆上的手寫字」

文/Eric Bess,舒原 譯 
倫勃朗(Rembrandt van Rijn),《伯莎撒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1635—1638年作,布面油畫,66 × 82英寸,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倫勃朗(Rembrandt van Rijn),《伯沙撒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1635—1638年作,布面油畫,66 × 82英寸,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358
【字號】    

今天的我們,似乎在通過選擇縱情方式來塑造生活:我喜歡壽司,你喜歡深盤披薩;我愛聽拉威爾,你鍾情碧昂絲。這些喜好甚至在「定義」著人。

不過我們的時代並非獨一無二。在17世紀30年代,倫勃朗致力創作大型歷史畫,那時《聖經》故事相對於神話,屬於歷史題材。這位大畫家描繪過一則《聖經》故事,主題是「縱情的代價」。

《伯沙撒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這幅畫,畫的是《聖經·但以理書》第五章。

伯沙撒王的故事

《聖經》中,伯沙撒是新巴比倫(迦勒底)王國尼布甲尼撒王之子;尼布甲尼撒是新巴比倫在位時間最長、最有勢力的國王,曾攻陷猶大國,毀掉耶路撒冷的所羅門聖殿。

尼布甲尼撒在毀滅聖殿前擄掠了那裡的聖器。非唯如此,如倫勃朗所畫,伯沙撒繼位後大擺筵席,用搶來的金銀聖器喝酒、作餐具。

就在開宴時,空中顯出指頭,在牆上寫了一行字:「MENE, MENE, TEKEL, UPHARSIN.」伯沙撒讓人把巫師、觀兆者這些哲士都領進來,卻沒有一個人能破解。

最終解讀出這句話的,是一位德行高尚又有靈性的猶大青年——被尼布甲尼撒擄來的但以理。根據倫敦國家美術館的畫作簡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神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你已被秤在天平上, 顯出你的虧欠。你的國歸給瑪代人和波斯人。 」

在解謎之後,但以理得到了伯沙撒王的賞賜,而那天夜裡,國王就被殺了,瑪代人大流士攻破了迦勒底國。

倫勃朗,《伯莎薩王的盛宴》(局部)。(公有領域)
倫勃朗,《伯沙撒的盛宴》(局部)。(公有領域)

超越時代的訊息

那麼,這幅畫在今天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呢?

在我看來,它是對狂傲虛榮的警示。善惡有報,伯沙撒出於傲驕和放縱享樂而盜用聖器,爲此不得不付出他的王國和生命。

但以理能領會神意、破解神祕,因而得到獎賞。他心裡有神明,對神的理解真實而深刻。

倫勃朗通過人物戲劇性地呈現這個場景,同時也融入了荷蘭「勸世靜物畫」(vanitas)的元素。

勸世(又稱虛空派)靜物畫通常描繪日常物品,寓示人間的歡愉轉瞬即逝、物質追求了無意義。

與倫勃朗同時代的彼得·克萊茲(Pieter Claesz)被視作勸世靜物畫家,從他的名作《虛空派靜物》(Vanitas Still-Life)中就可以看到這樣的元素。畫中有翻倒的高腳杯、懷錶、即將燃盡的燈芯,還有書冊上的骷髏和人骨。

這些物品喻示著時間的流逝、人身的遺骸。克萊茲微妙地警示觀眾,世間的快樂與追求都會終結,最好不要虛擲人生。

彼得·克萊茲(Pieter Claesz),《虛空派靜物》(Vanitas Still-Life),1630年作,木板油畫,15½ × 22英寸。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藏。 (公有領域)
彼得·克萊茲(Pieter Claesz),《虛空派靜物》(Vanitas Still-Life),1630年作,木板油畫,15½ × 22英寸。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王家美術館(Mauritshuis)藏。 (公有領域)

倫勃朗的表現手法就不那麼含蓄了。桌子上擺滿食物、酒,還有盛裝酒食的金銀聖器。畫中人身著精美的華服,戴著昂貴珠寶。左側後方有一人正在吹奏樂器來娛樂衆人,有趣的是,這位樂手和一位賞樂者似乎並沒有去注意那「不祥之兆」。

畫中包含了勸世靜物畫的典型元素,然而,倫勃朗似乎在向觀眾大聲疾呼,警告他們注意驕縱浮華的危險。伯沙撒王看似撞翻了自己的酒杯。他面前女子的酒杯也幾乎翻倒,這幕戲劇讓她激動失態。

倫勃朗,《伯莎薩王的盛宴》(局部)。(公有領域)
倫勃朗,《伯沙撒的盛宴》(局部)。(公有領域)

在神的宏大構畫面前,饗宴的歡樂、物質的追求都失去了意義。他們的注意力全被神言的光芒吸引,只是為時已晚。

藝術的歡樂

儘管身邊有大戲上演,樂手和她的聽眾卻沒有注意神言,關於這兩個人物還要多說幾句。爲何倫勃朗將她們描繪爲「戲外人」?關於藝術,他想要說什麼?

他想要表達的意思,似乎和兩千多年前蘇格拉底說過的差不多:當藝術只模擬人間歡樂,會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看不到超越世俗表象的更深刻真理。

倫勃朗,《伯沙撒的盛宴》(局部),左側的樂手和背向觀衆的賞樂者。(公有領域)

在當今時代,說到自由,往往只意味著我們可以選擇怎樣縱情。在西方社會裡,我們選擇個人品味,並根據這些選擇塑造我們的人生。

我將倫勃朗這幅畫解讀爲一種提示:假使我們的選擇僅僅是基於縱情,那我們永遠不會行使真正的自由。如果我們的選擇無關乎自我反思、無關理解深層真理,我們就是在編排著我們自己的毀滅。@*

點閱»《伯沙撒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全圖

傳統藝術作品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可以指向肉眼不可見的東西,從而引發我們思考:「這對我、對每位觀眾意味著什麼?」「它如何影響了過去,又會如何影響未來?」「它對我們身而為人的經驗有什麼啟迪?」

筆者將在大紀元專欄「向內探尋:傳統藝術的心靈甘泉」系列(點閱)中加以探討。

作者簡介:Eric Bess是一位美國寫實藝術家,目前是視覺藝術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讀博士生。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於喜歡逛博物館、美術館的朋友來說,美國首都華盛頓DC絕對是一個妙不可言的去處。這裡坐落著大大小小近二十座博物館、美術館,而且很多免費對公眾開放。這其中,最讓我流連的、也是每到華府必去的,就是「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
  • 在藝術史界,法國畫家居斯塔夫·讓·雅凱(1846—1909)被視為古典主義大師威廉·布格羅最出色的學生之一。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他被公開拍賣的畫作約有200件。令人驚訝的是,世人對這位既高產又有造詣的藝術家卻知之甚少。
  • 荷蘭畫家維米爾作品:左圖《持水壺的女人》,右圖《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公有領域)
    關於荷蘭畫派大師維米爾,有一件趣事。二戰結束後的1947年,荷蘭的一份報紙做了個民意調查:在我們國家,你最喜歡的人是誰?排第二名的是一個叫做漢‧凡‧米格倫(Han van Meegeren)的人。他可說是史上最著名的「贗品大師」,以偽造維米爾的畫作聞名於世。
  • [法]威廉‧布格羅(William Bouguereau)的《青年巴庫斯》(La Jeunesse de Bacchus),布面油畫,1884年作,6.09 × 3.35米,私人收藏。(Courtesy of Sotheby's)
    這世上沒有幾件油畫鉅作能和威廉‧布格羅的《青年巴庫斯》(La Jeunesse de Bacchus,點閱大圖)相媲美。論同等重要的繪畫,倫勃朗的《夜巡》(Night Watch)是一件,波提切利的《春》(Primavera)是又一件。為了親睹這樣的畫作,人們從世界各地來到博物館參訪;它們實在寥寥可數,拿出來拍賣、供人購藏,就更罕見了,幾乎聞所未聞。
  • [法]克勞德‧維農(Claude Vignon)繪《聖保羅像》,美國哈佛大學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保羅,也稱掃羅(Saul)。他是猶太血統的羅馬公民,年齡比耶穌小一點,公元5年(一說公元3年)出生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內。
  • 有個說法是,去一個國度一天,你可以寫一本書;去一個月,可寫一個章節;呆上一年,就只能寫一頁。就是說,了解的越多,可能發現內涵越豐富、水也越深,就不敢輕易下筆了。今年去荷蘭阿姆斯特丹,只呆了六個多小時,算半天吧,試著寫兩頁的觀感,姑且作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紀錄。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