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貪美色反出資嫁女僕 唐人積陰德延壽

作者:劉曉

心底動一念,天地悉知曉,延年又延福,皆因善德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5650
【字號】    
   標籤: tags: , ,

唐朝彭城有個叫劉弘敬的富人,字元溥。他家世代居住在淮河淝水間,累積資財數百萬。他平時注重修德,用錢財幫助他人從不後悔,施恩惠予人也不期望回報。

長慶初年,有個善於相面的人在道上叫住劉弘敬,告訴他:「先生很富有,但是兩三年後,你的大限將至,該怎麼辦呢?」劉弘敬聽聞後忍不住哭泣道:「生死乃天定也,先生能有什麼辦法?」相面的人說:「相好,不如德高,德高不如度量大。你雖然壽命不長,但是德很高厚,至於度量就更寬大了,我暫且告訴你後事。在二三年之間,多積您的功德,或許有希望延長壽命。一德可以消百災,還可以享受爵祿,何況壽命呢?希望您努力積德,我三年以後還會再來。」說完就走了。

劉弘敬流著眼淚回了家,開始為身後事做準備。他有一個要出嫁的女兒,他遂花了80萬買了四個女子作陪嫁,其中有一個叫方蘭蓀的女子,美麗出眾,風骨絕不似普通人家的女孩。劉弘敬便詢問她的來歷。方蘭蓀告訴他,自己係出身名門,家本來在河洛地區,父親曾在淮西做官,不幸遭到賊寇的搶掠而被殺,家產也被搶奪,其他親人則被強收為俘。自己被賣,也已經更換了好幾個主人了。

聽罷,劉弘敬嘆息許久,說道:「鞋雖然是新的但不能放在頭上,帽子即使是舊的也不能踩在腳下,你雖然家族敗落,但你是名家的後代,又有這樣的冤恨,三尺的兒童還知道發憤雪恥,況且大丈夫呢?今天我如果不能挽救你並幫你昭雪冤恨,就是神明也會殺我呀!」

於是詢問她其他親戚的情況,得知她的外祖父姓劉。劉弘敬馬上燒掉了她的賣身契,將其收為自己的外甥女,並為其找到佳郎,還花費五十萬,在自己的女兒出嫁前將方蘭蓀嫁了出去。

第二年春三月,方蘭蓀已然出嫁,劉弘敬夢見一個人,穿著青衣,手裡拿著象簡,跪在地上參拜他,流著眼淚說:「我就是方蘭蓀的父親,感謝您的恩德,希望能夠報答您。我曾聽說陰德是能夠感動天地的,現在您的壽限將要結束,我應當到上帝那裡給您請求延壽,特來奉告。」說完就消失了。

象簡,象牙製成的手板,是中國古代大臣上朝時拿著的一塊弧形板子。圖為明朝象牙笏,江西省博物館藏品。(Zhangzhugang/Wikimedia Commons)

過了三天,劉弘敬再次夢見方蘭蓀的父親,此時的他紫衣象簡、侍衛甚嚴。他告訴劉弘敬,自己已經得到上帝的允許,可以為他延壽二十五年,而且富貴延及三代,子孫也沒有什麼災禍。此外,那些殘害他們全家的賊寇,也全都被抓獲歸案審理。「現在活著的要有災禍到身,已經死的要讓子孫受連累。上帝又憐憫我的冤讎,委任重要職務給我,將掌管淮海之間的山川。」說畢嗚咽再拜而去。

然而,劉弘敬卻有些不相信夢中所見、所聞。

三年後,相面的人如約而至。剛看到劉弘敬,就說到:「君壽延矣!且讓我看看眼眉到頭髮之間。」劉弘敬就把帽子側了一下露出額頭。相面人看完後驚訝地說:「你有陰德感動了上天,從今後壽命延長二十五年,富貴達到三代。」劉弘敬這才把夢中的見聞告訴相面者。

相面:觀察人的容貌以判斷禍福。圖為宋代《神相全編》插圖。(公有領域)

相面者感歎說:「昔日韓子積陰德保護了趙氏,太史公認為韓氏十代都能官位達到三侯,因為有陰德的緣故。而方蘭蓀的家裡不僅沒有後代,而且她已身為卑賤的僕人了,像這樣你能不怕花費很多錢財,也不貪她的美色,反而能撫恤她這個孤兒,難道這不是很厚的陰德嗎?」

與劉弘敬的故事類似的還有一則。且說唐朝范明府也有個人,忘了他的名字,姑且稱他為范氏,此人頗曉術數。一天,他聽說自己被選授到江南一個縣去當縣宰。於是,他自己算了一卦,卦上說,來年秋天,他的官祿和壽命就都到了盡頭。

快要離開京城時,范氏又去找了一個算命的人。算命者問他:「既然來年七月壽數已盡,為什麼還要遠行呢?」他說自己是因為還有一個沒出嫁的女兒,想掙些錢作陪嫁。

到了任上,范氏買了一個婢女後,詢問她的姓氏。婢女說自己姓張,父親曾經在某地任保護堤壩的堰官,因遇到賊寇,自己被賣到此地。范氏驚訝地站了起來,詢問其父親的名字,原來是他過去的老朋友。

回到後宅後,范氏對妻子說:「我的女兒不愁不能出嫁,先把她的嫁妝拿出來,在城裡找一個謹慎善良的人給婢女婚配。」

任職十年的范氏回京城後,算命的人十分驚駭:「你以前怎麼騙我騙得那麼厲害,算你的官祿和壽命全都沒有了,現在卻一點兒事也沒有。莫非天干地支有了錯誤?還是有陰德報應?」范氏說「都沒有」。在算命者一再追問下,他才把嫁婢女的事情告之。算命的說:「這就對了,你的福壽不可限量了。」後來范氏作了幾任官才離世。

誠所謂心底動一念,天地悉知曉,延年又延福,皆因善德在。@*#

干支是天干與地支的合稱,古代中國用以記錄年、月、日、時。(公有領域)

參考資料:

《太平廣記》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方孝孺,明朝著名文學家,曾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即便是一些長輩學者,也自嘆不如。明太祖時,召見了方孝孺,見其舉止端莊,學識淵博,十分欣賞,便命其為陝西漢中府教授。後太祖的兒子蜀王朱椿聽說他很賢能,就聘為世子師。建文帝即位後,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並處處聽從他的建議。可以說,建文帝對他有知遇之恩。
  • 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在政府部門設置上,基本延循明太祖時的架構,不過他命侍讀解縉和胡廣、編修黃淮等親信大臣直接進入文淵閣參與政務,內閣機制由此形成,並成為常制,成為穩定的官僚機構。明成祖亦明確規定其職責是參與政務,注意負責掌獻、復檢奏章、票擬批答、起革詔令、申署司奏、巡以扈從、經庭講讀、主持大典等。
  • 大清王朝一代聖主康熙大帝在位六十一年間,曾六次到江南巡遊,時間分別在1684年、1689年、1699年、1703年、1705年和1707年。一說到皇帝下江南,很多人受現代人拍的古裝電視劇影響,第一反應大概是江南的美景和皇帝的吃喝享樂,順便體察民情。然而,史書和清宮檔案卻顯示,勤政的康熙帝南巡最為主要的目的是治理黃河與淮河。
  • 自西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提倡的君子品格即為各朝君王、文人墨客,乃至鄉野村夫所推崇。何謂「君子」?君子一定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要仁愛、襟懷坦蕩、重「義」輕利,要忠信、約束自身行為、舉止穩重,要依據禮來行事。自然,面對誘惑時,正人君子也不欺暗室、不貪色慾,而這正是上天最為看重的德行。
  • 子夏接受曾子的指責而坦白認錯,蘧伯玉五十歲時,能記得自己四十九年來的錯誤。
  • 張良學辟穀修煉的方法;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採薇而食。
  • 何敬叔貼告示接受饋贈,將所得拿去代繳百姓的欠租。吳佑贈衣給屬下的父親。
  • 石崇的美妾綠珠善於吹笛而下場悲慘,元琛(chēn,ㄔㄣ)的婢女朝雲扮老婦吹篪而降服羌族。
  • 召信臣、杜詩先後擔任南陽郡太守,勤政愛民,廉潔自持,深受愛戴,百姓讚頌他們為「召父杜母」 。南宋張浚任職興元府時,問楊用中:「這個地方有什麼人士值得交遊往來?」楊用中回答:「楊沖遠可以為師,雍退翁可以為友。」
  • 楊孟敏不慎摔破了做飯的瓦甑,毫不回顧就走了;鍾離意揭開孔子留下的懸瓮,見到預言的丹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