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華文化‧瓷器‧青花瓷

外邦愛不釋手的藝術奇葩 永樂青花瓷

作者:踏雪飛鴻
font print 人氣: 1034
【字號】    
   標籤: tags: , , ,

明代永樂帝(明成祖)時期(1403年—1424年在位)有許多空前絕後的的建樹,比如故宮的建築、大銅鐘的鑄造、永樂大典的編輯、鄭和七次下西洋宣揚國威等等。就是小體積的工藝品,比如瓷器(同「磁器」)的設計與燒造,也燒創出朵朵藝術史上的奇葩,到現在這些古青花瓷仍然讓人心動。

永樂青花瓷  多元文化生氣盎然 

永樂時期國力強盛,通過海陸兩路的溝通,接觸了許多異邦民族,通使、互動很頻繁。在永樂時期內府燒造的瓷器上,尤其青花瓷,不管是裝飾紋樣或是型式,表現力非常豐富,明顯融合異邦文化和漢文化,創出新色、新型。尤其是採擷自西藏和西亞等地區的文化特色,妝點出永樂青花瓷奇葩,不僅是空前創舉,有的還是絕後的珍奇款。永樂和後續的宣德時期的青花瓷,被認為是青花瓷燒製的黃金時期。我們透過一些圖片來欣賞這朵朵藝術奇葩。

永樂青花瓷  異邦民族愛不釋手

永樂時期的青花瓷用的青色料是從西亞進口的蘇麻離青(也稱蘇勃泥青),發色濃豔,親近西亞地區的品味,非常受到喜愛。從下面這幅西亞的畫中可以看到青花瓷受到異邦人士珍愛的情況。畫中跋涉沙漠來往的人們有不少手上拿著、捧著瓷器或青花瓷,那輛豪華的驢車上滿載著大型瓷器,其中有三隻是永樂青花瓷。

跋涉沙漠之路的驢車上有三隻永樂青花瓷。這來自西亞的畫表現了永樂的青花瓷受到外族的喜愛。(攝自台北 故宮博物院的展覽,飛鴻踏雪/大紀元)

青花瓷紋飾 文化交融煥風采

永樂時期青花瓷紋飾有許多是當時首創的特殊風格,有來自藏傳佛教色彩的梵文種子字紋飾,也有摹仿自西亞地區的紋飾,如文字、幾何紋錦紋、人物等等。下面是幾個實物的例子。

梵文紋飾  青花朵蓮梵文勺

明皇室崇敬藏傳佛教,對高僧很禮遇。永樂帝賞賜西藏各教派高僧的物品中,包含了特燒的珍貴瓷器,以梵文作裝飾的瓷器就是其中一種。官窯燒瓷以梵文裝飾的樣式,一直傳到明末。

舉例來說,這一隻質堅細緻的、超級大的「青花朵蓮梵文勺」,內面全以梵文作裝飾,外面裝飾朵蓮二十四朵,突出藏傳佛教的特色。勺子內面的梵文稱為「種子字」,每個字都是諸佛、菩薩的象徵,寄寓吉祥的護佑之意。勺外面的朵蓮和永樂時期佛經上的裝飾十分相似。襯托勺子的紫檀木鵝形托座,是清代乾隆皇帝時期特製,與勺器相互輝映。

明  永樂  青花朵蓮梵文勺。(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永樂  青花朵蓮梵文勺(外部)。(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梵文紋飾  青花纏枝梵文雙龍紋僧帽壺 

圖中的青花纏枝梵文雙龍紋僧帽壺,以及前方的一隻青花高足碗,都展現梵文裝飾的風格。

明  永樂  青花纏枝梵文雙龍紋僧帽壺和青花高足碗,展現梵文裝飾的風格。(飛鴻踏雪/大紀元)

波斯文紋飾  青花小洗

下圖是永樂時期的小筆洗,筆洗外壁碗口以波斯文作了一圈裝飾,筆洗的臥足造形與西亞金屬器相似,洋溢著異國文化色彩。永樂時代和西亞的突厥帖木兒帝國有外交往來。該國的領域包含古波斯帝國,即現在伊朗的一部分,當時已經是伊斯蘭文化涵蓋的領域。

明  永樂  青花波斯文小洗。此筆洗的外壁口沿以波斯文裝飾。(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西亞外邦人物畫飾(抱月瓶型式)

外邦人物出現在永樂青花瓷「抱月瓶」的山水人物畫中,成了一件稀世珍品。請看下圖中的「抱月瓶」與畫。這幅畫是十四世紀西亞的畫《創造的奧妙》的複製品(原畫存大英圖書館),畫中人們以樂舞祈求乾涸的泉水再流動,是一種伊斯蘭文化的表現;對照抱月瓶上山水人物畫,人物肖似上畫中的外邦人物,山水則是中國畫的山水,這兩者融合在青花瓷上成了空前絕後的創舉,真是一朵奇葩。

這個抱月瓶,又稱「青花人物扁壺」,型式來自西亞的陶器、玻璃器,永樂時期的青花瓷模仿了這種型式,到了清代還是很盛行的經典款。

青花瓷型式的文化融合風采

永樂瓷器受到海外異族的喜愛,而模仿自西亞、中東等等伊斯蘭文化地區的金屬器、玻璃器型式風格的青花瓷也在永樂官窯中大量燒造出來,常見的如:天球瓶、瓶身凹凸扁壺、綬帶耳扁壺、如意耳葫蘆扁瓶、花澆、折沿盆、盤座,以及上述的抱月瓶等等。

金屬器皿、玻璃器皿和瓷器本來是不同材質製成的,各有特性。永樂時期透過對西亞地區不同屬性器物的模仿,創造出了青瓷器的新風格、新品味。這些永樂青花瓷的新面貌,不是古怪的拼造模仿,而是巧妙、成熟的文化融合,流露優雅大方和疏朗秀麗的氣韻。以下也舉幾個實例來看看。

永樂首創天球瓶  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

天球瓶是從永樂時期開始燒造的,造型受到西亞文化的影響。瓶腹有如圓球,腹上延伸直頸、小口,下有假圈足立地。碩大的圓球腹非常醒目,像是天上降下來的天球,所以名喚天球瓶。

單把龍耳花澆造形  青花纏枝蓮紋的龍耳花澆

永樂龍耳花澆模仿自西亞的黃銅及白玉花澆。圖例的青花纏枝蓮紋的龍耳花澆(下圖下中所示),以螭龍的造型作出把手,和西亞黃銅螭龍單把壺(下圖上方所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折沿盆型式  青花纏枝番蓮紋折沿盆

永樂開口折沿青花瓷盆洋溢大方又優雅的氣息。同時代的西亞地區有金屬和玻璃的折沿盆,是在宗教和宮廷儀式中,用作沐浴淨身的盆子。永樂帝之後,停止了與該地區的外交,也斷掉了後續中國瓷器融合西亞文化的特色。

明永樂時期折沿盆型式的瓷器——青花纏枝番蓮紋折沿盆。(飛鴻踏雪/大紀元)

大扁壺型式  青花纏枝花卉紋大扁壺

這種壺身隆起的扁壺有個最大的特色,就是中央半球形的圓臍凸起和相對背面凹陷的造型,類似十三世紀西亞的黃銅扁壺。比例的改變和雙耳大小、型式、位置的改變,使得青花瓷扁壺的風格更大器,妙趣橫生。銅壺的凹處本來是當作支撐座使用,以便倒出壺中的液體。

綬帶耳扁壺型式  青花圖案花紋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永樂時期瓷器經典款之一的綬帶耳扁壺型式青花瓷,是受了馬木路克王朝(位於中東西部和北非)銅器、陶器的影響。雙耳可供穿繫繩索掛在驢、馬、駱駝或人身上,方便旅途上攜帶飲料使用,漸漸收小的口部防止液體在行進中溢出來。

明  永樂  青花圖案花紋葫蘆形綬帶耳扁壺。(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盤座  青花波濤龍紋爵杯爵托盤

青花爵杯搭配山形托盤的瓷器首見於永樂時期,用來作為祭祀社稷之用的禮器。托盤盤座是吸收了西亞風格的型式。

上面舉述的這些青花瓷,讓我們能夠親近了解永樂時期的工藝水平與多元文化交融的藝術風采,都是一朵朵芬芳又獨特的奇葩。今天在故宮、在土耳其或其它國家的博物館、美術館中,可以發現有更多永樂青花瓷,為永樂時期的藝術和文化表現詮釋更多的內涵。

@*#

-點閱璀璨中華文化的亮點-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青花瓷器,是應用鈷料作為著色顏料,在瓷胎上進行彩繪裝飾,再施以透明釉,在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一次燒成,呈現藍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
  • 明代瓷器為中國瓷器業發展史上空前繁盛的時期,其產品和品種均超越以前各代,特別是明永樂、宣德兩朝更是青花瓷器生產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向以其胎釉精細、花色濃艷、造型多樣、紋飾秀美而著稱。
  • 【大紀元8月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日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在俗稱「中國百慕達」險要的鄱陽湖老爺廟水域裡,發現大量明代中、晚期的青花瓷和仿龍泉窯青瓷。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寶藏之一是位於帕多瓦(Padua)的斯克羅維尼小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麼讓小小的斯克羅維尼神妙不凡,且意義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畫室的牆壁上寫有這樣的座右銘,作為靈感之源的提醒:「米開朗基羅的造型與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創造動物》這幅畫是向兩位大師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動態地描繪了神體,並滿懷愉悅地讚美自然界。此畫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