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服務學習無國 交大學生赴海外義築與教學

交通大學國際志工-印度團大合照。(交通大學提供)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09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交通大學國際志工團利用暑假遠赴海外,到印度及柬埔寨進行服務計畫,印度國際志工Jullay團長期與華碩文教基金會合作,提供再生電腦給印度偏鄉的Jamyang School,並進行英文、電腦、科普實驗等教學活動;東南亞國際志工團也在7月底順利完成在泰柬邊境DPC School的義築計畫,為學校建造教學遊藝功能兼具的學習空間。

程式、英文、科普 點亮印度偏鄉教育之火

「We are not helper, but sharer. (我們不是幫助者,而是分享者。)」交大印度國際志工Jullay團自 2010 年起至印度拉達克Jamyang School服務已經邁入第九年,秉持「大手拉小手」的理念,設計每一年的服務方案,希望能發揮所長,和Jamyang School的師生一起成長。

Jamyang School是一所提供免費教育的住宿學校,學生從幼兒至青少年都有,他們多來自偏鄉或弱勢家庭,交大人文與社會學系教授潘美玲每年夏天帶10位學生前往,逐步提升該校師生的數位應用能力,及相關軟硬體設備,今年在華碩文教基金會協助下,也提供了14台再生電腦,並針對學校電腦及其他數位設備進行例行性檢查、維修與軟體更新。

為了提升Jamyang School學生對程式設計的興趣,Jullay團與新創教育團隊「程式老爹」合作,透過桌遊《海霸》,介紹基本的邏輯概念,如方向性、順序性、迴圈等。Jullay團也自編英文教材,讓學生應用英文句型創作專屬的小書,並練習口說發表。

Jamyang School學童的生活及教育支出需仰賴外界的資金援助,該校自2015年起因故與原資助單位停止合作,因此委託 Jullay志工團幫忙發起「大手拉小手-印度兒童資助計畫」幫忙募集教育經費,期盼透過台灣的善心捐款,讓當地學童能持續學習,以教育翻轉貧窮,將來也能運用所學回饋社會。

「柬」造未來 小學校舍擴充教學遊藝空間

今年7月,交大服務學習中心東南亞國際志工BAT團11名學生與台北大安高工建築科學生,一起前往柬埔寨北部邊境省份Oddar Meanchey。在交大全球公民教育中心副主任賴郁雯、建築所所長侯君昊、大安高工建築科老師林振輝,及AHA義築協會執行長簡志明等人的指導之下,花了14天「改造」DPC School小學校舍,打造兼具教學與遊藝功能的階梯式開放空間。

DPC School多達500名學童,卻僅有5間木構混凝土教室狀況穩定,本次協助整建的校舍更只有屋頂和木頭樑柱。OM是柬埔寨最貧窮的省分,家庭年均收入低於1000美元,因為地處內陸與邊境,長期以來經濟與教育處於發展末端,也少有國際援助。

交大服務學習中心去年透過台灣家扶基金會,了解DPC School有擴充教室的需求,於是與全球公民教育中心、建築所和AHA義築協會合作,擬定以「建築」為主題的服務學習計畫。

兩校學生有一半沒有建築背景,但密集準備與訓練半年,除了邀請專家經驗分享,也多次調整設計、練習砌磚及木工。7月出團時,大安高工打頭陣,先到DPC School進行基地繪測放樣及備料,等交大抵達後旋即開工,以木料、鋼管搭配矮磚牆,打造階梯式開放空間,不僅兼具通風與採光,也適應當地炎熱乾燥的氣候特性。

除了有當地村民參與建造,學童也經常來到工程基地好奇地觀望,並自動幫志工團清洗工具、刷除板模殘留的水泥。交大師生也在工程空檔參與課堂、隨同當地社工家訪,觀察理解柬埔寨居民的生活,並交換彼此對教育和未來的想法。

負責結構設計的學生王毅勳說,此趟前去與其說是貢獻,不如說是學習;土木系學生高宏奕則表示:「國際志工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儀式,連結生命之間的儀式,我們走入當地的生活,傾聽這片土地。」當地居民在貧乏中仍堅毅樂觀,令學生們無比難忘,也對國際發展議題有了更深刻的省思。

交大志工團本周六(20日)將於新竹東門市場3樓「巷口行動實驗室」,展出服務影像紀錄,邀請各界人士一起感受為社會付出的正能量。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