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逝於福爾摩沙山林

作者:劉克襄
阿里山森林鐵路,小火車。(龔安妮/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436
【字號】    
   標籤: tags: , , ,

有一些人一輩子,執著地認真活著。他們就像一顆顆小行星,在浩瀚的世界一隅,以各種璀璨獨特的生活經驗,兀自折射出不同的光影和波長。他們是傳奇的、漂泊的、探險的人物,還有更多是名不見經傳的庶民。

 

「Jody」,從你的留言,我第一次注意到江蕙的英文名字。

那是一九九九年初,冬末春初之交,你,費爾·車諾夫斯基,一名聽不懂國、臺語的外國人,飄泊於阿里山山區時,不斷地聽到了,各地都在播放著她的閩南語歌曲。

我對照了歷年江蕙的歌唱作品,那時她正巧出版了《半醉半清醒》。在這張睽違兩年多的專輯裡,江蕙的唱腔首度融入生活況味,擺脫了傳統閩南語歌曲的苦情風格。你後來購買的想必就是這一張吧!

你就這樣反覆聆聽著江蕙的歌曲,壓抑著悲傷,一邊繼續在這個異國的偏遠森林,尋找你失蹤的孩子,魯本。

雖然江蕙被譽為「臺灣人最美的聲音」,但我從未想過她的歌曲竟能安撫一名異鄉者的失子之痛,而你似乎從第一回聽到時,就獲得了幽微的鼓舞力量,因而牢記著它了。

記得初次遇見你是在奮起湖。那天我坐在月臺上,正準備享用著名的火車便當。才打開熱騰騰的飯盒,遠遠地便瞧見一名高頭大馬的外國人,胸前掛著一個告示牌走來,乍看還以為是傳播福音的熱情信徒。我慌忙撇過身子,兀自吃著便當,根本未曾留心你的型容,或者在做什麼。

未幾,在祝山,我們有了第二次的碰面。一個寒冬五點初頭的清晨。很多遊客搭乘支線火車到來,瑟縮地端著熱食,擠在觀日臺等待日出,你又在那兒悄然現身。

那天你依舊披著一頭亂髮,衣著簡單,蓄滿髭鬍,胸前仍掛著那個醒目的告示牌。這時再見面我仍誤以為,大概只有狂熱的宣教士,或者摩門教徒,才會這麼勤勞,一大早到來吧!

等走近你細瞧,才赫然看見,那告示牌上,貼著失蹤已經近一年,魯本的大頭照。

你不斷地朝觀光客群走去,不斷地微笑著,以簡單的中文問候,「你好!」然後,展示紙板上的照片和英文,還有別人幫你寫的中文:

「你有沒有見過,這位紐西蘭金髮青年,他叫魯本。我是他的父親,從紐西蘭來……」

當我看到這些內容,一時尷尬不已,再想及去年年底,魯本的失蹤,旋即浮昇想幫忙又使不上力的無奈。

不知你在此多久了?是否每天都如此早起?

日出之前,一名走江湖賣膏藥的王祿仔仙,一如過去持著一款藥品在兜售,但大概是受到你的感召吧!這回站在欄杆前,向群眾大喊時,居然講出這樣的內容:

「我手拿的是從那玉山東峰來的雪蓮,非常的珍貴。但今仔日我不想賣了。今仔日,我要特別跟恁介紹,頭前的這位金頭毛的阿都仔老伙仔。咱毋看他這樣子,好像耶穌一樣,他是真心真意來咱阿里山,找伊後生。今仔日我毋做生意了,你若有能力,在深山裡,找到一個金頭毛的年輕人,一定是阿都仔的囡仔。你若找得到,拜託你來找我,你不但會有獎金,我還會把我這些珍貴的藥財,全部送給你。」

你雖然聽不懂臺語,但看到這位江湖臺客如此賣力地宣傳,勢必了然他的熱忱。或許,無濟於事,但你仍投以感激的眼神。

我遇見你時,你在阿里山,大概已滯留一個多月了,沿著古老的阿里山鐵道旅行,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的村鎮,一路上有許多當地人,都熱情地幫助你。相信這時,你已經非常熟悉江蕙的歌曲。

你的留言如此敘述:你持續聆聽著這悲傷而甜美的歌聲。它滿溢著溫柔和感情,勝過任何你曾聽過的音樂,跨越了文化和音樂的界限,也跨越了語言的障礙,給了你繼續的力量。

魯本是在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中旬,隻身來臺旅行的。據說他最早的旅行計畫是要到雪山,但是後來改變行程,前往阿里山。他想以徒步旅行,橫越某一條山路。

為何他會選擇臺灣的山岳旅行呢?原來,在紐西蘭時,他就經常縱走山林。臺灣山勢嵱嵷,森林多樣豐美,相信魯本對這樣的地理環境,一定也充滿嚮往吧。

但十二月四日,你們發現,魯本走入森林之後音訊杳然,並未按約定返國。我們發動了數千人,搜遍了阿里山鄉山區,竟也找不到他的蹤影。

根據當地人陳述,魯本最後登記下榻的旅店,在沼平車站附近。後來有人見證,隔天他曾探詢前往眠月線的方向。很可能,他想循此一荒廢的鐵道下切山谷,走訪偏遠的豐山村,也可能是更北的溪頭。

登山健行最忌諱,獨自進入陌生的荒野山區,但有時一個人的流浪和放逐,更能體驗私我和自然的關係。這種辯證很兩難,危險的降臨跟心靈的發掘往往只一線之隔。

不知二十三歲以前,魯本在紐西蘭是否也曾這樣和森林對話,獲得生命的啟發。臺灣的教育裡,其實是很缺乏,也很排斥探險的。

從他選擇一個人,走進阿里山荒涼陌生的森林,這樣的勇氣和精神,想必是多年的習慣和養成。歐美年輕的自助旅行者,進入臺灣的高山,獨來獨往者還真不少。我很好奇,這樣追尋自我的學習,父母和師長扮演著哪樣的角色。比如你,做為一個父親,又如何從旁給予意見或支持。

摒除自然教育這一環,從登山的經驗,魯本這趟最後的旅行,有兩個關鍵的因素,頗值得日後年輕的山行者參考。

從新聞報導的資訊,我很驚訝,魯本使用的竟是一本十幾年前出版的英文旅遊書,而非精密的登山路線圖。這種通俗的指南,登山地圖往往相當簡略,路徑亦畫得模糊。

熟悉此山區的人也深知,縱使擁有本地最翔實的地圖,山區的路線恐怕還有待實際的驗證。若無嫻熟路徑的嚮導,很容易迷途。但魯本不知,信賴地按圖索驥。可能因而在山裡迷失,發生了意外。後來,你也對一些旅遊指南的誤導氣憤不已,直指道,「這本書害了我的兒子,這是一本壞書!」

再者,魯本既然來到阿里山,應該多探問一些訊息的。本地有經驗的登山嚮導,都會再三勸阻,別單獨前往。

我在祝山遇見你時,正埋首撰寫阿里山地區的旅遊指南。對這條鐵道支線還算熟悉。沿著它,在即將完成的登山地圖裡,我小心翼翼地畫出四條向左下切的山徑。過去的地圖只有兩條。

第一條是通往鄒族來吉村的縱走,要翻過惡靈之魂集聚的小塔山。

第二條經過石夢谷到豐山,名字好聽,一般人卻不敢獨行。

第三條係早年救國團縱走的傳統路線,中途有千人集聚的大石洞,原始而崎嶇難行。

還有第四條叫溪阿縱走,早年更有成千上萬像我這年級的人,浪漫地走過。但賀伯颱風之後,山路就崩壞了。

這四條路,如今以我的登山認知,無疑是臺灣中海拔山區最為凶險的地方。除了地圖畫得謹慎,我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還加註了詳細的文字說明。

只是,旅遊指南不會呈現作者的心情。魯本可能不知,臺灣的旅遊指南很少翻新,更何況是地圖的資訊。他從地圖找到的山徑,從半甲子前迄今,就不曾再變更了。

就不知魯本走的是哪條路了?

在臺期間,你還主動配合警方,到阿里山每一角落探尋,雖然語言不通,但還是挨家挨戶,向沿路的人比手畫腳。甚至親自上電視,向我的同胞求援。

後來,我又在奮起湖老街遇見你。你的穿著打扮仍是老樣子,遠遠地便清楚認出。其實,那時整個阿里山鄉的人都認識你,也對你充滿敬意。

這條老街就有賣江蕙的唱片,你是在這兒買的嗎?也不知那時,你是否聽懂歌詞了?

「啊!心塊半醉半清醒,自己最明瞭。」

或許,你根本不知道這是一首情歌呢!

按理臺灣是個傷心地,你應該不會再回來的。但相隔一年,你再度出現於阿里山。原來,紐西蘭的臺僑們透過報紙,了解你的情形,感動之餘,再集資五千美元,讓生活貧簡的你還有餘裕,再度回來尋找兒子。

這回你長時以豐山為家,彷彿自己也是地震的受難者,協助九二一大地震組合屋的重建,也跟當地村民結交深厚的友誼。同時,還走訪隔鄰的來吉,跟鄒族人研議,如何跟毛利人文化交流。

你還拍攝了紀錄片,留下阿里山的美麗山水。一邊拍,一邊繼續跟失蹤的孩子對話,敘述這個魯本很想抵達的地方。

我在豐山旅行時,好幾位友人都提到,他們還帶你深入石夢谷,探尋一副無名的屍骨。儘管你也是登山好手,在這趟山行途中,也不免摔滑了好幾次。相信這樣的深入,你更能了解自己的孩子,走進阿里山森林時遇到的狀況。

你從未怨天尤人,責怪臺灣的不是。你們的家庭教養和文化,讓你選擇了感恩和沉默。我想魯本在這樣的環境長大,勢必也跟你一樣,擁有對異國文化和山水的熱愛。要不,就不會隻身跑到臺灣的偏遠山區。而你們又積極地鼓舞孩子,向遠方出發。

當你動身返鄉時,接受了報紙的訪問,我更明確地獲得了答案。當白目的記者問你:「請問這回來臺尋找兒子,有何感想?」

你誠摰地說:「我很欣慰,自己孩子的最後,是在臺灣的山區結束。」

這句話是我聽過最動容的回答。當我們的年輕人,整天夢想著遠飛歐美時,我好想問魯本,到底是什麼樣的驅力,讓他不辭千里,來到一個比你們家園還小的島嶼,更願意冒險深入阿里山。如今我深信,你已經幫魯本回答了。

二○○二年你返回紐西蘭後,在購物網站上留言,希望有人能把這封感謝函,轉交給Jody。你還想當面感謝她,感謝她的歌聲,一個清楚的臺灣印記,伴你度過生命裡最悲慟的一段時光,給你繼續尋找孩子的力量。

我不知道,後來江蕙是否收到這封信。收到信時,是否也知道,這個異國青年失蹤於臺灣山區的深層意義。

但我很想告訴你,你回來隔年,江蕙又出版了《風吹的願望》。以前她的歌詞和曲風都以悲苦的戀情為主,這首和專輯同名的主打歌,曲風溫暖自在,還是她較少選唱的類型,或許你應該聽聽,同時知道歌詞的內容。

我總覺得,那好像在描述你和魯本的感情。比如:

「你是一隻飛來飛去的風吹(編注:風箏)

親像鳥仔快樂隨風自由飛

你有時高 有時低

尚驚有一天無小心打斷線

伴到你飛過一山又一山

牽到你飛過一嶺又一嶺

有一天你會看遍

這個花花世界

甘是你放底心內的願望?」

那段時間,我在阿里山旅行,想到你們父子跟臺灣的情緣,暗自發心,決定把這段邂逅的感觸寫下。

如今時隔多年,或許江蕙小姐也該知道這段往事吧!◇(節錄完)

——節錄自《十五顆小行星》/ 遠流出版公司

《十五顆小行星》/ 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文苑〉登文)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在北極光號的登船梯入口看向船身:大片的玻璃窗反射陽光,玻璃上沒有一點指紋或海水,閃閃發光的白油漆非常新,彷彿當天早上才完工。
  • 那年二月,我來到鹽湖城和丹佛之間的猶因塔山脈,站在大約一萬一千英呎的高山,瞭望六、七十英哩的遠景,見不到一盞燈,當時很冷,雪花打在我臉上,刺痛我的眼睛。當然,流淚也會產生刺痛的感受。我當時苦思著幾道根深蒂固的難題,腦海浮現了我的英雄留下的幾句名言,在山頭迴盪不已,更跟著我回家,至今仍如影隨形:「我舉目望山丘,援手從何而來。」
  • 我時常騎著車,在壽豐到市區的路上看著中央山脈的田園景致,隨意吟唱,白日翠綠豐饒、夜裡靜謐如詩,這麼美麗的縱谷,涵養我們多年的漂流歲月,我每每會多看幾眼,深怕這一眼漏看,就會從此遺忘一樣……
  • 我走到倉庫的另一端,看望這個夜。夜色讓周遭景致盡皆暗沉,看不清楚、不知要走向何方,我們失去了方向,有燈火也不足以取暖。
  • 這是一種如何的矛盾,明明想養牛犁田,為了生存,卻必須考慮買大型鐵牛才有辦法做想做的事,這個世界怎麼了?土地動都不動,一切如是收受。
  • 第一次覺得美濃如此清晰、如此真實,它再也不只是一條過年回家的路那麼簡單,我們正在創造,自己的故事。
  • 小時候喜歡乘車,尤其是火車,占據一個靠窗的位置,靠在窗戶旁看窗外的風景。這愛好至今未變。列車飛馳,窗外無物長駐,風景永遠新鮮。其實,窗外掠過什麼風景,這並不重要。
  • 朋友說,住在上海,就得學會擠車。我怕不是這塊料。即使電車恰好停在面前,我也常常上不了車,一剎那被人浪沖到了一邊。萬般無奈時,我只好退避三舍,旁觀人群一次次衝刺,電車一輛輛開走。
  • 一封封情意真摯的信件在英國倫敦、蘇格蘭、海峽中的根西島、法國之間往返傳情,讀者就像展讀塵封在櫃子底部的一封封信件,逐漸串聯起令人歡笑又落淚的故事全貌。
  • 一九四六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久,百廢待舉。人們一邊重建城市,一邊也試圖從戰爭期間的無序混亂中重新建立價值感與秩序,並藉以找到人生方向。報社專欄作家茱麗葉‧艾許登,偶然間與遙遠根西島( 二戰時期英國唯一淪陷、被德軍占領的領土)上的農夫道西‧亞當斯成為筆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