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吟誦

生命永恒的渴望

王一丰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9月25日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當我們呀呀學語不久的夏夜,我們的長輩便要教我們這首詩了。穿越歷史的長河,歷經歲月的千錘百煉,這首詩依然年輕,象生生不息的种子,在世世代代的生命中播下經久的記憶,光芒燦放,余音繞梁。古往今來,怀鄉之作浩若煙海,唯有它,吟誦不止,代代相傳。其實這里的故鄉,它已超越了現實中那個短暫的時空,引伸到更廣闊的對生命歸宿這种哲理的思考,成為心靈永恒的主題,故哪怕你足不出戶,就在自己的“家”中讀起這首詩時,依舊深遠悠長,有一种說不清道不白的共鳴。其實,這就是這首詩打動人的內涵所在:在這塵世中,哪里是我們真正的家?哪里是我們真正的故鄉?生命在無望中尋覓,在迷失中向往回歸的家園。

若是怀念那個實實在在有形的故鄉,作者自然會朝著一個東,西,南,北方向去望,去寫,但這里卻不是,是“舉頭望月”。為什么?因為生命有迷的一面,也有明白的一面,迷的一面不知今夕何處,而明白的一面卻知生命是從那上面掉下來的,當然是“舉頭”而神往了,這便是怀鄉之作散發的永久的魅力,因為它触動了生命內在最關注的主題:我想回家。

然而,這回家的路竟是那么久遠,那么漫長,生命在這漫漫紅塵中又吟唱了五千年。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日本著名文藝雜誌「詩與批評」在九月份的最新一期,刊載日本大學中國文學系山口守教授對台灣作家葉石濤的專訪內容。內容主要是葉石濤自日本殖民地時期迄今的閱讀體驗,從中可以看出老一輩知識份子的思想樣貌。自稱「老朽作家」的台灣前輩作家葉石濤,今年六月應日本台灣學會之邀,在第四次大會的年會上發表專題演說,隨後並受邀至東京大學演講。這則專訪是山口守在葉石濤短暫停留東京期間,綜合整理演講與專訪內容而成。
  • 「搶救雷恩大兵」男主角--影帝湯姆漢克,又舊地重遊,重返法國諾曼地海灘,宣傳他的新片「非法正義」,這部電影乃有關一九三0年代芝加哥黑幫殺手刀頭舔血,在追殺迫害中奮戰護子並復仇的幫派史詩片。湯姆漢克是為了出席在瀕塞納灣遊憩勝地杜維舉行的美國電影節,而來到此間,除了湯姆漢克外,其他的好萊塢紅星也會陸續來此亮相。
  • 濃黯的陰霾就將被驅盡了
    天空已露出碧澄的清朗
    肆虐的狂風就將止息了
    空气中已飄蕩新生的芬芳
  • 看《康熙王朝》時,當看到小康熙玄燁在父親順治皇帝面前熟背《師說》之時,我想起了康熙皇帝以詩下旨的一段趣事。
  • 由國家公安部一局統一部署,并派遣了10多個小隊的公安人員(每隊7、8個人)在溫州市公安局、瑞安市公安局、樂清市公安局、永嘉縣公安局、溫州市的鹿城區公分安局和甌海區的配合下,于2002年8月20日午夜晚12點開始秘密地對整個溫州地區的家庭教會進行了偷襲拘捕行動,沒說明任何理由就抄了許多信徒的家,沒收了發現的所有《圣經》詩歌等書籍。并從各地拘捕了28名基督徒。
  •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圖
  • 香港各大主要報章昨天(13/9)不約而同引述消息指出,特區政府準備立法,落實《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禁止叛國、分裂國家及煽動叛亂等行為。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及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昨天立即出來消毒,梁愛詩呼籲各界勿事先忖測第二十三條的內容。但香港大律師公會及律師公會反對以言論入罪,認為本港新聞及言論自由應受保障;民主黨則認為現時毋須就基本法廿三條立法。
  • 我很早就傾心於中國文化。我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偉大最豐富的文化。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我開始閱讀中國學者和聖人例如老子的著作。在大學裡,我的專業是東亞研究,我了解了中國久遠歷史中經歷的每一個朝代,研究了他們的文章、詩歌、習俗和戰爭領袖,岳飛是我心目中一個偉大的英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