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孟子譽為「和聖」 坐懷不亂柳下惠

文/秦順天

因為心中有道,沒有名利之擾,展子禽上下行止都不計較,他隨遇而安,與世無爭。圖為清 錢維城,花卉冊(三)畫竹之八。(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647
【字號】    
   標籤: tags: , ,

享壽100歲的柳下惠,在妻子眼中是最完美的人,其妻為他取諡號「惠」字。

惠,仁也,古語有柔順、和順之意,柳下惠被孟子譽為「和聖」。

坐懷(槐)不亂

柳下惠本姓展,名獲,字子禽,出身魯國公族,是魯孝公的五世孫。公元前720年11月18日午時,展子禽降生在魯國的柳下邑(今屬山東省濟寧市鄒城)。當時天象異常,火光入室,文鳥起舞。

公元前701年,20歲的展子禽娶妻,妻子姓姜,是姜子牙的後人。

關於展子禽坐懷不亂的故事,有很多版本,據《展氏族譜》記載,結婚五年後,桓公十六年(公元前696年)乙酉,六月十八日,25歲的展子禽曾獨行兗州之東北,遇雨持蓋坐,有一文曲地區的少婦英氏,四顧無處避雨,展子禽招之同坐。婦不得已,坐於其懷間。展子禽始終未有逾禮之舉。

而元代文人胡炳文的《純正蒙求》中記載的是,展子禽一次外出夜宿城門外,有女子來投宿,當時天氣嚴寒,展子禽怕她凍死,遂讓她坐於懷中,用衣服蓋著她,至第二天天明,也沒發生越禮的事情。

還有一傳說,說展子禽外出,途中突遇暴雨,急忙奔到柳下南郊一古剎避雨。一跨進大門,猛然瞥見一女子在殿中擰衣服上的雨水,衣不蔽體。展子禽趕緊停步,返到大殿外古槐下,且背向殿門而坐,任憑大雨澆淋。遂有「柳下惠坐懷(槐)不亂」的美談,後被傳成坐「懷」不亂了。

柳下惠像。(公有領域)

屢受罷黜不易其介

其實不管哪種傳說,故事都大同小異,說明展子禽是位重德輕色的賢者。被孔子稱賢、被孟子尊聖的展子禽,被稱「萬世師表」,是古代道德之楷模,其隆德嘉行不止於此。

展子禽曾做過魯國的士師,掌管刑罰獄訟,但因直道事人、堅持聖王禮制而數次被罷免。雖然仕途不順,但展子禽的道德學問、正直守信,深得諸國信服,各國諸侯都以高官厚祿來禮聘他,可是都被他拒絕了。有人問他為何拒絕別國的高官相聘,為何一定執意留在魯國?展子禽回答說:「我因以直道事人、不願趨炎附勢而被免官,如果我不放棄這個原則,到哪裡都一樣會被罷免;如果放棄原則,在魯國就可享祿得貴,又何必離開生我養我的父母之邦?」

因為心中有道,沒有名利之擾,展子禽上下行止都不計較,他隨遇而安,與世無爭。有人問他:「您被罷免了多次,看起來卻沒有憂愁煩惱,為什麼呢?」展子禽答曰:「春風鼓,百草敷蔚,吾不知其茂;秋霜降,百草零落,吾不知其枯。枯茂非四時之悲欣,榮辱豈吾心之憂喜?」

創辦私立教育 比孔子早一百多年

54歲時,展子禽退居柳下,開創私學書堂教化民眾。他廣招門徒,傳授禮儀文化。因德高望重,從學者越來越多。90歲時他仍在教書,上門求教者百餘人。

展子禽了解先王的制祀原則,堅持傳統的禮儀制度。他的弟子數以千計,他創辦私立教育,比孔子還早一百多年,其學術與教育思想,也深深影響了孔子與孟子。

學堂,古代學生受教育的場所,相當於現今的學校。圖為安徽宏村南湖書院之志道堂。(shutterstock)

夫唱婦隨 志同道合

展子禽享壽一百歲,逝於公元前621年。據說展子禽死後,其弟子們議論著給他取什麼諡號。其妻姜氏說:「你們是要給他寫誄文嗎?你們不如我了解他。」於是姜氏作誄文:「夫子不誇耀自己,德行完備;夫子講誠信,不做損人之事;他柔順圓容,依從習俗,救助百姓,德行廣布。雖屢被廢黜,不改德操,作為溫良謙恭的君子,他永能砥礪操行。……他的諡號,用『惠』字最合適。」因展子禽食邑柳下,故稱柳下惠。

「惠」字,仁也,古語中有柔順、和順之意,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慈民曰惠,有慈者不忍、諧和之意。

以「惠」讚其夫,表明了姜氏對丈夫的敬仰之情,一個男人能給妻子留下如此完美的印象,可見他們夫妻志同道合,夫唱婦隨。姜氏也是百歲後過世的,夫妻皆長命百歲。

柳下惠是百家姓「展」姓和「柳」姓的始祖。《展氏族譜》裡有一篇二千多年前的《家范》,以「夫聖妻賢」讚柳下惠及姜氏,說他們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對上孝敬父母,對下寬厚仁慈,夫聖妻賢,可謂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方面,都達到極致。

柳下惠在各諸侯國都有非常大的影響,秦國攻占齊國時,中途經過魯國,當時秦軍下令,必須保護柳下惠在魯國的墓地,規定:在柳下惠墓地五十步以內砍柴的人,要處以死刑。可見柳下惠德行服眾。

「和」是中國文化中一個重要概念,孔子、孟子對柳下惠的稱讚也都在一「和」字。孔子稱之他「逸民」,說:相比伯夷、叔齊的寧肯餓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降志辱身,雖屈辱身分,卻能做到言行舉止合乎道義和理智。孟子更是將柳下惠與伯夷、伊尹、孔子並列尊為聖人,謂之「和聖」。

宋.李唐《采薇圖》以商朝末期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為題材而畫的作品。(公有領域)

不因自己官小而態度卑下;被排擠時從容無怨;貧窮困頓時不憂慮;與鄉下俗俚相處,也覺得很愉快;在任何環境中,都能保持操守。與他相處久了,心胸狹隘的會變得寬容大度,刻薄的也會變得厚道老實。世上多了柳下惠這樣的人,大概就會真正「諧和」了。@*#

參考資料:

《論語》
程樹德《論語集釋》
《列女傳》卷二《賢明傳‧柳下惠妻》
《展氏族譜》
《孟子》
《戰國策‧齊策四》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顏真卿,祖籍琅邪臨沂,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 709年生於京兆萬年縣(陝西省西安)的詩禮簪纓之族,先祖是深受孔子讚歎的弟子顏回,五世祖是以《顏氏家訓》流傳後世的顏之推,曾祖是著名儒學家、經學家顏師古,母親殷氏亦出身名門。
  • 782年,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朝中議論著準備派兵討伐,宰相盧杞忌恨顏真卿的剛正,趁機陷害他,上奏說顏真卿德高望重,四方敬仰,如果讓他去說服李希烈,不動刀槍即可平定叛亂。
  • 李清照出身望族,1084年生於山東濟南,家學淵源,其父李格非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員外郎,是蘇軾的學生,深受賞識,為「蘇門後四學士」之一。其母王氏,是狀元王拱辰之孫女,精通文章。李清照自幼天資聰穎,家中藏書甚豐,李清照常手不釋卷,少女時代,就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妙句名動汴京。
  •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駱賓王出生在浙江義烏李塘鎮的一戶世代書香家庭。父親外出求仕,小駱賓王就跟著祖父一起生活,得益於祖父對他的教育,駱賓王「少善屬文」。
  • 諸葛亮父母早亡,後來跟叔叔移居到襄陽城外二十里的隆中。他一表人才,身長八尺,容貌甚偉,面如冠玉,到了25歲還沒有成親。
  • 紀昀,字曉嵐,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雍正二年六月,出生在河間府獻縣崔爾莊對雲樓。他出生即伴異象。朱珪在《紀曉嵐墓誌銘》中記載,紀曉嵐出生時,「天雨則汪洋成巨浸,水中夜夜有光怪。」紀曉嵐出生後,「光遂隱」。紀曉嵐的祖父紀天申也夢見有光團潛入對雲樓中,人們紛紛傳說,紀曉嵐是靈物轉生的。
  • 白米飯是很好的養胃食物,可作為主食適當的吃。(Shutterstock)
    現代人說,幽默一種溝通表達的藝術,而對蘇軾而言,應該也是心態樂觀的一種生活態度吧!
  • 很多人都讀過賈島的詩歌《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唐朝的尋隱詩自成一派,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詩人,一次次走進山水佳境,踏上尋仙問道之旅。大唐詩壇最耀眼的明星——詩仙李白,他的尋隱之旅有怎樣的玄妙意境呢?(《古韻流芳》提供)
  • 當大唐進入鼎盛階段,樂舞藝術也達到了中華歷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給大詩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經過五十年之久,他永遠銘記著觀者如山、一舞動四方的盛況。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