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欣賞 終南別業

龍之台
font print 人氣: 234
【字號】    
   標籤: tags: ,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垂。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唐﹒王維

這是唐朝王維的“終南別業”。“終南別業”就是他的輞川別墅。這首詩讀起來像是行雲流水,充滿了王維厭倦官場,隱居終南的愉悅心情。

王維從中年起,就對佛法非常傾心,一直到晚年,才獨居終南山下,靜靜地修心。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當念頭一來時,便常常獨自山行,在物我兩忘的寂靜中,那種萬事了然於胸的境界,只有自己能心領神會。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當來到水的源頭時,不妨席地而坐,仰看白雲出岫在藍天漂浮,一片寧靜祥和中,卻蘊含了無限的變化,勃勃的生機。一切都是那麼玄妙,那麼自由,在清風白雲間,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有,其實什麼都有了。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陳陶(約812年—約885年?)字嵩伯,晚唐著名詩人。其詩「無一點塵氣。于晚唐諸人中,最得平淡」[1],《隴西行》為其傳世名篇:「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伶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2]大中時,遊學長安,後隱居南昌西山。有詩集十卷,已散佚,後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全唐詩》存錄其詩二卷[3]。
  • 樂羊爲魏將,食子殉軍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聞中山相,乃屬放麂翁。孤獸猶不忍,況以奉君終。
  • 劉禹錫(772-842)是中唐詩人。 由於受王叔文“永貞革新”的牽連,西元805年,他被貶往郎州(湖南常州)任司馬。九年後,四十多的劉禹錫才被召回長安。聽說玄都觀的千數桃花,開得很好看,就和朋友去觀賞,並寫了首《遊玄都觀》的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裏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 】【楔子】「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唐朝文化的燦爛,今人只能透過唐詩與壁畫遙想一二。有幸台灣舞蹈界耆老劉鳳學,自一九六五年開始,重建失傳以久的唐朝樂舞,透過她的尋唐之旅,我們得以突破時空距離,感受盛唐的藝術光芒。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 古代詩人常借月光來表達對親友的思念。李白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因為月亮的清輝是兩地共有的,所以這裡作者要贈送的是思念之情;因為相隔兩地,不能將這濃濃的思念親手送給你,那我們還是期待在夢中相見吧!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其中「鷗鷺忘機」典故出自《列子‧黃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識人亦然,不僅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還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遙知馬力,歲久見人心。」
  • 「巴山夜雨漲秋池」言外之意是說,本身秋天因為天時的關係,河水開始上漲,河道開始暢通,就讓人有想回家的衝動,更何況是因夜雨河水都上漲了,河道已經暢通,能不想念嗎?而第三第四句中重複「巴山夜雨」四個字,是為了說自己在這個時候最想家。《唐詩繹》評曰:「於寄詩之夜,預寫歸後追敘此夜之情,是加一倍寫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