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
  • 顧炎武(一六一三~一六八二)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為炎武,字寧人,自署蔣山佣,因居亭林鎮,學者尊稱為亭林先生,清昆山(今屬江蘇)人,十四歲為諸生,與摯友歸莊共入復社,耿介不混俗
  • 中國大陸敦煌學專家指出,敦煌文獻中保存的兩萬多頁硬筆寫本,以實物推翻了以往「中國古代沒有硬筆書法」的說法,將中國硬筆書法的歷史上溯到兩千多年以前。據新華社報導,目前發現和已鑒別出的敦煌硬筆寫本達兩萬多頁,多為紙本,也有絹本﹔有漢文,也有佉盧文、粟特、梵文、突厥、於闐、吐蕃、回鶻、西夏等十多種古民族文字﹔書寫內容涉及文學作品、契卷書信、經帖雜文和佛經﹔使用書體包括硬筆楷書、行書、行草和草書。
  • 重慶商報06月09日报道, 昨日上午10時,巫山縣水位達到127米,記者和巫山縣政府有關人士在龍門峽發現了一處記錄有小三峽最高洪水位的書法岩壁。不過,它剛剛被發現就將遭到淹沒,堪稱世上最“短命”的發現了。
  • 三峽水利工程隨著工程第一期蓄水逐漸達到135米,中國一批珍貴的古蹟和文化遺產也隨之被淹沒。長期以來被受關注和爭議的三峽工程,隨著第一期的蓄水目標接近到達135米,一批中國的楚文化的古蹟,遺產和瑰寶伴隨著庫區水位的上升,永遠沉沒江中。 在第一批被淹沒的文物當中,有集水文、書法、詩詞於一體的白鶴樑石刻,廣為人知的張飛廟,以及極具考古價值的古墓等珍貴文物。其中,長約1600米,寬16米的天然巨型石樑白鶴樑石刻位於長江江心,每逢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傳唐時爾朱真人在此修煉,後得道,乘鶴仙去,故名白鶴樑。 白鶴樑上的石魚石刻,不但有著重要的科研和史料價值,還有“石魚出水兆豐年”和“年年有餘(魚)”之意。建於蜀漢末年、紀念三國名將張飛的祠宇,廟內的文物,多為稀世珍品。素有文章絕世,書法絕世,鐫刻絕世“三絕”的盛譽。廟前更有“浩氣長存”的巨幅摩崖。
  • 在顏真卿十八九歲的時候,臥病在床一百多天,當時的醫師都不能治。有一個自稱是「北山君」的道士到他家裡來,拿出米粒大小的丹砂讓他服下,頃刻之間便痊癒了。道士對他說:「你有清廉簡樸的美名,已經記錄在黃金台上,可以度世成仙,到天上去做仙官,不要自己沉淪於名宦的大海中。
  • 《梅花詩》(節選)
  • 書法:法輪世界
  • 書法:論語
  • 篆書﹙對聯﹚
  • 書法:得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