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巧取豪奪

font print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31日訊】成語是中國文化精髓的一部份﹐也是日常對話或寫作上常用的基本知識。但是﹐成語的典故卻不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在此溫故而知新﹐介紹比較特別的中國成語﹐還有它們的英文翻譯﹐希望能夠讓您的中英文造詣更有進步。

「巧取豪奪」的英譯是﹕
To rob others by hook or by crook.

宋朝大書法家,大畫家米芾的兒子米友仁(字元暉),家學淵源,也和他父親一樣,既寫得一手好字,又長於作畫﹔尤其非常喜愛古人的作品。

有一次,他在別人的船上,看見王羲之真筆字帖,歡喜的什麼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晝交換,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著船舷竟就往水裡跳,幸虧別人很快把他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

他有一樣很大的本領,便是學會模仿古人的畫品。他在漣水的時候,曾經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圖」描摹。後來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還給人,這人當時沒有覺察出來。拿著走了。直至過了好多日才來討還原本。米友仁問他怎麼看得出來,那人回答說:「真本中的眼睛裡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還我的這一幅卻沒有。」

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畫品,很少被人發覺他的模本是假的。他經常千方百計向人借古畫描摹﹔而摹完以後,總是拿樣本和真本一齊送給主人,請主人自己選擇。由於他摹仿古畫的技藝很精,把模本和真本模得一模一樣,主人往往把模本當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獲得了許多名貴的真本古畫。

米友仁是一個有才能的藝術家,值得人們敬仰,又是一個古畫的愛好者和欣賞者,讓人們更加知道古畫的妙處和價值﹔可是他用那種摹仿的假本巧妙地換取別人真本的行為,卻是叫人鄙棄和不齒的。

所以有人把他這種用巧妙方法騙取別人真本古畫的行為,叫做「巧偷豪奪」。後來的人又從此引伸成「巧取豪奪」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以不正當的巧妙方法,攫取自己不應得的財物。「巧取」,騙取也﹔「豪奪」,強佔也。而用此種方法攫取財物,也往往便利又所得很多,故有「巧偷豪奪,故所得多多」見(《清波雜志》)之語,例如。以神物做幌子的神棍,常常巧立名目,假借做什麼佛事,騙取無知的人的財物。攫取私有,這便是「巧取豪奪」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華五千年文化的根源其實就是修煉,許多成語典故都來源於修煉。成語「乘龍快婿」和「龍鳳呈祥」就是來源於一個優美的道家修煉圓滿故事。
  • “愛屋及烏”這則成語來源於《尚書大傳》,意思是由於愛某個人而連帶地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非常喜愛某人,從而連帶愛及和他有關的人或物。
  • 中華五千年文化的是修煉文化,許多成語典故都來源于修煉。成語“叱石成羊”來源于一個道家修煉故事。
  • 徐德言對妻子說:倘若我們的緣分沒斷,還能相見,應該有一個信物。”於是徐德言折斷一面銅鏡,夫妻兩人各拿一半。他又同妻子約定說:“將來你一定要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將鏡片在街上出售,如果我見到了,就會在當天去找你。”
  • 成語是中國文化精髓的一部份﹐也是日常對話或寫作上常用的基本知識。但是﹐成語的典故卻不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在此溫故而知新﹐介紹比較特別的中國成語﹐還有它們的英文翻譯﹐希望能夠讓您的中英文造詣更有進步。
  • 成語是中國文化精髓的一部份﹐也是日常對話或寫作上常用的基本知識。但是﹐成語的典故卻不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在此溫故而知新﹐介紹比較特別的中國成語﹐還有它們的英文翻譯﹐希望能夠讓您的中英文造詣更有進步。
  •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辭辛勞的周遊列國。這一年,他正準備到楚國去,卻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被兩國的軍隊包圍了七天。在荒郊野外,糧食耗盡了。
  • 只見孫武威武的站在原地,他嚴肅的對宮女說:「戰場上,士兵紀律弄不清楚,號令不熟悉,這是將領的過錯。」接著他沉默了一下,繼續說:「但現在已經解說的得清清楚楚,卻不遵照號令行事,那就是軍官和士兵的過錯了。」
  • 蔣慧云的小書包
    這詩是王維的一次美好的夜遊經驗,我們一起來領略詩人的那個夜晚。然而,如果那晚我們跟著王維一起去夜遊的話,也能有一樣的經歷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