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鋒:信息時代與中港臺互動

凌鋒

標籤:

【大紀元11月23日訊】中共是控制信息的能手,從延安時代就定下“規矩”,幾十年來更是“與時俱進”,包括如何主導信息(主題與旋律)與限制信息(歪曲與禁區),這是維持中共最后防線的手段。

信息時代的特點是信息快速與信息量龐大,因此中共不論如何與時俱進,也日益出現捉襟見肘的現象,因此要設立龐大的警察隊伍,要化錢請“美援”,要花錢收買境外媒體。對國內媒體的鎮壓是如此,要操控香港與臺灣的媒體也是如此。

一,香港

1,傳統媒體(電子與平面)沉淪。大部分已被中共控制,運用廣告、政協頭銜、直接或間接的收購等。特別是封咪事件后,平面媒體作用更不可忽視。互聯網正在彌補“損失”,七一游行與立法會選舉投票,互聯網起了日益重要作用,但是無法完全彌補。現在發展到設立民間電臺,但是影響還遠遠不夠,需要擴大宣傳。

2,香港媒體再被中共控制,也有別于國內媒體。這是香港開放的環境使然。市場與立場的沖突,以致即使香港的中共喉舌也不同于國內的。偽裝中立的更是如此。如鳳凰衛視和新愛國報章。前者頗受國內民眾的歡迎,使他們多多少少知道外界的一些真相。而政治化與市場化的斗爭,誰勝誰負,涉及受眾的素質,特別是對微妙的變化需要有反應,才能保持必要的警覺(如對臺獨的報導)。

二,臺灣

1,電子媒體影響超過平面媒體。有線電視蓬勃發展,看廣告收入。

2,統派媒體影響超過本土媒體。國民黨50年經營,本土開始發聲。

3,媒體改造正在加速進行。黨政軍退出、重劃頻道、自律宣言等。

臺灣媒體對中國大陸民眾的直接影響遠不如香港,但是有助于中共官方獲取正確的信息而調整政策。

三,中國

中國的互聯網突飛猛進,影響越來越大。雖然為民族主義情緒提供空間,如封殺張惠妹、中日球賽等;但民眾也獲取更多正面信息,為維權運動提供條件和工具,并且收到相當成效,如廣州孫志剛事件與哈爾濱寶馬事件。

中國也在大肆鎮壓。除了金盾工程用以“防火”,過濾一些字眼和封閉網站。前一陣在“色情”上做文章,最近則轉到政治議題。近來突出的是“中俄邊界”成了“禁詞”,臺灣的電視網站也封了,再就是四川暴動與河南漢回沖突的信息被封殺。違反者被逮捕與重判。其中互聯網的反應可能影響當局的態度,所以網民要充份利用這個陣地。

香港與臺灣的反饋,為中國民間提供越來越多、越來越快的正面信息,這從國內論壇和向外界投稿者越來越多可以看出。余杰、劉曉波等更是其中佼佼者,他們的評論很快,也相當準確。相信這種影響會日見擴大,有助于三地關系的良性互動。最近對阮次山的批評,表明正面因素在擴大中。

四,另類信息

那就是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可能爆發的信息戰。這是超限戰的一種,是點穴戰“軟殺”的一種,也是戰爭代價,特別是人命與物質損失最小的一場戰爭。主要是令對方的指揮癱瘓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海峽兩岸如果“必有一戰”的話,最好等到可以開展信息化的戰爭,那是比高科技發展的一場戰爭。也許那時的戰爭,就像下圍棋或中外象棋一樣來決勝負,則這是文明戰爭了。

中國據說2003年成立了第一支信息化部隊。臺灣的林中斌教授有長期的研究。目前的接觸還只限于黑客的攻擊,主要是大陸向臺灣攻擊,相信官方支持。臺灣方面還看不出動靜。如果從科技水平看,目前應該臺灣優先大陸,但是如果運用人海戰術,臺灣自然甘拜下風,故美國專家稱之為“毛式網絡人民戰爭”。不但臺灣要準備面對這場信息戰爭,美國也要面對。

--轉載自《議報》第173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凌鋒:主僕關係的中港溝通眾生相
凌鋒﹕香港又鬧國際笑話
香港焦點:立法會開鑼玩宣誓 假共黨惡向膽邊生
《香港焦點》凌鋒:天氣未晴朗 名嘴已變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