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擇﹕法輪功講真象點中了共產黨的死穴

靳擇

標籤:

【大紀元11月24日訊】聽兩位朋友閑聊,講起了法輪功近來幾個月駐守美國的紐約,真人酷刑展遍佈大街小巷,又先後在十幾個國家以群體滅絕罪起訴江澤民和其他一些當初緊跟老江追殺法輪功的人,如羅幹、劉京、周永康等人。兩人都佩服法輪功五年來能這樣持續不斷的以和平的方式追討自己的權力,但也都對這些做法表示懷疑,這樣做下去能有用嗎?中共有錢、有勢、有兵權、有刀槍,就這麼做下去能怎麼樣呢?

筆者卻以為,法輪功看似平淡的一系列持續不斷的「講真象」活動,真正的是點中了共產黨的死穴。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共竊取中國的法寶就是謊言,幾十年走下來,任何一個中國人,或多或少的都能夠給人講一講自己親身經歷的,被中共欺騙耍弄的故事,更別說中共上上下下的官員,誰都知道唯有撒謊和欺騙才是在這個體系中生存和高昇的法寶。

五年來對法輪功的剿滅運動,和歷次中共發起的運動一樣,完全都是建立在謊言和欺騙的基礎上的。人生於世間,就一定要受人的天性的束縛,任何人做了虧心事,必然會怕別人知道,必然畏懼半夜有鬼叫門。殺了那麼多的法輪功,最怕的當然是被人家嚷得全世界都知道。有人說,共產黨自發家那天起,殺人無數,它們才不怕人知道呢,誰又能把它們怎樣?

不然,如果共產黨真的不怕,幹嘛要一次又一次的「平反」、「撥亂反正」以達到收買人心的目的呢?為什麼要牢牢的抓住媒體、掩蓋歷次殺人的事實、控制真像的傳播呢?因為它們清楚的知道,建立在謊言基礎上的政權絕對無法愚弄和操縱瞭解真像的中國人。

在中共這個謊言構建的統治機器的暴政下,中國人已經對謊言麻木了、習慣了甚至於已經接受了說謊是人生存的本能的理念。結果是,在那樣的一個社會裡,人們一方面承受著欺騙和背叛帶來的痛苦,渴望著真誠和友善,一方面也在用謊言武裝和保護著自己、傷害著別人。人人的精神生活都陷入無望、不安和焦慮之中。近來發生的一系列民眾自發的抗暴運動已經表明:當今的中國,一個道德觀念幾乎已被中共徹底毀滅了的社會,真的如同一個隨時可能噴發的火山,威脅著生存在其中的每一個人,不管其是高官、平民還是士兵。

作為這個社會的統治階級和利益階級,中共當然希望這個巨大的火山不要噴發,當然要想辦法盡早平息一部分民眾的憤怒,而在這樣的前提下,法輪功的講真象,可以說就是在點中共的死穴。法輪功是中共歷次運動對像中最無辜的一群,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本來還可以說是中共穩定自己的政權的最好管制的一群順民。他們把同化「真、善、忍」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講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講處處做好人不求回報,講任勞任怨樂天知命。可是就是這樣一群最無辜的「順民」,卻被以最殘酷的手段整整的迫害了五年,目前真正被殺害的人數除了已暴光的1128人之外,致死致殘者只能用不計其數來統計。

中共的惡夢在於,這群看似最善良弱小的人,卻被證明也是最頑強無畏的人,他們雖然被「名譽上搞臭、經濟上搞垮、肉體上消磨」搞得幾乎一無所有,但卻仍能不畏生死的堅持四處講真象。中共清楚,七千萬法輪功在中國大陸的講真象,將激起中國人對歷次運動真像的回憶和憤怒,從而揭露出五十年來被掩藏的更多血腥的真象,將使自己撒謊成性、殘暴虛偽的本質暴露無遺。被愚弄奴役了幾十年的中國人,又被貪官污吏欺壓到極限的中國人,已經在商品經濟淘金熱中散失了一切的中國工人和農民,隨時都可能因瞭解了真像而不再承認中共的統治。而遍佈世界各地的法輪功的講真象,則將使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得不到世界的承認。

我想,這是今天坐在火山口上的當政者心中最大的病,好不容易爬上了權力的巔峰,怎能甘心就此隨著中共的被中國人民唾棄而下台呢?因此我相信,目前一些中共高層想要立刻平反法輪功的一念一定是急切的,問題只是罪魁到底能抓到哪一級的問題。

中共提出的條件是殺了那些直接殺害了法輪功的警察,法辦一批省級要員以平民憤。正所謂殺你的是我中共,平反你的還是我中共,條件還是我來定。不過看來法輪功不接受殺人犯的恩惠,法輪功要求法辦的第一人是江澤民。問題在於,如果法辦江澤民,法輪功受迫害的真象必然也要隨之詔告天下,共產黨的邪惡本質還是無可隱藏,共產黨被中國人民推翻的下場恐怕還是不可避免。

所以我認為,真像就是中共的死穴,法輪功的講真像就是點中了中共的死穴,目前無論誰想要維持中共的統治其實都是無路可走的,因為法輪功的講真像不會停止,所以中共被中國人民拋棄的一天也必然要到來。回首世界各個共產政權的覆滅,那一個不是可恥的被那個國家的人民趕下台,中共能有回天之力嗎?現在的問題只在於共產黨中的人是選擇主動放棄中共,還是要和中共一起走向最後的滅亡。@(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唐人熱點互動】胡錦濤能否走出江的陰影
組圖:法輪功學員及支持者曼哈頓大遊行(4)
組圖:法輪功學員及支持者曼哈頓大遊行(5)
【新唐人熱點互動】蘇榮被追捕背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