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打耳祭

人氣 550
標籤:

【大紀元5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趙靜瑜報導 記者李開明攝影
 根據某些文化研究者的看法,透過參加祭典,各民族之間可以確認彼此家族的血源關係,更加認同自己的宗族特色。打耳祭典,就是台灣布農族人最重要的歲時節慶。

 在布農族的所有祭典儀式中,以「打耳祭」最為重要,這個祭典的意涵主要有二,一來是向祖靈祭祀,祈求來年的收穫(獵物及耕種皆有)豐富,形式類似的其他族群的豐年祭或矮靈祭(賽夏族祭典,但不同的是,賽夏族祭拜的目的是安撫從前先祖誤殺的矮靈,以祈求稻穀豐收);另一個目的是藉由打耳祭,讓長老帶領族中男性前往祭祀場進行射擊獵物耳朵的儀式,象徵將打獵的精神及技藝傳承下去。

 一般來說,打耳祭約在每年的四月左右,按照曆法,此時正是部落重要農作物小米收成後的農閒時刻,也是部落狩獵期的尾聲,選在此時舉行祭典,除了祭祀祈求平安之外,還有另一項重要的意義則是在經過了半年的獵捕後,能夠讓生存的野獸們獲得喘息的機會,並繼續繁殖下去,這樣才能保持生態平衡,也使下次的收穫能夠更為豐碩。

 「打耳祭」之於布農族來說,就像漢民族過農曆新年一樣,是全體族人共聚一堂,分享與期許未來的大日子。在傳統的「打耳祭」裡,成年男性族人在祭典開始之前都必須先上山打獵,把獵物的耳朵割下掛在祭場的木架或樹枝上,然後讓全村的男孩子輪流用弓箭射;未成年的小朋友便在父執輩的陪伴下,學習射擊,這樣的傳承動作中,也讓這些小朋友長大以後,跟父兄一樣成為優秀的獵人。

 打耳祭又稱為「射耳祭」,是早年布農族男人戰鬥與狩獵技巧的一種訓練活動,透過部落長老、勇士指導部落的後輩打獵跟作戰,其中「射耳」更被布農族人視為最神聖的儀式,因為「射耳」最能代表布農族人的生活習俗、族人聚落和傳統文化,也凸顯布農族人合群、耐勞、團結的精神及剽悍的民族性。在進行射耳儀式時,女眷嚴禁參與。至於為何要「射耳」,主要還是要射鹿耳,因為鹿奔跑的速度很快,而且耳朵十分靈敏不易射中,如果能射中鹿的耳朵,就代表了打獵技術的優秀。

 在傳統的打耳祭儀式裡,包括要感謝獵具幫忙的「敬槍祭」;歌頌蒼天憐愛賜豐收,同時也是國際間最為著名的「八部合音」之外,還有「報戰功」,這主要是為了鼓勵狩獵牲物的勇士們所設的。凡是有戰果的勇士們,族內婦女就會獻上小米酒慶賀,勇士們也有資格站起來以載歌載舞的方式,向族人誇耀自己優秀的狩獵技巧以及捕獲的獵物。這個時候,原本只限布農男性參與的射耳祭才有婦女參與的機會,此時也是女眷們最感光榮的時刻。

打耳祭的儀式步驟

 由於布農族為父系社會,在祭典儀式上對於女性的限制及禁忌較多,例如女性不能踏入祭祀場等。以霧鹿村的「打耳祭」為例,現在因為時代關係,祭典已經簡化許多,目前大致儀式及順序如下:

1. 大約在接近天亮之時,部落內的召集人會對空鳴槍示意,表示祭典即將開始,要族人集合以及進行祭典的準備工作。接下來,部落的人會前往傳統屋集合,進行祭典儀式的步驟。

2. Mababana:漢語翻譯的意思是「小朋友射肉」,由長老們協助(或代替)男性幼兒射擊獵物的肉後,不管是否射擊到肉,都會讓男性幼兒領取食用。這個步驟意味著鼓勵這些小朋友,希望未來長大能成為好的獵人。

3 . Mabatvici:漢語的意思是「祭祀祖先」,由長老帶領所有男性前往祭祀場祭拜祖靈活動的總稱。

4 .祭拜場的主要祭壇上方,掛有一串的獸骨,主要是動物的上顎(應是山豬或鹿之類),在一側有著插上獵物耳朵的竹竿,由參與祭拜的人輪流射擊。

5 .進入祭拜場之後,會先生起火堆,同時也有人將獻祭的肉取出供奉,此外,也有人負責依現場的人數,將芒草的梗切成一段段發給每個人,在確認好每個人都有收到之後,又將芒草段全數收回重新確認數目,這個動作稱為「Mahucil」(點數),布農族人認為有時祖靈會有作弄的情況,如果發出跟收回的數目不對的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因此要很慎重的點清楚人數。

6.點數之後,依照人數切割獻祭的肉分給所有人享用並飲用小米酒。最後,所有人捏著小米(應該是釀完酒後的小米渣),對著祭壇及獸骨撒五下,這個動作也稱之為「Mabatvici」,象徵跟祖靈祈求來年獵物豐富,有好收穫。動作完成之後,便結束在祭拜場的步驟,所有人再回到傳統屋。

7.Laongav Sabut:漢語意思是「過火」,在回到傳統屋前,參與祭祀場儀式的所有人都必須從灰燼中取出一小塊灰炭(燃燒竹枝之類而成的),並走過火堆。這個動作的意義有二,一方面是與剛才祭祀場的儀式切割開來,避免將氣息帶回,因為可能會讓其他人不舒服;另一方面,也象徵將不好的東西跟氣,從身上趕走。

8.最後在傳統屋前,將這次為打耳祭前的準備的獵物取出讓所有人享用,同時也演唱「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向祖靈及天神祈求來年穀物收成豐富,便完成整個儀式。儀式完成之後,所有的族人便開始飲酒作樂。

打耳祭的音樂

 現在居住在霧鹿部落的布農族人,生活以種植高山蔬菜(高麗菜、青椒、番茄等)為主,而傳統的布農族生活其實是以打獵為主要的經濟及食物來源,因此在傳統生活上,與布農族生活息息相關的歌唱(謠),有許多是在描繪工作及打獵生活,其次與祭典儀式相關的歌曲也佔了布農族歌謠的一大部分。對於布農族而言,透過這些祭儀,不但有著向祖靈祈求平安、豐收、驅邪的作用,另一方面,平時散居在各處的族人,可以透過這些祭儀來聯絡感情,甚至確認彼此安好,以及為家族血統歷史作認定。

 在這個祭典上,必須唱到的歌謠便是「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也就是一般俗稱的「八部合音」,但事實上八部合音一詞是個誤稱,「Pasibut-but」一詞指的就是祈求小米豐收。族人演唱此歌謠時,並非真的區分成八部,音階也非依照平均律音樂的和聲法區分,「Pasibut-but」和聲之繁複,連音樂學者都還在研究當中。(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布農族打耳祭即將登場!蘊含勇敢與生態平衡
三國元首遊寶島
組圖:一覽意大利名勝古蹟 個個經典
空服員為何要待命? 他們這時候都在做啥?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