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孝行楷模特寫﹙九﹚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傅潮標╱專訪

  即將從苗栗國中畢業的詹思愿,從小四起就幫父母分憂解勞,六年來協助照顧中風的祖母,不但為老人家餵食、翻身、擦澡、換尿片與按摩復健,晚上並陪伴八十二歲老祖母一起睡,方便夜間看護,從不以為苦。

  十五歲的詹思愿說,今年如願考取國立苗栗高商會計科,因為學校近,他可以每天回家,繼續陪伴阿嬤。

  詹思愿的祖母陳老太太,在他出生那年初次中風,雖然行動不便,仍可拄著柺杖走路,詹思愿說,從小祖母就很疼愛他,祖孫二人很有話聊,感情深厚,他的父親管教子女嚴厲,犯錯時會對他施以體罰,祖母總會護著他。

  小學四年級那年,祖母二度中風,病情加重,從此完全失去行動與語言能力,須插鼻胃管進食,小小年紀的他,不忍心祖母受病痛折磨,主動協助雙親照顧,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到房間裡探視祖母,一邊做功課,一邊陪伴並跟著母親學習幫祖母餵食、翻身、擦澡、換尿片與按摩復健。

  由於父親當貨車司機,母親是隨車助手,晚間經常要上夜班,在外面跑車,相當辛苦,他自願陪祖母同睡作伴,以方便照護,老人家有時一個晚上咳嗽好幾次,被擾醒的他總是不厭其煩,體貼地傾身輕撫阿嬤胸口,好言安慰,非常窩心,祖母雖然無法開口言語,卻感受得到乖孫的孝心,會以微笑表達欣慰。

  詹思愿怕祖母自己待在房內孤孤單單,盡可能把課餘時間留下陪伴她,假日因此無法跟同學出去玩,卻毫無怨言。老人家雖然沒辦法與他交談,詹思愿卻樂於對她講話,以消解阿嬤的寂寞。從小了解祖母最愛聽廣播,也總會就她病倒前喜歡的節目類型選擇頻道。

  六年來,詹思愿的照護技巧已相當熟練,祖母身體不適時雖只會發出呻吟聲,但他聽得出來需要什麼,為讓長期臥床的祖母也能透透氣,他經常推著輪椅,帶阿嬤出去散步,鄰里無不稱頌他的孝行,羨慕老太太有這麼一個孝順的孫子。

  受到他的影響,唸國小六年級的妹妹詹素馨,也以哥哥為榜樣,主動幫忙照顧祖母,並分擔家事。

  班導師黃怡菁形容詹思愿是個內向、懂事、富耐心、喜歡閱讀慈濟靜思語的好學生,凡事默默去做,不怨天尤人。

  詹思愿已習慣夜間擔任祖母的看護,歡喜做,甘願受,並未影響他白天上課,學業依然名列前茅,對於獲得今年全國孝行獎殊榮,詹思愿靦腆的說,照顧祖母是應該的,他只是做好份內的事。

王淑貞 重建家園 安頓老小

記者游文玉╱專訪
  九二一地震摧毀了房子,肝病奪走了先生的性命,堅強的王淑貞未因此被擊倒,除了一肩挑起家園重建及全家生活的重擔,更扶養兩名小孩上大學念書,且對年老公婆克盡孝道,無怨無悔的付出,看在街坊鄰居眼裡,無不豎起拇指稱讚。

  半生積蓄新建的房子,竟在幾秒之間成為一堆廢土方,這樣的處境,九二一地震時發生在相當多災民身上,面對天災無情的摧殘,大多數災民都發揮堅韌的生命力,不願就此低頭放棄人生,居住於南投縣集集鎮玉映里的王淑貞一家人,也抱持這樣的信念,但僅僅相隔不到一年,老天卻又奪走她先生的性命。

  先生走了,家園卻還未能重建,而上有年老多病的公婆要奉養,下有兩名小孩尚在就學,一家所需的生活費、醫藥費、學費相當龐大,四十四歲的王淑貞不得不設法掙錢,雖然在集集國小擔任廚工,可是,微薄的收入不足支付一家所需,尤其兩名小孩從高中到大學的學費大幅增加,更壓得王淑貞幾乎喘不過氣來,不得不另覓生路。

  不向命運低頭的王淑貞,於是決定做點小生意,參與九二一重建會舉辦的台灣小吃創業班的研習課程,處理完廚工的工作之後,便匆忙趕到集集國中附近,以其所學擺攤販售韭菜盒小點心,不辭勞累的工作再工作,為的就是要讓家園能夠重建,讓小孩能受最好的教育,更要讓老年喪子的公婆能安心過日子。

  推薦王淑貞獲得全國孝行模範的鎮民代表陳森榮即表示,只有國中的學歷,也沒有很好的工作技能,讓王淑貞吃足了苦頭,但從未聽到她叫苦,也不曾聽到她有任何怨言,如此用心教養小孩且克盡孝道,不得不令人佩服。

  對於自己所遭逢的命運,王淑貞所抱持的唯一信念則是,自己絕對不能倒下來,否則全家將因此而垮掉,並將家園重建及小孩完成學業列為兩大目標,就這樣,貸款近三百萬元完成新居的重建,而兩名小孩也分別就讀大學一、三年級。

  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候,王淑貞最感謝的是二姊王淑敏與姊夫李長義,兩人不但給予精神鼓勵,更給予金錢及物資上的支援,協助她走過困境。

彭佩津 分勞解憂 逆境展現韌性

記者游文玉╱專訪
  父親車禍受傷不良於行,印尼籍的母親行動不便,家庭的經濟狀況又不佳,南投縣水里鄉新興國小五年級學生彭佩津卻甘之如飴,以幫忙家事的方式,為父母分勞解憂,在校品學兼優,獲選孝行獎孝行模範,不太愛講話的佩津只希望父母的身體能健健康康的,且能早日有能力賺錢,改善家中的狀況,讓父母與妹妹過好一點的生活。

  位於偏遠山區的新興國小,全校學生人數未達六十人,來自四十三個家庭的學生當中,更有十二個家庭是屬於外籍母親,此次獲得全國孝行模範的五年級學生彭佩津,她的母親就是來自於印尼,但儘管如此,彭佩津的學習,卻不受任何影響,不但在校品學兼優,面對傷殘的父母,更能體諒父母的付出,以勤做家事的方式,減少父母的負擔,且以自己做為妹妹佩瑜的表率。

  十一歲的佩津,父親在十餘年前,尚未結婚之時,因一場車禍而導致行動不便,無法繼續從事建築工地的粗重工作,只能以打零工為生,結婚後,佩津、佩瑜相繼出世,更使得一家的生計陷於困難,儘管領有低收入戶及殘障津貼,可是面對種種的開銷,還是經常捉襟見肘,對於彭佩津滿口稱讚的班導師李國男即指出,在惡劣的經濟環境下,兩姊妹能在德智體群美有優秀的表現,實在是不容易。

  校長吳雨錫指稱,佩津的父親彭信財行動不便,找工作不易,學校於是協助他以政府舉辦的擴大內需就業辦法成為學校的雇員,在學校擔任環境打掃與整潔的工作,彭父在校工作之時,佩津與佩瑜總是會體貼的幫忙,對父親發自內心的孝順,讓人覺得相當的窩心。

  天生樂觀的佩津與佩瑜兩姊妹,對於家庭經濟狀況的不佳,均不會為此而感到自卑,更不會嫌惡父母親的行動不便,且認為在家中幫忙煮飯、炒菜、打掃等工作都是應該做的,更因為體會父母的辛苦,佩津對未來人生的規劃,雖然還未定下目標,但賺大錢讓父母住好房子、過好日子,卻是她最大的心願。

丁曉琦 放送歡樂 媽媽的開心果

記者黃旭磊╱專訪
  「母親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精神上的鼓舞!」十七歲的丁曉琦三歲喪父,母親一肩挑起家庭重擔,個性樂觀開朗的她,總是能耍寶逗趣,讓母親的眉頭鬆開,展放笑容。

  丁曉琦目前就讀樹德家商二年級,母親李美雲在丈夫過世後,一肩挑起家庭重擔,每天清晨三點就出門,挨家挨戶送報紙,獨自撫養三名幼兒長大,儘管夫家有七名兄弟姊妹,其中不乏顯赫,卻堅持不受親友資助,獨力負擔生計。

  導師王婉妮說,丁曉琦的天性憨厚、樂觀,天生充滿喜感,讓媽媽覺得「帶了一個開心果在身邊」,每逢休假期間就坐在機車後座,跟著送報紙,並在車上話家常,說些學校的瑣事,常逗得媽媽哈哈大笑,緊繃的嘴角隨即放鬆,額頭上的皺紋也鬆開。

  問她和媽媽聊些什麼,丁曉琦一臉無辜回答「亂聊」,王婉妮說,她就是隨便說什麼,都有憨厚的喜感,即使在班上,坐到哪裡都會傳出歡笑,她的喜感是天生的。

  王婉妮表示,對於負擔家計的父母來說,精神上的鼓舞比物質更重要,有些小孩常覺得送錢就是孝順,其實父母需要的是貼心的安慰,丁曉琦的母親性格堅毅,重擔一肩挑,有了這麼一個搞笑、聽話的女兒,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三歲時即喪父,丁曉琦度過一段「姊代母職」的歲月,媽媽早起送報,五歲的她即幫弟弟餵奶、換尿布,成天生活在一起,兩人親密異常,甚至長大後都曾被說是雙胞胎,現在弟弟已經讀國中,丁曉琦逗趣說,總算擺脫糾纏了。

  丁曉琦從小就拿獎學金,避免讓母親負擔額外的學費,目前就讀應用英文學程,在八十人中排名第五,此次獲得孝行獎,高市六名中僅有兩名獲得獎學金,丁曉琦即為其一。

  丁家仍被列為低收入戶,樹德家商訓育組長池華瑾說,母親在外奔波家計,曉琦是聽話、上進的開心果,為家庭帶來金錢無法買到的幸福。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