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拂去華沙起義歷史的塵埃

陳彥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8月9日訊】波蘭首都華沙從七月三十日到八月一日舉行盛大慶典,紀念華沙起義六十周年。從二戰之後波蘭的歷史來看,此次持續三天的華沙起義紀念慶典無論從時間上、規模上還是從其國際影響上都是空前的。然而,歷史上的華沙起義究竟是一件什麽樣的歷史事件?波蘭人爲何直到六十年後的今天才大張旗鼓地紀念這一事件?在波蘭加入歐盟之後的今天重新拂去歷史的塵埃,紀念這一歷史事件又有何種意義呢?

西方對波蘭戰事無知曖昧

作爲一件塵封已久的歷史事件,華沙起義無論是對於今天的波蘭人還是歐洲人,都還有衆多的歷史盲點有待澄清。據報導,美國國務院在宣佈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將出席華沙紀念儀式時,就將發生於1944年的華沙起義與1943年的華沙猶太人暴動混爲一談。美國決定派國務卿出席慶典,顯示了美國對與波蘭關係的重視,但將華沙起義混同於華沙猶太人暴動則說明了美國政府對歷史的疏忽。在法國,費加羅報等傳媒也分不清這兩件完全不同的歷史事件。這正暴露了西方對二戰時期波蘭所發生戰事的無知與曖昧。法國政府在對待華沙起義紀念的問題上,比美國更爲被動。對如此重要的一次慶典,法國除了駐波蘭大使出席之外,居然沒有派出任何官員參加 !是簡單的歷史遺忘?還是對“新歐洲”的忽視?相比之下,還是當年是當事人現在已通過自新而成爲民主典範的德國稱得上直面歷史,總理施羅德專程出席,重申波德已掀開歷史新頁。

波蘭是繼希特勒侵佔捷克之後東歐的又一個納粹的受害國。不同的是,波蘭從二戰一開始,就受到希特勒與史達林的雙重夾擊。1939年八月史達林與希特勒秘密簽定互不侵犯條約,九月希特勒攻陷華沙,蘇聯與納粹德國以布格河爲界瓜分波蘭。直到1941年六月希特勒對蘇聯發動攻擊之前,波蘭實際處於納粹德國與社會主義的蘇聯的共管之下。1944年的華沙起義發生于蘇聯與德國正式開戰三年之後,當時華沙已經處於納粹的鐵蹄之下。不屈的波蘭抵抗分子先在法國而後在倫敦設立流亡政府,指揮波蘭內部的抵抗運動。

20萬華沙人死於納粹彈壓

1944年六月,聯軍在法國諾曼地登陸,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形勢逆轉,希特勒大勢已去。而同時,蘇軍從東線展開反攻,大軍直抵華沙城下。面對如此局勢,波蘭地下國家軍於八月一日發動起義,以不足五萬的兵力向佔領華沙的德軍發起進攻,並迅速控制華沙大部市區。面對波蘭軍隊的突然打擊,德軍動用飛機、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對華沙起義給予了瘋狂鎮壓。按照當時軍事專家的一般估計,這一起義最多能夠持續六天,但華沙起義卻支援了整整六十三天。而且,華沙軍民以其劣勢的人數和簡陋的裝備使德軍受到重創,兩萬多德軍被永遠埋葬于華沙的瓦礫之中。從純軍事意義上看,這無異是一個奇迹 !能夠解釋這一奇迹的理由除了華沙軍民的地利、人和等因素之外,最主要的當然應該是波蘭軍民同仇敵愾、視死如歸的精神力量了。

華沙起義最終因爲孤立無援而被希特勒殘酷鎮壓,20萬華沙人死於非命,華沙也因此幾乎被納粹軍隊夷爲平地。今天的華沙是二戰之後從廢墟上重建的。然而,令人最爲不能索解的是,華沙當時並非孤立無援。史達林此時陳兵華沙城下,面對同希特勒殊死奮鬥的華沙軍民,史達林立馬維斯瓦河東岸,隔岸觀火。蘇軍不僅自己按兵不動,史達林也不允許盟國尤其是英國借用蘇聯境內的空降設施運送援軍。

如果將此次事件同43年的華沙猶太人暴動並最後被納粹鎮壓相比,華沙起義對於波蘭人來講,更具有民族凝聚力。多年以來,波蘭政府大力宣傳1943年華沙猶太人暴動,而對1944年的華沙起義則諱莫如深。直到1956年,波蘭官方對這一歷史事件隻字不提,1984年官方同意以紀念華沙戰士的名義在華沙修建一座紀念碑,但華沙起義仍然沒有得到正式的紀念。

史達林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說鎮壓華沙猶太人暴動的罪責應該由希特勒納粹來承擔的話,對於華沙起義時納粹對波蘭人的屠殺,當時的蘇聯無疑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有歷史學家指出,華沙起義最大的迷是爲什麽史達林當時會按兵不動。有一種解釋是波蘭當時存在三個政府:納粹鐵蹄之下的傀儡政府;戰前波蘭政府的合法繼承者倫敦流亡政府;還有一個在蘇俄扶持下設在盧布林的由共產黨領導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當時領導華沙起義的政府正是倫敦流亡政府。難道史達林目睹二十多萬波蘭人死於希特勒的炮火之下,僅僅是爲了蘇聯今後能夠操縱波蘭共產黨政府嗎?

無論出於什麽理由,史達林隔岸觀火、見死不救都是對波蘭人的犯罪,是對生靈的蔑視,是希特勒的同謀。直到目前,俄國方面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史學界對此事件既沒有表示任何歉意,也無任何解釋。而波蘭共產黨政權,在其登上權力寶座之前,就已經打上了原罪的胎記。從這一角度看,波蘭共產黨當局長期封殺關於華沙起義的歷史記憶也就可以獲得邏輯的解釋。吊詭的是,此次波蘭舉行華沙起義六十周年慶典之際,俄國總統普京專門發去了賀電。電文稱:六十年前的華沙起義對我們反納粹的共同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這真是對歷史的絕妙諷刺 !波蘭最大的日報“自由選舉報”就此作了很好的回答:什麽共同勝利?20萬波蘭人生靈塗炭的勝利?華沙全城毀棄的勝利?半個世紀的由蘇聯強加的共産主義政權的勝利?對幸存的華沙起義的英雄的迫害的勝利?還是長期官方宣傳而對民族記憶抹煞與扭曲的勝利?

僅僅從普京這一電文窺視,今天東歐與俄羅斯的關係遠沒有走出歷史的羈絆,而俄國本身更是需要對自己的歷史進行清理與反省。而此電文也從另一角度彰顯了紀念華沙起義的意義:這既是波蘭民族在加入歐盟之後尋回自己歷史記憶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波蘭社會走出共産主義歷史黑暗的一個重要標誌。

作者陳彥博士任職于法國廣播電臺

--轉載自《觀察》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彥:土耳其能否加入歐盟?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