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庄王之女傳奇 (7)

第七回 鑒精誠老父回心 愿修行女奴宣誓
font print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轉眼之間,她執炊灶下,忽忽已是一年。妙庄王也時常召監察她的宮女永蓮問話。無奈永蓮已經受了公主的同化,兩人已心心相印,自然一味庇護著她,哪里肯說她半句坏話。妙庄王听了,心上雖不以為然,但見她能耐得恁般勞苦,沒有怨忿之心,倒也不免有些佩服她的毅力,惟有付之一嘆。他也明知前次的希望,是又不會成為事實了,但終究還有些看不破,趁著元宵佳節,宮中鬧花燈,長次兩位公主入宮慶賀的時候,叫她們再去善言勸導她一番,看是如何!這也不過是盡人事罷了。

二位公主奉命之下,便到妙善公主的臥室中去。姊妹相見之下,自有一番契闊,然后漸漸地談到正文。妙善公主不等兩個姐姐開言,便先說道:“二位姐姐的好意,小妹一概都知道的。只是小妹立志已決,自不能中途改變。如其兩位姐姐端的見愛,看在同胞份上,只求在父王面前添句好話,求父王如了小妹修行的夙愿,撥個寺觀給小妹做梵修之地,那就感激不盡。這場功德,胜造七級浮屠,還望二位姐姐成全。”

妙音,妙元二人,見她如此說法,明知勸不醒她,多說也是沒用,便略略敷衍了几句,告別出來,見了妙庄王,將前事告訴一番。

臨了妙音公主反勸妙庄王道:“依孩儿看來,三妹妹是不會回心轉意的了。她到底也是父王親生之女,与其使她灶下雜作受苦,倒不如成全了她的志愿,竟讓她去祝發空門。或許她生有夙根,將來竟會得成正果?万一果能得道,与父王也多少有點好處的。”

二公主妙元,也是一般地從旁相勸,不由妙庄王不回心轉意,當下搖了搖頭,發聲長嘆,接著說出一番話來。正是:

精誠能感格,金石亦為開。

話說妙庄王听了妙音、妙元兩位公主一番解勸之后,不覺長嘆一聲說道:“儿啊!你們還只道為父真的忍心叫你三妹妹受苦,卻不知為父的另有一片苦心。原想使她受些磨折,拋棄了修行的心念,好好地招一個駙馬,共享榮華之樂。不料她的意志,卻如此堅決,端的百折不回,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若講到你家三妹妹,看來是注定要修行的。她自小就是茹素,而且言語舉動都帶著几分佛家气息,人家說是夙根,或許有的。最奇怪便是三朝慶賀時的怪老人,几句偈語就止了她的哭,還有那個樓那富律臨逃時留下藏頭偈語,隱嵌著‘妙善觀音’四字:凡是這些,似乎都有關系,如今想來都應在她身上,或者她竟有修成正果的希望,也未可知。

“如今是沒法使她改變意志的了,只索由她。城外耶摩山下,有座金光明寺,在前本有僧侶住持。后來因為山中出了猛虎,常常出來為害,寺中的僧侶,一個不小心便被猛虎攫食,嚇得一班光頭,亡魂喪膽,不敢再在寺內居住,四散逃奔到別處存身,這金光明寺就此荒廢。以后凡是行腳僧人等過此,也都不顧而去,一來因為寺中沒有招待食宿,歇不得腳,二來又怕猛虎傷害,不敢存身。以后便成了習尚,故荒廢到今,已有十來年之久,依然沒有僧徒法侶,可是虎患早就沒有了。如今妙善既要求個舍身之所,這金光明寺正是個絕好的所在。待我命人前往修葺一番,待工竣之后,擇了吉日送她入寺便了。”

妙音、妙元二人,听了這一篇話,才明白了妙庄王向日所以命妙善灌園和發往廚下做工的用心。當下大家慶賀令節,不在話下。

到次日,妙庄王果然下旨在國庫撥了款項,派定大臣監督,招工興修金光明寺。那時,妙善公主執炊灶下,本來不知此事,可是宮女永蓮最先听到消息,不由得喜出望外,一路手舞足蹈地奔到妙善公主的寢室,大呼小叫地闖進去,連稱:“三公主,喜事來了,”這么一嚷,倒把妙善公主嚇得一跳。因為她那時正靜坐在佛前,閉目定心,做她的內觀功行。忽然被永蓮一嚷,亂了心神,又听得喜事二字,怪覺刺耳,亟睜開眼看定永蓮道:“有何喜事?值得如此大惊小怪!要不是我,神魂都被你擾出竅去,畢竟何事?快快從頭講來。”

永蓮也自覺莽撞,便含笑認錯道:“我只因為歡喜過了分,才致如此。不料惊嚇了公主,真是万分的罪過。可是這一件事,卻是出人意外的呀!如今我且不說,三公主,你是聰明絕頂的人,生就的九竅玲瓏心眼儿,這件事我請你猜上一猜,看是中也不中?”

妙善公主聞言也帶笑說道:“你這伶俐鬼儿,怪會弄乖巧,叫我又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如何猜得你心中之事呢?你不說也罷了,好在我也刁;一定要知道這閑事,還可以省卻些精神哩!”

永蓮看她又要合目入定,便道:“我說,我說!原來主上自前次大公主、二公主苦苦相勸之后,他知道你三公主立志堅決,不再阻撓你的意念,听憑三公主舍身空門。又從了二位公主的請求,命將城外耶摩山麓的金光明寺給公主做梵修之地。

三公主呀,你想這不是天大的一樁喜事么?”

妙善公主听了,也兀自歡喜,還恐她的話不盡可靠,便道:“永蓮呀,你休要編造了這一套謊言來哄我,我卻有些不信。”

永蓮發急道:“好公主呀!我奉侍了你這許多時候,何嘗有一次哄騙過你來?今番之事,端的千真万确,現已雇匠興工,修葺金光明寺,還派了大駙馬爺做督造大臣哩!好公主,你如其再不相信時,我肯對天立誓。”

妙善公主一听她如此說法,知道永蓮剛才的話,完全是真,不由她不喜溢眉宇,合十當胸道:“畢竟父王是仁慈之輩,今番竟成全了我的素志,還大興土木,重修金光明寺,這一場功德,委實不小,定然會報于將來哩!”

永蓮又插嘴道:“此事呢,端的可喜:只是三公主日后往金光明寺修行時,須多招些獵戶住在左近才好。”

妙善公主道:“這卻為何?獵戶与修行有什么關系?”

永蓮道:“公主有所不知,那金光明寺以前本有僧徒居住的,后來因為耶摩山中出了猛虎,時常吃食僧人,才將他嚇散伙了,至今成為廢寺。公主如往那里,万一猛虎重又出現,那便如何是好?”

妙善公主聞言,并不惊懼,含笑說道:“那個不打緊,猛虎是山中之王。能夠通靈,故佛祖曾封為巡山夜叉。它所吃的,都是些造孽多端的人物,那些人已失了為人的道理,在猛虎眼光里看來,只當是禽獸,全非人形,故扑來果腹。若是虎眼中看出來是人形的,它決不肯吃,又何況我等是皈依佛祖,一心修行的人呢?”

永蓮听了,不覺拍著手呵呵地笑起來,道:“公主呀,這一來你可說錯了!從前金光明寺中所住的,都是和尚,也是佛門的弟子,一般地吃素持齋,一般地誦經禮佛,結果就有許多被猛虎所食。難道這班和尚就不成人形?或者還是那巡山夜叉,一時沙灰蒙了眼,才致誤食呢?這就是一件不可解的事情。”

妙善公主听了此話,不覺哈哈大笑道:“永蓮呵!你算得聰明伶俐,這一片禪机,你可是卻參不透了?你道只要吃了長齋,每天宣誦宣誦佛號,就可以算得修行,成得正果嗎?我且設一個譬喻你听。現在有一個人,齋是吃的,佛是念的,可是另一方面,卻在做奸淫盜竊,殺人放火的勾當,造成种种惡業,你道這种人能夠算是佛門弟子?能夠修成正果?在巡山夜叉眼光里看,會得是人形嗎?

“再說和尚在表面上雖然同為佛門弟子,雖然真心修行的,自屬不少,但也不是沒有禪混子和心術不洁的人在內。尋常人犯過,罪孽五分,念佛的人犯了,就要加等變成十分,這就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的意思。那一班被猛虎吃食的一班和尚,一定有他們的孽根,再不然就是前生的夙孽,否則決不會遭此魔劫的。況且外魔之來,都系自肇,倘然心志專一,外魔是決不會來侵襲你的。故耶摩山中,雖有猛虎,盡管無妨。猛虎自猛虎,我們修行自修行,兩下絕不相干,你放心好了。”

永蓮听了這一大篇話,似乎心境開朗,點頭稱善道:“如此,婢子愿隨侍三公主一同去出家修行,免除一切塵世的災障和輪回之劫。”

妙善公主又道:“你的志向,端的可嘉,但是修行一事,談何容易?在此時,一鼓作气,自然心無二念。万一到將來畏難思退,見异思遷,徒費了一番苦功,依舊是不得成道,那又何苦呢?凡事須要慎始全終,你要修行,可有始終不變的毅力?”

永蓮道,“有,有,有!婢子隨侍公主有年,難道公主還不知婢子的脾气?若是不信時,待發個誓愿你听。”說著真的朝外跪下,說道:“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一切過往神明,共鑒我心。婢子永蓮,如今發愿修行,如有三心兩意,半途反悔,雷擊火焚,甘心承受。”說罷,磕了三個響頭,方才站將起來。

妙善公主看她如此虔誠,又添了一個清修的伴侶,心中十分喜悅。正是:

清修非异事,端在有心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話說時在周朝的末年,中原列國,互相征伐,刀兵相乘,連結不解,正鬧得人無安枕,野無淨土。那時西方興林國卻正值承平之世,端的風調雨順,國泰安民。
  • 話說妙庄王在先听說又生了一個女儿,心中老大有些不高興。及至听得生時有許多异兆,想起寶德后怀孕時的夢境,暗想這孩子有些來歷,心中才寬慰了不少。就挨著妙字的排行,替她取名叫妙善。朝野的臣民,聞知宮中又新添了一位公主,大家都歡欣鼓舞,鬧起慶祝的大典來。妙庄王就在宮中大宴群臣三日。在這三天里面,興林國端的喜气沖天,好一派升平气象。
  • 話說自從阿那羅丞相几句說話,把那尋覓不著的老者,認為佛祖現化以后,傳說出去,興林國的百姓,沒有一個敢于不信。
  • 北宋初年,在益津關一地(現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將楊延昭成功運用「火牛陣」大敗韓昌的五萬鐵甲騎兵,重現了這場經典戰役。
  • 鐵甲騎兵,是騎士與戰馬都穿著堅固鐵甲的兵種。他們同時具備極高的防禦與攻擊能力,主要用以前線衝鋒擊破步兵之方陣,在東西方戰史上都有過輝煌戰果的紀錄。在北宋時期的遼國也有著這樣一支精銳部隊,一度讓宋軍陷入苦戰,但這支部隊最後是如何被打敗的呢?這便是在河北當地流傳千年的楊門女將大破鐵甲騎兵的傳說......
  • 傳說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縣城的南門外就有一個。「海眼」有龍、各種神獸或神靈鎮守,不能輕易移動、打開,否則海水就會倒灌陸地,形成洪水災害,江陵城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