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營關閉六十週年 記憶依然深刻

人氣 64
標籤:

【大紀元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艾編譯)2005年1月22日,美聯社記者凡妮莎‧基拉(VANESSA GERA)波蘭奧斯威辛(OSWIECIM, Poland)報導﹐紅磚造的軍營肅穆的矗立著,就像是一排排普通的房子。但行刑用的毒氣室卻從寒冬的薄霧中,隱約的透露出它的存在。就在顯示著死亡的牆壁邊,囚犯們被一個個扒光、槍決,踏上了黃泉之路。成堆的碎裂白骨、牙齒時至今日仍埋藏在地底,沉潛於水池之中。

納粹死亡工廠荒廢至1月27日就已屆滿六十週年了,納粹曾在此謀殺了一百五十萬人。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人類野蠻殘暴的見證地,其威力至今仍震攝著所有到此造訪的人們。

「對我來說,這就是墳場,不是個博物館,」57歲的以色列人,沙倫‧葛羅斯(Shalom Gross)這麼說。他在二次大戰時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中,失去了超過八十個的親屬。他抱著三本猶太聖書說「我是到這兒來祈禱的」。

奧斯威辛集中營今日代表了許多的涵義:邪惡的象徵、歷史的紀實、萬人塚。在它和鄰近的伯克瑙營(Birkenau)及奧斯威辛鎮的人們,仍舊過著日常的生活,即使這裡的失業率已近百分之十九,仍試著在日落西沉的煤礦業中找尋著生計。

部份軍營目前被用來作為研究學者及歷史博物館行政人員的辦公室,他們每天上下班都穿梭於帶刺鐵網及毒氣室之間。過去一間曾為納粹黨衛軍(SS)使用過的房間,牆上仍掛著希特勒的相片,這一切都令人生畏的保留了下來。

「在這工作的感覺很奇怪,所有我們接觸的一切,沒有一件是美麗的事物。」博物館的史學研究部主管,法蘭西斯‧派普(Franciszek Piper)這麼說。分配給他的辦公室就在二樓的23區。「如果波蘭的人們都想要遠離這塊充滿殘殺,浸滿納粹受害人鮮血的土地,那這兒就再也沒人住了。」

納粹集中營結束六十週年了,卻仍然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因為不會有太多的幸存者可以看到七十週年的到來。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及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及美國副總統迪克‧切尼在1月27日連袂參加了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紀念儀式,而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在2003年就曾造訪過奧斯威辛集中營。

預估每年都有約六十萬人次到此造訪、悼念、或回憶過往。大多數的人在此都安靜肅穆的參觀,但即使是這樣的地方,也偶有輕浮的遊客,笑著從那個有著嘲諷標語-「工作才能使你自由(ARBEIT MACHT FREI)」的大門下經過,或是一大群的遊客,嘻笑著排隊觀看屠殺紀錄片。

波蘭首席猶太教長老麥可‧史考特雷奇(Michael Schudrich)說,他常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看到這樣的行為。「在那兒嬉笑的人們,事實上就等於是希望身處於那樣的環境之中,」他說,「當兩個月或兩年後,這樣的場景在他們的腦中迴盪時,他們就會感到無地自容了。」

蘇聯軍隊於1940年1月27日解放集中營,時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受害者是猶太人,其餘的是吉普賽人、波蘭政治敵手、蘇聯戰俘、天主教徒及同性戀者。他們都死於毒氣室或飢餓、醫學試驗、疾病或苦役。

奧斯威辛集中營事實上並非單一的集中營,而是兩個集中營的總稱:奧斯威辛Ⅰ,建立於一座廢棄的波蘭軍事基地,而奧斯威辛Ⅱ,或稱為伯克瑙營(Birkenau),比前一個更大更完善,就建在距其3公里之後,用來快速執行納粹的最終滅絕計劃(Nazis’ Final Solution)。

在伯克瑙營,歷史的傷痕尤為深沉,平坦而廣闊的空間,圍繞著整圈的白樺樹,也就是其名稱的由來。火葬場靜靜的躺臥在斷垣殘瓦之中,述說著在戰敗陰影悄悄的靠近時的納粹,仍努力的掩飾著他們的罪惡。至今仍完好無缺的鐵軌上,囚犯在牛車上被拖進軍營,等待著苦役、人體試驗或死亡的命運。

許多以色列裔的學童來此加強決不重蹈覆轍的思想精神,他們有許多來自德國,獨自或由學校、教堂集結而來,藉此面對自己國家的歷史。

這個月,一個德國勞工服務聯盟帶來了他們的青少年造訪軍營,並會見了當年的一個生還者。經過了集中營裡一天的行程,他們看了許多,並認真的思考了相關的問題。

「我真是無法想像這樣的殘酷日子,我們的雙親及祖父母到底是如何熬過來的,」Jochen Schuk說。「甚至是今天,人們為何仍能如此的放不下仇恨的情緒。」

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建立,成了對抗種族歧視與反猶太主義的道德上的教訓,也同時成為那些尋覓其他深遠意義的強大精神象徵。

對波蘭來說,被德國侵佔了五年,又在共產主義的獨裁統治下四十年,奧斯威辛集中營成了這塊土地上永恆的痛。納粹以次等公民對待波蘭人,將死亡集中營遍佈在他們的土地上,殘殺了近三百萬的非猶太裔波蘭人。將罪惡的陰影籠罩在山川河流之中。

去年,一個加拿大的電視台提到了特列布林卡集中營(Treblinka),稱之為「波蘭的集中營」,當下波蘭就正式向加拿大政府提出抗議。

波蘭對反猶太主義的指控是如此的敏感,以致於當遊客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時,是禁止對導覽內容進行影音紀錄的。有些人會將影音做一些剪輯,以此證明“波蘭是反猶太主義的,甚至包括那些在奧斯威辛博物館中工作的人。”

一個接著伴隨而來的問題就是,奧斯威辛的歷史到底是屬於猶太人的,還是所有的人的。

最受爭議的事件牽連了一個就在集中營旁邊的加爾默羅女修道院。猶太團體抗議這對他們的逝者紀念地是一種干擾。在波蘭出生的教皇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於1993年介入協調,並促使修道院遷離。

猶太教徒及基督徒對於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旁的營建案一直爭議不斷,一家小舞廳就設立在靠近軍營旁的皮革廠中,也是過去囚犯們勞役至死的地方,就因為國際反彈聲浪而隨後關閉了。計劃建於離奧斯威辛只有一條街的一個小型購物中心,也於猶太團體抗議後而縮小了規模。

然而奧斯威辛鎮卻有著尷尬的處境,一個總是與恐怖聯想密不可分的小鎮,只能永遠背負著無法承受的歷史包袱。

奧斯威辛鎮的居民堅持他們的生活和其他的地方沒什麼不同,但民選郡長Andrzej Bibrzycki卻說他渴望那些投資者及觀光客,能夠不再避開日落西沉的煤礦工業區,進而替那百分之十九的失業人口創造工作機會。

「在耶路撒冷,回教徒就在基督的墓碑附近做生意,成績還不錯,所以即使宗教信仰不同的其他人,當然也可以在聖地的附近創造很好的商機。」他說。「這樣的期待應該也不為過。」

今年的這個時節,遊客們裹著厚重的外衣穿梭於軍營與沒有暖氣的展示場之間,任何的怨言都只能隨著照片中穿著單薄工作服的囚犯而散。

當夜幕低垂,博物館的職員安靜的鎖上了入口大門,忍住了不用擴音器廣播免得打破了這樣的寧靜。夜深了,遊客各自逐漸散去,直到寒夜降臨。(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聯合國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六十年
惡名昭彰奧許維茲集中營二戰屠殺一百一十萬猶太人
歐洲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
沉默的大多數促成納粹集中營的產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