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五大名窯 河南有三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五大名窯之說,始見於明代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清代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說:「吾華制瓷可分三大時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謂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鈞窯,亦甚可貴。」由於柴窯至今未發現窯址,又無實物,因此通常將鈞窯列入,與汝、官、哥、定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汝官窯位於河南少寶豐縣,北宋時屬汝州管轄。汝窯的燒造時間不長,僅從宋哲宗到宋徽宗時期,只有20餘年。汝窯瓷器傳世極少,全世界僅存70餘件,但由於其彌足珍貴的青色釉瓷,而備受世人讚譽和重視。汝窯有三個顯著特點,其一是釉色極佳,釉質蘊蓄,有「似玉、非玉而勝似玉」的讚譽;其二是它的裝燒工藝極為講究,器物通體施釉,包括圈足底部,俗稱「裹足」;其三汝窯瓷器均較小,器物一般不超過30厘米。
     
官窯是指由官府燒制專供宮廷用瓷器的窯場。但這裡所說的官窯,是指北宋和南宋的三處官窯,即北宋汴京、南宋杭州修內司和郊壇下官窯。郊壇下官窯有早、晚兩期產品,早期為灰黑色胎,釉層不厚,均勻滋潤,呈乳濁狀,有玉質感。晚期的釉層厚達2毫米以上,並多次上釉。在器物的底部落脫處、口沿和稜角釉薄處,胎都會燒成紫褐色,稱為「紫口鐵足」。這是南宋官窯的典型特徵。
     
哥窯作為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至今窯址尚未確定,目前存在三種觀點,即分別認為哥窯在龍泉、杭州或景德鎮。哥窯瓷器以爐、瓶、洗、盤、碗等仿古式樣為主,其最顯著的特徵是大開片中套小裂紋,即所謂「金絲鐵線」。哥窯瓷器的釉屬於無光釉,釉層極厚,有的地方厚到與胎的厚度相等的程度,使器物外觀圓潤飽滿。胎體多為紫黑色、鐵黑色或黃棕色,說明胎料中含有較多的鐵質和其他金屬雜質,因此也有「紫口鐵足」的特徵,與南宋官窯相似。
     
鈞窯位於河南省禹縣,金代屬鈞州。創燒於唐代的鈞窯,以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花釉彩斑瓷器聞名於世,被稱為「唐鈞」。北宋中晚期,鈞窯又創造性地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下燒成了銅紅釉,這種窯內的釉色變化稱為「窯變」。鈞窯瓷器銅紅釉的成功燒制,以及匠心獨具、艷麗多彩的窯變釉的產生,極大地豐富了陶瓷裝飾內容,改變了中國陶瓷生產中只有高溫青釉和黑、白釉的單色釉格調,在中國陶瓷的發展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定窯位於今河北曲陽縣,宋時隸屬定州。定窯被列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是在五大名窯唯一燒造白瓷的窯場。與唐代邢窯白瓷不同,宋代定窯白瓷一變素淨的風格,以刻花、印花的裝飾手法來美化器物,所裝飾的紋樣在暖白色的釉層襯映下相得益彰,風格鮮明,可謂獨步一時,冠絕當世。定窯白瓷的器物,口部不掛釉,露出胎體而成毛邊,俗稱「芒口」,即是採用覆燒工藝,把盤碗反扣的方法燒制,這是定窯的首創。北宋時期,定窯曾一度專門為官府燒制宮廷用瓷,從而促進了定窯的發展。

──轉自《世華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建會主導開發的「台灣當代精緻陶瓷餐具」系列,昨天晚間於亞都飯店舉辦第二次品餐會。由視覺設計師陳俊良設計的「飲食思源」餐組,以「天圓地方」為主題,把精緻的台灣餐飲文化端上桌。
  • 清朝中國瓷器可謂登峰造極。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製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燦爛。
  • 淄博文化是齊文化的發祥地。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證明,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時期,淄博地區就開始了陶瓷生產。西周初,齊國始專設「陶正」官,管理陶器生產,並在齊都城內設立制陶作坊,從事陶器的專業化生產。魏晉南北朝前後,淄博地區的陶瓷生產完成了由陶器向瓷器的過渡。
  • 隋代時間短,瓷器製造業來不及形成自己的顯著成就,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起著承上(南北)啟下(唐代)的過渡階段的作用,孕育著瓷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來。
  • 唐代蓋作六稜七級重沿罐子:塔式罐
      
    這是帶有佛教特徵的一種罐式,多由罐和罐座兩部份組合而成,流行於唐代。出土於陝西銅川黃堡鎮的黑釉塔式罐,罐形作翻沿唇口,短頸,溜肩,圓腹,腹下部漸收,貼有模印葉紋。鏤空多邊形底座飾有佛像、花卉等。罐蓋為七級空塔形,頂端塑有屈腿直身、撫頭按膝、舒目遠眺的小猴。
  • 戰國陶器仍以灰陶為多,使用範圍非常廣泛,種類有日用器具、陶明器、建築用陶及少量陶製生產工具等。
  • 對景德鎮來說,宋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朝代。在宋代之前,景德鎮曾有過好幾個名稱:新平鎮、昌南鎮、陶陽鎮。陶瓷文化
  •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業較宋代為衰落,然而這時期也有新的發展,如青花和釉裡紅的興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 泛青,帶動以後明清兩代的瓷器發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 陶藝發展到了明代又進入一個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為主特別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產品,而景德鎮更成為主要的窯廠,規模最大,一直延續明清兩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寫當時盛況為「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 陶瓷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