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ff 套在手上的時尚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11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郁心╱台北報導、攝影╱記者沈昭良

什麼是Cuff?缺口是最大識別Cuff原意是手銬,延伸其義之後,形容在飾品上,因為需直接卡在手腕上,多半指有開口的寬版手環,在設計上, Cuff也有類似手銬那種寬型厚重的感覺。名稱乍看之下或許聳動!不過銬式手環在秋冬時尚配件中卻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設計上通常比手鍊或手鐲(Bracelet、Bangle)來得更顯眼、更有份量,最容易分辨的方法在於「缺口」,沒有任何扣環或鍊帶,可以直接勾在手腕處,與臂環有異曲同工之妙,通常銬式手環走的幾乎都為華麗路線,呼應今年熱門的古銅金及彩色寶石風。

最經典夢幻Cuff

設計師Elsa Peretti的設計一向柔美細緻、線條簡單,但在設計Cuff時卻大膽用料,以18K金和純銀包覆整個腕部,最讓人目不轉睛的一點是在靠近手腕突起的腕骨處,Elsa也留有空間,以銀或金與肌膚密合,展現人體骨骼之美。共有三種寬度,分別為5公分、4公分及3公分,適合不同size的手腕。以 Tiffany上市年份為設計主力的1837系列,一向為年輕族群彼此示愛的經典道具,簡單的弧度加上重點銘刻,價格帶也十分寬廣,因應不同族群的需求!香奈兒有不少以星星為設計主題的作品,銬式手環是其中代表作,以星與星相對的完美斜對角,加上密鑲鑽石,可隨意緊扣在手臂的適當位置。

今年銬什麼風?

金色真正熱門到骨子裡的流行風格,不僅可以在high fashion中看到,在一般消費者所能接受的價格帶上,也都可見到同調不同款的飾品。以Dior高級珠寶為例,彩色寶石向來都是使用的重點。公關專員饒丹如表示,鮮明的設計、誇張的顏色,是Dior表現質感與品牌特徵的代表。

K金材質更是廣為使用,改變不少消費者認為黃金代表老氣的刻板印象,設計師 Victoire de Castellane就特別愛用金來表現,認為黃金的復古質感更能襯托出寶石珍貴的樣貌。

大水晶今年秋冬的華麗感被再三強調,舉凡項鍊、戒指、胸針等,一切設計皆以「大」為原則,因此造型感十足的銬式手環將以色彩繽紛的大顆水晶表現,包含三角形切割、栗子切割、古典方形切割以及橢圓形切割,讓水晶石在簡潔鮮明的設計中創造華麗的效果,搭配簡單的服飾即能成為整體造型的重點。冷色調的水晶與鍍白金色搭配,在黑色服飾及電影「NANA」的熱門風潮下,創造出相當獨特的冷酷美感。施華洛世奇傳訊經理廖慧如形容,其他熱門材質還包含採用鍍玫瑰金色與多彩水晶珠的微妙組合,搭配幾何形狀設計,具有濃厚復古魅力手環,營造出柔和與尖銳的有趣對比。

自然風寶格麗最經典的Cuff手環首推以蛇為概念的Spiga手環,不過與其他銬式手環較不相同的地方是,它沒有明顯的缺口,卻可順著手腕自然向上盤繞,從外觀上去欣賞Spiga系列中的多數產品,很容易就能憑它的造型加以聯想到一種動物,在古希臘羅馬的皇室,蛇是尊貴、高不可攀的權力地位的象徵,唯有皇室貴族才能配戴以蛇為造型的飾物,象徵永恆、亙古不變的紀念。另一款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的Bvlgari-Bvlgari系列,除了其特色在於BB 經典標誌外,一樣無明顯缺口卻可彈性配戴。

富生命力的大自然主題尤其在寬版手環上特別容易被運用,舉凡花草、昆蟲都可一躍而上,讓手腕在轉動間更靈活,Tiffany的Nature系列,除了18K金及純銀交織運用外,還加入了玫瑰金或黃K金,雖然走的是自然風,但看起來可一點都不「極簡」!

Cuff 套在衣服外更有型

秋冬季節,不論手腕多細,Cuff手環都是加分的配件,最常見的戴法就是將手環卡在衣服的外面,如以深色高領毛衣搭配牛仔褲,將手環套於毛衣袖子上,就很大方有型!一般來說,Cuff都是已經成型的商品,饒丹如建議將Cuff 拉高至手臂一半的位置 或是卡在前手臂上,也屬於造型的一種。

另一個方式是乾脆訂作!ADORES手創飾品設計師洪苑菱表示,店內不少清瘦型的消費者,骨架較小之餘,通常會訂作個人專屬獨一無二的手環,洪苑菱在設計手環時也多以可調式為主,因此手腕纖細的人不需擔心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款式。

擔心手腕過於纖細而無法配戴手銬式手環嗎?DYRBERG/KERN行銷總監王艾平提出2種建議,一為「多層次穿戴法」,將各種材質不同的手環多層次穿戴,手腕較纖細的女性更可先佩戴1~2條手環,再加上SOPHIE手銬式皮革手環,不但不用擔心因不合手而掉落,更可呈現不同質感混搭的有趣對比。除此之外,王艾平也建議女性可將此種手銬式手環穿戴於外衣上面,藉由另一種飾品與服裝的混搭,營造出個人的時尚魅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報導有誤 麥當勞要求壹週刊公開登報道歉
不認錯誤:《壹週刊》左批麥當勞右打SGS!
麥當勞:發出律師函 要求壹週刊公開道歉
澳洲賭聖 抱走750萬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