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運用生態工法 墾丁後灣自然海岸風情再現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三日電)台灣生態工法從河川推向海岸,墾丁後灣率先以生態工法降低海堤,有效地復育海岸自然生態,今年的生態工法博覽會將以後灣做為海岸生態工法首度展示的示範場址。

位於海洋生物博物館後方的後灣,是一個天然的岬灣,原海堤於民國七十三年完成,採用的是傳統的防禦海潮高堤,第七河川局局長王瑞德表示,高堤除了對海岸視覺產生障礙外,也阻斷民眾的戲水空間和海岸生態的繁衍。

另外,高堤通常都用消坡塊來防潮,長時間下來,除了破壞海岸景觀外,也容易造成海岸被掏空。

第七河川局於民國九十二年開始在後灣採用生態工法,將五點五米高的海堤降到低於最低低潮位的四點二米,同時以當地的海沙做緩坡,不再是混凝土海堤。

同時,將消坡塊埋在地下,以防必要時使用,又不會破壞景觀,將整個海灘一改以往的線形保護,做面形的保護。

除此外,配合社區總體營造,結合海生館沿岸,設置涼亭、拱橋,打造另一個民眾休閒的空間。

後灣生態工法在民國九十二年施工,花了新台幣一千五百萬元,九十三年完工,一開始當地漁民擔心這樣低的堤防的安全性,但歷經海棠等兩次颱風的考驗,終於驗證低堤海岸的安全性。

王瑞德表示,這是台灣第一例的低堤海岸,台灣的建設太多,破壞了許多的自然生態,第七河川局希望能以自然生態工法灌輸民眾還原自然的觀念。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每年都會辦理生態工法博覽會,今年首度從河川案例,改為海岸,全台選擇了彰化伸港和屏東後灣二地做為示範場址。

後灣的生態工法博覽會五、六日兩天在海生館和後灣舉辦,第一天有靜態的展示 (海生館)、後灣海岸生態觀摩、射寮海岸牽罟活動、龜山生態文化之旅。第二天一整天是海岸生態工法的研討會。兩天的時間都是上午十時到下午五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