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愛台灣的善 馬拉威各地看得見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里朗威特稿)以台灣的外交處境和國際現實,要讓一個國家能與台灣維持四十年邦交而不墜,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事。台灣駐馬拉威大使莊訓鎧說,「馬拉威人民都知道台灣是最可靠的朋友」。記者赴馬拉威九天採訪過程中,繞了將近一千兩百多公里,才知道原來台灣的愛、台灣的善,在馬拉威各地都看得見。

從首都里朗威國際機場前往北部大城姆祖祖,一路上兩線道的國家高速公路看起來就像是台灣鄉間的柏油產業道路,雖然來往車輛少,但卻得注意散居路旁的村民騎著腳踏車衝上高速公路。而沿途的村莊部落,就像是電腦遊戲軟體「世紀帝國」中的原始石器時代一般,黃土磚覆蓋著蘆葦和樹枝做成的圓形屋,沒水、沒電、沒衛生設備的家居生活,在馬拉威是尋常可見的景象。

窮,是外人對馬拉威的第一印象。年平均國民所得僅有一百七十六點九二美元的馬拉威,比台灣赤貧家庭一個月的收入還低。窮歸窮,馬拉威的「生產」能力卻很驚人,到任何一個村莊部落,嬰兒和幼童總是占多數。台灣派駐姆祖祖醫療團護理師徐慧貞表示,以總人口數十三萬兩千三百多人的姆祖祖為例,生育率高達百分之六點二。在八成以上人口務農的馬拉威,多子多孫多福氣,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觀念。

在北部地區推動傳統接生婆計畫的徐慧貞說,「馬拉威人面對死亡的最好方法,就是多生」。

但問題是,在這個教育和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國家,多數偏遠鄉村居民只能以土法煉鋼、臨陣磨槍的方式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過程中因操作不當、設備器材簡陋或人為造成的疏失經常發生,姆祖祖地區一歲以下新生兒死亡率便占總出生人口的百分之九點四,全國每年也有約三千名婦女因懷孕或生產而死亡。去年五月正式推動傳統接生婆計畫以來,台灣醫療團已在姆祖祖地區成立二十二間社區待產室,產前檢查總人數達六百多人,並且成功接生了四百多名新生兒。

記者跟著徐慧貞和督導員梅姬到一偏遠社區參觀,眼前不到三坪面積的產房,通常就是一個新生命降臨的地點。這裡沒有什麼病床和嬰兒保溫箱,只有簡陋的草蓆,和一些必要的抗生素藥品。萬一孕婦夜晚臨盆,接生所需的水和電也只能靠助產士拿著手電筒、騎著台灣醫療團提供的腳踏車,趕快去提水。

「只要自己認真去做,馬拉威人便會想辦法跟上來。」徐慧貞說。這是她直接深入鄉村協助馬拉威人幫助馬拉威人後的心得。她說,因為醫療團在姆祖祖訓練的五十六名接生婆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只要是對的、是好的,馬拉威人都願意投入心力去做,而在社區中受村民敬仰的接生婆,除了接生之外,還可幫助社區裡需要幫助的村民建立起正確的醫療技術和觀念。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這句話,傳統接生婆計畫為馬拉威做到了。而一手創建南非南華寺的馬拉威「阿彌陀佛關懷中心」慧禮法師,則對眾多失去雙親或遭棄養的孤兒,加以收養、教育,為馬拉威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一道良方。這是他到非洲弘法第二階段「深入非洲,往下扎根」的目標。

座落於南部馬潘加省、占地約三十四公頃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ACC),慧禮法師提到這所孤兒院的目標時表示,「把外界困難和煩惱當成滋材,便能轉化為希望光明」。他說,目前院內收養了六十二名「阿字輩」男童和「萬字輩」女童,希望有朝一日能將他們打造成傳承佛法的菩提種苗。

走入ACC主建物東淨佛堂一旁的孤兒院,容納二十名院童和一名當地保母的寢室內,每間都張貼寫有「切記不准與人伸手拿任何東西或錢」、「不說謊、不偷他人的東西」等生活須知,這些院童已銘記在心的信條看似不起眼,卻是改造新一代當地人的根本基礎。

看著孤兒院一磚一瓦慢慢搭建起來的黃意昇居士說,這裡的孤兒不是只有養育,更重要的是教育,教育他們成為馬拉威社會上有用的人才,只要變成有用的人,ACC都會無條件幫助他們,讓院童繼續就讀ACC將來設立的佛學院或選擇就讀當地的大學。

當記者問院內七歲男童「阿連」,在關懷中心最大的收穫和體會是什麼時,他以生澀的英語說出「自由」和「愛心」。自由和愛心對人數占一百多萬、基本溫飽都成問題的馬拉威孤兒來說,可能只是卑微的希望,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緣。

出生六個月就被家人棄置在河邊的「阿武」,要不是慧禮法師帶回關懷中心收養,現在恐怕連生存的自由都沒有;八歲女童「萬凱」因父母無力撫養,曾經長達一星期沒有吃任何食物,但在關懷中心的愛心呵護下,已能自由自在地奔跑;而父母早逝的四歲院童「阿昇」,被收養之前則是在街上乞食的孤兒,過著有一天、沒一天的日子。

這些「阿」字輩和「萬」字輩院童過去悲慘的經歷,可說是非洲長年窮困的一個小縮影,但秉持著「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的慧禮法師表示,關懷中心只是一個開始,這項想法、心願主要是給孤兒許下一個希望和未來,為孤兒創造更好的成長機會。

生、養、育,只是台灣援助貧困馬拉威的一個點而已,當這些點擴散成面時,無形中便徹底改變了馬拉威鄉村居民的基本生存發展權。世界展望會台灣分會在馬拉威中部恩科塔科塔省的卡廷比若推動的社區發展計畫,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抵達卡廷比若社區之前,社區發展計畫經理塔瓦尼和齊帕蘭吉拉村酋長齊爾瓦等人,擔心記者一行人未看見路牌而迷失方向,特地囑人在社區黃土路入口重新粉刷畫有台灣和馬拉威國旗的看板,鮮明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就算在M5高速公路上快速通過,也很難不看見。

塔瓦尼安排台灣訪客參觀卡廷比若各項發展計畫。他說,世界展望會提供馬拉威幣三十萬夸加 (約兩千三百美元)購買柴油抽水馬達後,農民們不必再挑水或用腳踏抽水方式取水,大幅增加農田灌溉面積達八公頃,即使是乾季、全國已進入緊急糧荒狀態的馬拉威,當地村民也不用坐困愁城,村裡仍有足夠的玉米和甘藷可吃。

塔瓦尼表示,世界展望會台灣分會免費提供社區種子、抽水機和肥料等,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捐助,卻增加了農民的玉米產量,讓村民可以在農地上深耕發展。

齊爾瓦指出,小規模的灌溉系統卻是一項提升當地農作物產量的大型展示,讓村民們知道在收割季節將有足夠的糧食和金錢,向饑荒說再見。

塔瓦尼介紹卡廷比若社區生存和發展現況指出,提升灌溉能力、興建醫療中心、資助小學和接生婆計畫,算是比較大面向的成果,以個案來說,台灣認養人呂美鳳透過世界展望會在當地認養了一名十三歲女童洛甫妮斯,一百美元的捐助便大大改變了洛甫妮斯一家八口人的生計。

洛甫妮斯六十四歲的父親康哥瑪說,如果不是台灣的捐助,謀生已大不易的他,可能無法提供子女接受教育的機會,因為他們實在是太窮了。用這一百美元,讓康哥瑪有錢買了一隻種羊,繁殖到十五頭羊後,他把其中的八隻賣掉,籌措到足夠的錢再去買糧食、衣服和其他耕作材料。

當洛甫妮斯穿著新衣和新布鞋迎接台灣訪客時,她的媽媽正興致高昂的在廚房燒材煎魚和搓揉玉米糰,打算以當地村民眼中最豐盛的食物招待台灣訪客,讓人不禁感受到洛甫妮斯一家人對台灣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

卡廷比若,對台灣來說,可能只是一個極其陌生、也不會有人感興趣的地名,這裡所發生的一切,更不會激起台灣民眾廣大的迴響;但令人感動的是,這裡的一萬四千多名居民卻心繫著一輩子也不可能造訪的台灣。

臨別卡廷比若之際,塔瓦尼等村落酋長動員各地村民,在社區醫療中心外圍廣場以歡度傳統節慶的方式跳著Mganga舞,大部落酋長卡薩庫拉也帶領村民們,禱告祈求台灣和馬拉威平安,並希望下次台灣訪客再到卡廷比若時,看到的是日新又新的發展情況。看著純樸的社區小孩和村民們高喊「台灣、台灣」,誰說援外只是當「凱子」而已!

相關新聞
歷時50年 英藝術家繪製30米長家鄉巨變圖
猶他州高中生課堂學建築 兩年建70萬美元住宅
Gucci中國銷量跌 奢侈品牌在華前景蒙陰影
組圖:廣東暴雨成災 極端天氣仍未結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