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0%供暖部門虧損 業界盼採市場機制

標籤:

【大紀元12月1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八日電)冬天中國北方天寒地凍,供熱取暖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據人民網報導,中國百分之九十的熱電廠都虧損,供暖愈多虧損愈大,業界希望政企分開,讓供暖企業走向市場。

報導說,近年來,中國由於煤炭供應緊缺和原材料、水等價格的大幅度上漲,致使熱電部門供熱發電成本增加,經營面臨嚴峻形勢。

供熱需要的原料是水和煤,水費比五年前上漲百分之三十,而一噸煤在二零零一年是六十九元,現在已漲到一噸兩百零五元。

報導引述北方電力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說,現在成本太高,一個供暖期下來,北方電力公司負擔的虧損多達人民幣兩億多元,而且供熱面積越大虧損就越大,但是為了社會責任,也只能賠本做。

熱費原地不動,供熱企業為了控制成本,只好減少人員、降低服務質量和標準,造成供暖設備老化,年久失修、二次管網無人管理等問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報導說,市場經濟,政府的職責應該在於保障低收入家庭冬季供熱,同時維護供熱市場的公平有序,但是政府採取的手段,大多是強令企業無條件供暖。

業內人士認為,解決供熱矛盾,首先要做的是將「熱」的商品屬性交給企業,將社會公益屬性交給政府,實現政企分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應該放手讓企業走向市場,優勝劣汰,政府則從制度上規範供暖企業收費、計費方式,維護市場秩序,同時由政府提出補貼措施,保障低收入家庭及時供暖,補償企業的公益性付出。

根據中國建設部官方網站消息,建設部等八部委昨天發佈進一步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的意見,要求停止由房屋產權單位或職工所在單位統包的福利用熱制度,改為由居民用戶直接向供熱企業交納採暖費,實行用熱商品化,原則上各地區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供熱商品化。

建設部等八部委要求完善供熱價格形成機制,城鎮供熱實行政府定價,建立熱價與燃料價格的聯動機制。當煤炭等燃料價格在一年內變化達到或超過百分之十後,相應調整熱力生產的出廠和供熱銷售價格;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財政補貼解決。

相關新聞
日豐田窮追猛趕 美通用恐失王座
立會議員擔心港迪士尼虧損
港報:港府辦世貿會議「偷雞不著蝕把米」
十一月二十九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