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難 難於上青天——劍門蜀道

楚筠 整理

人氣 37
標籤: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這首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以恢宏的氣勢,獨特的筆調寫盡蜀中山川的險峻雄奇,為千古絕唱。
  
劍門蜀道位於連綿不斷的秦嶺、巴山、岷山之間。蜀道是從陝西漢中、寧強入川,至廣元、劍閣、梓潼的古棧道,蜿蜒綿亙。沿途地勢險要,山巒疊翠,風光峻麗,關隘眾多,分佈著眾多的名勝古蹟。
  
劍門天下雄
  
劍門關是蜀道上最重要的關隘。這裡的礫岩山體寸草不生,正所謂「劍門無寸土」。山脈東西橫亙,72峰巒綿延起伏,峰峰像劍,直插雲霄,大小劍山兩山對峙,宛若一道門,故稱劍門。劍門蜀道就從門縫中蜿蜒穿過,山路絕險,古為兵家爭奪之地,是蜀北屏障,西川咽喉。
  
這裡曾是一片硝煙瀰漫的戰場。遠在群雄聚起,奇才輩出的三國時代,蜀相諸葛亮北伐中原,經劍門而六出祁山。他見這裡壁高千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故在此依崖壘石砌門,建關設尉,從此有了「劍門關」之稱,並且修築閣道三十里,始稱「劍閣」。
  
當時關樓有三層箭樓,氣勢雄偉,加之劍門陰溪窮谷,萬仞直下,莽崖峭壁,所以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若想進攻蜀地,必先攻下這個天險。當有攻關者進犯,守關者則橫刀立馬,下令滾木擂石,轟隆而下,攻關者無計可施。三國後期,魏國鄧艾十萬大軍攻蜀,蜀大將姜維僅以三萬人馬鎮守劍門關,拒鄧艾於關外,令其鄧艾夢斷於此。
  
斗轉星移,過去早已化為歷史煙塵,但劍門關的草草木木,山山水水仍流傳著令人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
  
「蜀道奇觀」翠雲廊
  
翠雲廊指古蜀道上從劍門關到劍閣縣城一段,兩側是濃蔭蔽日的柏樹,古稱「皇柏」、「張飛柏」,歷史上曾有「三百餘里官道,數千萬株古柏」的景觀,被稱為蜀道奇觀。
  
現存古柏8000餘株,高大參天,繁茂蔥鬱,遠遠望去,蔚然如雲。這些古柏,大可合抱,形如蒼煙,或揹負懸巖,或聳立山頭,或在路旁,形成一條綠蔭覆蓋的「翡翠長廊」。清代詩人、劍州知州喬缽寫道:「劍門路,崎嶇凹凸石頭路。兩行古柏植何人,三百行程十萬樹。翠雲廊,蒼煙護、苔花蔭雨濕衣裳。」 翠雲廊因而得名。
  
翠雲古道上的無數古柏,有的挺直參天,有的魁梧蒼勁,人們根據它們的形狀風姿,取以不同的名字,如「狀元柏」、「阿斗柏」、「元帥柏」、「鴛鴦柏」、「美女柏」等等。這些古柏歷經千餘年的歷史風霜,更顯雄渾蒼涼,在夕陽余暉之中,矗立在古道之上,令人感歎昔人已去,天地悠悠。
  
飛梁架絕嶺 棧道接危巒
  
棧道為古代時,在山間無路可通的地方,人工鑿壁插以木枋,上舖木板,從而形成懸空通道。遠望看似懸空小閣,故稱棧閣。古蜀道中,大約有1/3的地方是棧道。
  
在廣元城北朝天鎮南北的明月峽和清風峽中,瀕嘉陵江東岸峭壁上,有一條古棧道,又叫閣道,是古代四川至陝西之間開鑿的水棧遺蹟。在清風峽和明月峽兩峽的峭壁上有上、中、下三排石洞,在中排孔洞中插以木枋作為梁架,上面舖木板成為路,下排石孔則插以撐木,支撐中層梁架,上排石孔插以木枋,搭遮雨板。
  
據《史記》記載:「棧道千里,通於蜀漢,使天下皆畏秦」,可見古棧道鑿於先秦,以後歷代皆有修葺,《元和郡縣誌》中也有:「諸葛亮相蜀,鑿石架空始為棧道」之記載。這裡山勢險峻,石壁危聳,古棧道就盤桓在這懸崖陡峭的石壁上。據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伯約九伐中原都曾使用過這條棧道。
  
歲月悠悠,劍門蜀道古樸而悲壯,雄險而瑰麗。自三國始,千百年來,劍門蜀道上金戈鐵馬,多少英豪出沒於斯,留下一幕幕生動的歷史文化,飄散在雲霧繚繞的青山之間,流落在險峻的古閣棧道之上,在絲雨飄灑之時,令人神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東方的阿爾卑斯山」——四姑娘山
會五嶽之精粹 納三山之靈氣——中岳嵩山
天開神秀—「東南第一山」九華山
青天七十二芙蓉——南嶽衡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