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征軍緬北征戰紀實(9)

孫克剛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18日訊】

第十節﹕迂迴戰奠定胡康區

胡康河谷既是一個盆地﹐所以他的天險全在河川﹐尤其是大龍﹐大奈兩河﹐中印公路和胡康區僅有的公路﹐都必須通過這兩道大河。于邦﹐太柏家﹐孟關和瓦魯班是胡康河谷公路上的四大村鎮﹐也是整個胡康河谷最重要的四個據點。

大龍河幅有八百多尺寬﹐和于邦隔岸相望的是喬家﹐敵人在河東岸的河防工事﹐便是以喬家為中心﹐構筑得非常堅固﹐憑這這一道天險﹐加上嚴密的火網封鎖﹐假如我軍是硬打從河裡強渡過去﹐那不但是勞而無功﹐而且一定會遭受很大的傷亡﹔因此孫將軍開始決定使用迂迴戰術﹐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一日﹐我軍以一部兵力留在于邦﹐和敵人隔岸對峙﹐以吸引其注意力﹐用左翼的一部兵力從臨濱偷渡過大龍河﹐十四日功佔河東岸的大班卡﹐據守喬家敵人的後路﹐受到側擊威脅﹐東岸敵人的河防陣地﹐也就隨之崩潰了。

大龍河兩岸敵軍被肅清後﹐一部殘敵紛向太柏家潰退﹐和原地守軍會合困守大奈河北岸的陣地。新三十八師重新部署兵力﹐以一一四團為右翼隊﹐一一二團為左翼隊﹐一一二團第二營為左支隊﹐向敵左側背威脅壓迫﹐以一一二團的主力為預備隊﹐擔任大龍河沿岸的警戒。

一月十七日﹐左翼隊向太柏家急進﹐一部進佔寧魯卡﹐在大奈河北岸擊沉敵由南岸連夜向太柏家增援偷渡的大竹筏四只﹐溺斃敵兵一個中隊﹐之後﹐便沿大奈河北岸向東攻擊敵軍的左翼﹔一部從公路右側﹐在森林中開路向南側擊﹐威脅敵軍的右側背﹐太柏家敵陣地便在二月一日被我軍的鉗形攻勢擊破。這時﹐太柏家東南方敵人實力仍雄厚﹐又經過左翼隊和左支隊二十一天的合力攻打﹐才把卡杜渣卡﹐拉安卡﹐拉貌卡﹐陳南卡﹐新郎卡這些據點攻下﹐先後消滅五百多敵人﹐太柏家東側河套遂全歸我有。

在右翼隊正沿大龍河左岸攻擊喬家的時候﹐左翼隊已悄悄的從大奈河下游的康道渡口偷渡過河﹐開始發動胡康河谷第二次迂迴戰﹐這一路迂迴部隊在孟揚河曾遭遇到敵人堅強的抵抗。孟揚河是大奈河南岸一個支流﹐位於太柏家的西南﹐胡康河谷中間東部﹐河流彎曲全長約六十裡﹐沿岸都是起伏地﹐樹林更密﹐地形複雜﹐我軍如果能在這一帶地區得手﹐便可以北附太柏家之背﹐南叩孟關。因此﹐孟揚河附近地區﹐在爭奪太柏家及孟關的形勢上﹐為敵我必爭之地。敵人在孟揚河到太柏家的一線上﹐配備有一個聯隊的兵力﹐沿途步炮陣地林立﹐打算把這一帶作為主要抵抗地帶。戰鬥是一月十二日開始﹐十六日﹐我軍一部越過孟揚河東北的第二小河道﹐佔領敵軍左翼陣地的一部﹐另一部也把孟揚河東岸敵軍陣地攻下﹐其他各據點敵軍憑借着堅固工事﹐和優勢砲火的掩護﹐一再反扑﹐彼此成了絞着的態勢。後來﹐我軍改變戰術﹐採取滲透方法﹐冒險穿隙深入﹐無奈敵軍的陣地是層層密佈﹐攻下了一個﹐後面又是一個﹐包圍了一部分敵人﹐接着又來另一部﹐而且敵人每次後退﹐幾小時之內﹐總來一次猛烈的反攻﹐山炮炮和步兵榴彈炮﹐各式各樣的砲彈﹐整天在陣地上空飛掠﹐指揮所週圍幾千碼以外的樹木﹐都被轟成焦爛。場面最精彩的是夜間攻擊﹐機關槍子彈的火粒成串連珠的奔馳着﹐樹上的﹐地面的﹐一條條交叉成嚴密的火網﹐迫擊砲﹐手榴彈和敵人的擲彈筒﹐槍榴彈﹐爆出一團團的火花。激戰到二月六日﹐左翼和正面的敵軍﹐已被我軍割成幾段﹐一一包圍起來。我們又在一個叫今田寬美的俘虜嘴裡得到一篇坦白的自供﹐他說﹕“我們的陣地裡﹐糧食彈藥﹐還是存着很多﹐就是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十分恐慌﹐恐怕要和于邦第二大隊走到同樣的命運”﹐說到他被俘經過﹐他感動的說﹕“官長對我們講話﹐總是說中國兵兇惡的很﹐捉到日本人就砍頭﹐所以當我被俘的時候﹐心裡很害怕﹐以為一定是死﹐不想反而受到優待。”

他又說﹕“十八師團官兵差不多都知道孫立人將軍在仁安羌的威名﹐又吃過新三十八師這幾次的苦頭﹐所以對孫將軍又恨又怕﹗師團部有命令給部隊﹐要嚴格注意孫將軍的行動﹐並且將孫將軍的年貌身材特點都詳細註明﹐要各部隊利用各種手段﹐多派阻擊射手﹐對孫將軍加以危害。”果然﹐後來有一個日本俘虜問反正過來的台灣藉日語譯員鐘正平說﹕“你看見過孫立人將軍沒有﹐是不是高高的個子﹐白白的皮膚﹐白頭髮﹐穿黃馬靴的﹖”鐘正平回答他說﹕“是的﹐不過他現在樣子有點不同了﹐他說他不打進孟關不剃鬍子。所以他的白白面皮﹐有三分之一被兩寸多長鬍子遮掩着﹐而且他現在只打綁腿不穿黃馬靴了。“ ”你既然見了他﹐為什麼不行刺﹖“﹐俘虜誤認鐘正平是日本人。鐘正平說﹕”人家待我好﹐我為什麼要加害于他呢﹖“ 俘虜默然﹗

我們得到了俘虜的口供之後﹐知道被圍敵軍的戰鬥意志已經動搖﹐便在七日印發大批傳單﹐說明我軍優待俘虜辦法﹐勸告被圍日軍﹐即日投降﹐等到八日黃昏﹐仍無結果。九日晨﹐我軍下令猛攻﹐惡戰了一天﹐重機關槍兵李明友﹐在戰壕裡和敵軍的肉搏隊打起太極拳來﹐用很靈巧的身法﹐護住他那一挺槍﹐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這一段孟陽河戰鬥﹐從一月十二日到二月九日﹐將近一個月的光景﹐與敵發生大小戰鬥五十次﹐打死敵軍大隊長宇生少佐﹐窒隅大尉﹑中隊長山林﹑松尾﹑大森﹑小野等官兵六百余人﹐受傷和因傷致死的﹐還無法估計。孟陽河附近地區敵軍被殲滅了﹐其他殘敵聞風喪膽﹐紛紛向孟關以南潰退﹐右翼隊再以包圍殲滅森邦卡之敵為目的﹐乘勝挺進﹐一路掃蕩殘餘﹐擊破增援﹐與二十一日和左翼隊在打奈河東岸會合。

新三十八師在奪得大奈河以後﹐因一一四團疲勞過甚﹐傷亡很大﹐暫在太柏家以西地區整理﹐把一一二團和一一三團分為左右兩翼及預備隊﹐準備下一攻勢。

孟拱河之役﹐我軍曾奪得了敵軍總退卻的命令﹐敵人在孟陽河的主要抵抗地帶﹐即被我軍所擊破﹐孟關一塊平原﹐已是無險可守﹐所以打算再把主力解集孟關以南﹐重新部署﹐增加預備隊﹐待機反攻﹐我們得到了這個寶貴的參考﹐新三十八師的左翼隊立即被派開路迂迴到孟關以南﹐截斷公路﹐使敵無法增援﹐再和正面我軍夾擊圍殲﹐這是胡康戰役中第三次大迂迴戰。

這時候從列多經新平洋到太柏家的中印公路初段﹐已可與胡康河谷的舊有公路連接通車﹐新二十二師便從列多踏進胡康﹐一路取得大洛﹑腰班卡等據點﹐沿公路南下向孟關前進﹐戰車第一營開始出動﹐協同新二十二師擔任正面的攻擊﹐美軍特由南洋調來參加印緬戰場作戰的步兵一團﹐也在這時候﹐從我軍的左側翼向敵後迂迴行進﹐形成胡康河谷戰役中最熱鬧的場面。

三月初﹐孫立人將軍親自帶領着左翼隊挺向孟關敵後﹐作深遠迂迴﹑連克清南卡﹑恩藏卡﹑康卡﹑陽卡﹑丁宣卡﹑中馬高﹑下馬高﹑瓦卡道﹑沙魯卡﹑山那卡等三十多個據點﹐進展一百八十裡﹐攻到瓦魯班的附近﹔右翼隊也攻下了大林卡﹑拉曼渣卡﹑利杜卡﹑衛樹卡等據點村落十多處﹐和左翼隊取得了聯絡。兩路大軍沿路都碰到敵軍的伏擊及頑強抵抗﹐健兒們不分晝夜﹐不怕雨熱﹐英勇撕殺﹐連看護兵﹐飼養兵﹐炊事兵都有過殺敵的光榮記錄。

孟關地區敵軍﹐原定在孟關以南集結﹐及至聽說新三十八師已經繞到了孟關的背後﹐歸路被截﹐登時慌亂。三月五日﹐正面的新二十二師﹐又集中強大兵力﹐猛扣孟關﹐戰車部隊更是如虎添翼﹐縱橫掃蕩﹐敵軍敗績﹐四處潰逃﹐孟關便在當日下午被我軍攻下。

新三十八師左翼隊﹐在正面我軍攻下孟關後的第二天﹐即從拉千卡分兵兩路﹐一路從密林中開路進擊瓦魯班背後的秦諾﹐一路從東南兩面向西北圍攻瓦魯班﹐斷絕由孟 關南竄敵軍的歸路。這時美軍麥支隊﹐正在瓦魯班河東岸地區﹐被敵猛烈攻擊﹐向衛樹卡方面後撤﹐損失了許多槍械砲彈無線電話和裝備﹐新三十八師便單獨負起了攻擊瓦魯班的任務。七日攻擊秦諾的一路﹐在公路左側構筑秘密陣地﹐截斷瓦魯班至秦諾聯絡﹐打死敵軍一個大尉和一個中尉﹐擊毀大卡車一輛﹐瓦魯班和秦諾的敵軍﹐便再也不敢通過這一段公路﹐相互來往。田中新一為着急于要打通孟關殘敵的歸路﹐不顧一切的調增兵力﹐向截斷公路的我軍瘋狂反扑﹐這次我們的山炮和重迫擊砲﹐大顯威風﹐把敵軍打的橫尸遍野﹐血流成河﹐田中見大勢已去﹐匆匆的下了一道撤退的命令﹐先自溜之大吉。八日晚間﹐敵軍乘着黑夜從北向南放出信號彈﹐通知各路敵軍﹐往西南山林中逃命﹐路上又遇到我軍早已埋伏好的輕重機關槍﹐處處都成了華容道。新三十八師在九日一早進佔瓦魯班和秦諾兩地﹐當天下午與又孟關南下的新二十二師及戰車第一營會師﹐消滅殘敵。

敵十八師團自從于邦﹐孟陽河兩次慘敗﹐失去大龍﹑大奈兩河天險之後﹐孟關不足憑籍﹐瓦魯班便是胡康河谷最後一個大據點﹐田中以為無論如何﹐總可以在這抵抗一陣﹐不想新三十八師左翼迂迴過來得太快﹐簡直使得敵軍沒有喘息的機會﹐而整個的崩潰了﹐至於我軍殺傷之大﹐擄獲之多﹐筆者不想把數字都說出來﹐免得枯燥﹐只拿瓦魯班一役來講﹐敵軍遺屍在公路兩側的就有七百五十七人﹐遺棄的砲彈有四五個大倉庫﹐這算是十八師團作孽太多﹐自食其果的報應。

縱觀胡康河谷的戰鬥﹐我軍可以說是全用迂迴戰術來取勝﹐大的迂迴戰一共有三次﹐第一次迂迴﹐使敵人放棄大龍河東岸全部堅強的河防陣地﹔第二次迂迴﹐輕取太柏家﹐奪得大奈河的天險﹕孟關左側背大迂迴攻取瓦魯班﹐這是第三次﹐也是成功最大的一次。瓦魯班大捷之後﹐筆者曾隨一群記者訪問孫立人將軍﹐孫將軍大談迂迴戰在森林中的妙用﹐現在把當時記錄下來的筆記﹐抄錄在下面﹐一方面可以解釋在緬北森林戰中我軍制勝因素的一部分﹐一方面也可供軍事家們參考。

根據孫將軍在緬北森林中作戰的經驗﹐認為森林戰攻擊最有效的辦法﹐即用適當兵力從正面攻擊﹐吸引敵人﹐而以主力從森林中開闢新路迂迴到敵人的背後﹐先截斷敵後方聯絡補給線﹐阻止敵後方部隊增援﹐然後對正面之敵﹐施行包圍夾擊﹐便很容易收殲滅戰 的效果﹐即孫子所說的“以正合﹐以奇勝”﹐開路迂迴便是以奇兵制勝。但迂迴部隊必須開闢新路﹐因為原來所有的道路﹐敵人一定都設有埋伏﹐不但容易受襲擊﹐也容易暴露我軍的實力和企圖﹐這種開路的迂迴戰法有下列幾點好處﹕ 一﹑截斷敵後方道路﹐使敵軍的糧彈補給斷絕﹐失去持續作戰的能力﹔二﹑阻止敵後部隊增援﹐使其陷入孤立﹐感受精神威脅﹐消失戰鬥意志﹔三﹑除敵特別構筑的獨立四面作戰的據點外﹐一般陣地﹐通常後方工事薄弱﹐易于攻擊突破﹔四﹑我軍主力迂迴到敵軍後方﹐迫使敵軍砲兵後撤﹐不能直接支援其正面部隊的戰鬥﹔五﹑截斷敵軍後路﹐使傷兵敵兵﹐無法救護後運﹐增加敵陣地內的慘象﹐動搖其戰鬥情緒﹐這就是垓下楚歌的辦法﹔六﹑正面逐點攻略﹐曠日持久﹐消耗兵力﹐而迂迴戰卻可以減少傷亡﹐爭取時間﹐又是孫子所說的“以迂為直”和“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功而不取者﹐攻其所不守也。”的戰法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趙紫陽在中共黨內擔任過很多各級職務,是經歷和經驗都很豐富的中共領導人。 *早年加入中共* 趙紫陽1919年生於河南滑縣一個地主家庭,受過初中教育。他在1938年加入中共,抗日戰爭期間在冀魯豫邊區擔任縣委書記和地委書記。

  • 大紀元1月19日訊】(法新社華盛頓十八日電)美國新任國務卿提名人萊斯女士今天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任命聽證會上,承認要訓練伊拉克當地的安全部隊還有更多工作必須完成,同時她拒絕針對美軍何時撤出伊拉克提出時間表。針對外界批評華府部署在伊拉克的軍隊人數過少,不足以抵抗日漸增加的游擊隊攻擊,對此萊斯在聽證會上進行陳述時發言為政府政策辯護。
  • 凡經過抗日戰爭那段歷史的人﹐誰也不會忘記那烽火硝煙的日子﹐不會忘記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與痛苦﹐不會忘記當亡國奴的恥辱﹐流亡者的艱辛。當然﹐更不會忘記舉國上下﹑同仇敵愾﹐前方的將士浴血奮戰﹐後方的人們奮力支持。也不會忘記﹐當日本宣告投降的那一刻﹐舉國歡騰﹐沉浸在一派歡樂和喜悅之中。
  • 隨著大紀元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推出以來,各方迴響蜂湧而至。今天,將為您報導一位歷經中日戰爭,現年76歲的台灣老兵--郭老先生,由他現身說法,來談談抗日時期的共產黨。他說:
  • 我是王若松,今年82歲,1937年參加革命,我愛人詹以貴是1930年參加革命的老紅軍。我們夫妻2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紅軍時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為中國的民族解放和革命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1949年4月1日我愛人率領49軍440團解放信陽,對信陽人民有著深厚的眷戀之情,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我們夫妻2人從廣州軍區離職休養,在我愛人的要求下,攜安家費在河南省信陽市成功路39號修建了我現在所居住的房屋。我們一直生活的很幸福。我愛人詹以貴已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病故。

  •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舉行不同的紀念和慶祝活動。在中國有一條具有二戰紀念意義的公路,那就是在二戰期間,美國為了援助中國抗日而與中國聯合建造的史迪威公路,到現在這條公路正好通車60周年。 在1942年4月底,日本軍隊佔領緬甸,並且切斷了盟軍向中國運送物資的滇緬公路,所有運送到中國的物資都要從印度北部空運,越過喜馬拉雅山再進入中國內陸,這就是當時稱做的“駝峰空運”。1942年12月16日,美國和中國的國民黨政府開始聯合修建一條戰略公路,公路以印度東北部利多為起點,通過緬甸再進入雲南,最後接到昆明的一條公路。 *修路非常艱苦*
  • 讀罷“九評”,知國民党有兩百個將軍陣亡,便知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主體表現是由國
    民党軍隊表現的,其中中國軍隊在緬甸的戰鬥﹐是中國近代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事﹐
    緬甸第一階段戰鬥中的“仁安羌大捷”﹐更是一個聞名于世的戰役﹐是近代史上中
    國軍隊第一次和盟軍並肩作戰所得的榮譽﹐是盟軍在第一次緬戰中唯一的大勝仗﹐
    同時更是一個奇跡。因為孫立人將軍的新三十八師在劣勢情況下﹐竟以不滿一千的
    兵力﹐擊敗十倍于我的敵人﹐救出十倍于我的英軍﹐這十足表現出中國軍人作戰精
    神的英勇 與頑強。另外中華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的優越性在中國軍隊
    的對日作戰中﹐以緬甸之戰體現的相當淋漓盡致。

  • 讀罷“九評”,知國民党有兩百個將軍陣亡,便知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主體表現是由國
    民党軍隊表現的,其中中國軍隊在緬甸的戰鬥﹐是中國近代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事﹐
    緬甸第一階段戰鬥中的“仁安羌大捷”﹐更是一個聞名于世的戰役﹐是近代史上中
    國軍隊第一次和盟軍並肩作戰所得的榮譽﹐是盟軍在第一次緬戰中唯一的大勝仗﹐
    同時更是一個奇跡。因為孫立人將軍的新三十八師在劣勢情況下﹐竟以不滿一千的
    兵力﹐擊敗十倍于我的敵人﹐救出十倍于我的英軍﹐這十足表現出中國軍人作戰精
    神的英勇 與頑強。另外中華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的優越性在中國軍隊
    的對日作戰中﹐以緬甸之戰體現的相當淋漓盡致。
  • 讀罷“九評”,知國民党有兩百個將軍陣亡,便知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主體表現是由國
    民党軍隊表現的,其中中國軍隊在緬甸的戰鬥﹐是中國近代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事﹐
    緬甸第一階段戰鬥中的“仁安羌大捷”﹐更是一個聞名于世的戰役﹐是近代史上中
    國軍隊第一次和盟軍並肩作戰所得的榮譽﹐是盟軍在第一次緬戰中唯一的大勝仗﹐
    同時更是一個奇跡。因為孫立人將軍的新三十八師在劣勢情況下﹐竟以不滿一千的
    兵力﹐擊敗十倍于我的敵人﹐救出十倍于我的英軍﹐這十足表現出中國軍人作戰精
    神的英勇 與頑強。另外中華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的優越性在中國軍隊
    的對日作戰中﹐以緬甸之戰體現的相當淋漓盡致。
  • 讀罷“九評”,知國民党有兩百個將軍陣亡,便知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主體表現是由國民党軍隊表現的,其中中國軍隊在緬甸的戰鬥﹐是中國近代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事﹐緬甸第一階段戰鬥中的“仁安羌大捷”﹐更是一個聞名于世的戰役﹐是近代史上中國軍隊第一次和盟軍並肩作戰所得的榮譽﹐是盟軍在第一次緬戰中唯一的大勝仗﹐同時更是一個奇跡。因為孫立人將軍的新三十八師在劣勢情況下﹐竟以不滿一千的兵力﹐擊敗十倍于我的敵人﹐救出十倍于我的英軍﹐這十足表現出中國軍人作戰精神的英勇 與頑強。另外中華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的優越性在中國軍隊的對日作戰中﹐以緬甸之戰體現的相當淋漓盡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