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智與真理之路】笛卡兒的懷疑──我思故我在

石朝穎
font print 人氣: 325
【字號】    
   標籤: tags:

笛卡兒(西元一五九六──一六五O年)是法國的哲學家,人們稱他為西洋哲學的「近代哲學之父」。他的「哲學方法」就是所謂「懷疑的方法」。他認為雖然我們「懷疑」,但又必須有所行動的時候,我們所能做的,最好就是堅持以當初開始的態度,一直持續到底。

例如:一個人到野外去旅行,迷失在一個大森林中,而不知如何走出去的時候,他所能做的,就是堅持一開始就選擇的固定方向,然後一直往前走,直到森林的邊際。因為,沒有一個森林是大到沒有邊緣的。

笛卡兒的哲學,採用所謂「懷疑的方法」,是在求證「知識」的來源是否可靠。換句話說,就是要:「大膽的懷疑,小心的求證!」因此,他對於三種知識做過小心的求證:
(一):以「權威」為基礎的知識:這種「知識」是笛卡兒所不能接受的。因為,張三有「張三的權威」,李四有「李四的權威」。如果這兩位權威互相衝突時,那麼到底是要相信哪一位權威呢?
(二):從「感官」而來的知識:笛卡兒認為,在感官的領域裡,所得到的知識不可靠。因為我們的「感官」時常會欺騙我們。例如:我們插一支竹子到水中,看見水中的竹子好像彎曲變形了,其實這是因為光線折射所造成現象。
(三):以「科學」為主的理性知識:笛卡兒認為,這種以「科學」為主的知識,看起來似乎確定,但也是可以被「懷疑」的。例如:科學就無法證明,是先有公雞,還是先有母雞?因為,如果先有公雞,那麼母雞怎麼來的呢?總之,笛卡兒認為,所有的「知識」似乎都是可以被「懷疑」的。那麼,我們在何處可以找到一個堅定的立足點呢?

於是,笛卡兒說,只有一件事是我們無法懷疑的,那就是:我們正在「懷疑」這件事的「懷疑本身」。換句話說,我們不能懷疑「我們的懷疑」,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肯定我們的「懷疑」。由此,笛卡兒找到了一個立足點,使他可以說出那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我思故我在」,那麼同樣的說法「我看故我在」或「我聽故我在」不行嗎?笛卡兒會說:「不行!」因為我們仍舊可以懷疑我們的「看」或我們的「聽」。因此,我們又回到懷疑上了,而「懷悔」是一種「思想」程序。換句話說,「懷疑」是一種「思考的方式」,所以我們思考「懷疑」時,一定有一個「思考懷疑的我」,所以「我存在」!

笛卡兒也就是從他的「我思故我在」來證明「上帝的存在」。為什麼能證明「上帝的存在」呢?因為,如果「我」這個思想的主體不能被「懷疑」,那麼就有一個使「我」存在的更高「存在體」。換句話說,因為我存在,所以必須有一個使我存在的「存在者」,而那個使我存在的「存在者」,也必定是使萬物存在的「存在者」。因此,能夠使萬物存在的「存在者」,就必然只有上帝才有可能了!

總之,笛卡兒的哲學是以「理性」為基礎,以「懷疑」為出發點,目的就是要找尋絕對的「存在者」(上帝)。換句話說:先用「懷疑」的方法,對那些自己還未明白的知識加以懷疑,由「懷疑」而求證,由求證而進入「真理」的領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哲學能做什麼呢?這是一般人常問的問題。或許有些人會認為讀「哲學」沒有多大的實際用處,例如:「讀哲學又不能當飯吃!」
  • 柏拉圖大概是兩千四百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他的老師就是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在「西方哲學史」的地位,就像孔子在「中國哲學史」的地位一樣。柏拉圖這位哲學家,自從受教於蘇格拉底之後,就對「天空」產生神奇的看法。為什麼呢?
  • 從內心湧出的真誠的禮貌、對人的尊重和感恩,打通人與人之間的心徑,也打通了通往機會和成功的路徑。
  • 絨毛玩具
    當我們不再受困於私念的執著和佔有的束縛時,我們會感到更自由,我們更能游刃有餘地去「愛」,去給予,從而容易發現原來快樂和幸福常在我們左右,處處蓮花開。
  • 良好的行為示範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它能夠觸動他人的心靈,激勵他們也走上正確的道路。
  • 快樂植物
    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這不僅是一種謙遜的品質,也是促使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改進的重要動力。
  • 雜物, 椅子, 臥房, 盆栽, 鞋盒, 信件, 花瓶, 文具, 玻璃罐, 存錢, 肥皂盒, 客廳, 起居室
    「斷捨離」的目標不僅僅是整理出一個乾淨的空間,更是透過選擇和整理物品的過程,同時解脫對這些物品的執著,對自己生命價值觀的審視,進一步釋放自己,減少自己對物品的依賴和幻想,重新找回簡單清爽的生活和人生。
  • 幾分鐘以前還是陰沉沉的天氣,幾分鐘後居然是金碧輝煌的世界,前後這麽巨大的變化,那一瞬間讓我感覺,好像不是待在人間一樣,特別振奮。
  • 每當發起火兒來,自身原有的福氣也被那把火給逐漸燒掉了。所以要想留住福氣,要學著控制自己的脾氣,才能進入福德之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