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征軍緬北征戰紀實(23)

孫克剛
font print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7日訊】

第二十五節﹕ 從鐵路走廊南下的五十師

臘戍佔領之後﹐新三十師和新三十八師的戰鬥任務都已終止﹐現在要掉轉筆頭來回寫五十師沿鐵路走廊作戰的 經過。

發動緬北第二期攻勢﹐盟軍攻擊計劃﹐原是兩路南下﹐左路便是新三十師和新三十八師攻擊的路線﹔右路從孟拱南出﹐取道和平﹐攻略瑞姑﹐向中緬甸推進。自從新六軍回國之後﹐五十師便單獨負起了這 一路的任務。

于新三十八師從密支那出發進攻八莫同時﹐五十師也從孟拱出發開赴沿鐵路線上的和平﹐夢英﹐毛廬一帶擔任警戒。起初是奉命掩護英軍三十六師南下。民國三十三年底﹐英軍順利的進入卡薩﹐五十師便解除了警戒的任務﹐轉向東南渡過伊洛瓦底江﹐在南坎西北的西宇附近集結﹐進行掃蕩伊洛瓦底江和瑞麗江所夾成的中間地區。萬好一役﹐是這一掃蕩戰中最激烈的一仗。這一帶的山勢和南坎是一脈相連﹐高而且峻﹐萬好便是在一個大山的頂上﹐據守這裡的敵軍是十八師團的一一四聯隊﹐和五六聯隊的一部。一定有人很奇怪﹕“日本究竟有幾個十八師團﹖”所以這裡必須說明一下﹕敵人對於一個有歷史有光榮戰勣的部隊﹐一定是儘量去補充﹐甚至肯把一個建制的師團﹐整個用來補充一個傷亡殆盡的師團﹐十八兵團便是這樣的被補充過十五次﹐表面上看﹐它似乎是個不倒翁﹐實際上這個舊瓶裡完全裝得是新酒。攻擊萬好﹐是採用兩翼包抄的戰法﹐為的是避免正面仰攻﹐減少犧牲。一五○團健兒﹐在九次衝鋒肉搏之後﹐奪下了這個據點﹐班長黃樹慶組織的敢死隊﹐立下極大的功勞。

瑞麗江北岸敵軍肅清以後﹐部隊便渡江南下﹐一五○團繼續攻佔茂羅﹐潘定﹐一四九團攻佔市支﹐班馬山﹐南泡﹐曼東﹐一四八團攻佔和興﹐羅叫道﹐曼沙勒﹐各部隊都曾寫下了一筆血汗的記錄。

民國三十四年二月初﹐史迪威公路﹐已經正式通車﹐新三十八師正由南坎進攻新維。潘裕昆將軍為着新的任務﹐重新把兵力分配調整﹐一面確保佔領地區﹐一面積極準備南下攻擊南杜。

南杜在南杜河的南岸﹐和南面的西保﹐東南的臘戍﹐互為崎角﹐都有公路暢通﹐戰前人口約十萬﹐為世界著名銀礦區之一﹐故成為緬北的繁榮都市。華僑在這裡居住的有八千人﹐據說他們的祖先是在明成祖的時候搬來﹐著名的波特文礦山﹐便是他們的的祖先在那時候開發的。

二月十八日﹐進攻南杜的部隊﹐運用五十師全師的力量﹐另加上一個獨立步兵第一團作為師的預備隊。潘師長根據各方所得的情報﹐ 知道當面的敵軍﹐除了從茂羅和市支撤退的第五六聯隊一千人外﹐又有新近調來的五六師團的一一三聯隊和山崎砲兵聯隊的第二大隊﹐分據南杜和南杜以西德波特文礦山及以北的九沙關﹐鼎足呼應﹐力量相當雄厚﹐所以他做了一番詳細而周密的部署。他以一四八團和一五○團圍攻打正面和左右兩翼﹐以一四九團擔任敵後迂迴﹐預料着從正面被擊潰的敵軍﹐一定鑽進到迂迴部隊的口袋裡﹐好做一網打盡之計。

十九日﹐左翼一四八團突破在南杜北面十八裡的地一道防線﹐佔領芒因﹐二十一日晚﹐又把和南杜隔河嚮望的重要據點—般海攻下。右翼的一五○團也同時攻下波特文礦山﹐佔領了南圖火車站。二十二日﹐左右兩翼都在猛烈砲火和優勢空軍掩護之下﹐強渡瑞麗江。二十三日﹐我軍三路猛扑市區﹐殘敵人慌馬亂﹐紛紛向南杜以南的山林逃竄﹐爭奪南杜的任務就告達成。

從右方向敵迂迴的一四九團﹐當晚得到正面佔領南杜的消息。本來南杜河這一段的流向﹐是自東而西﹐但流過南杜後﹐河道便折而向南﹐迂迴部隊必須渡河到河的東岸﹐才能將南杜通西保和臘戍的公路截斷。首先渡河的﹐是張永齡英﹐他們趁着黑夜摸索過去﹐佔領兩個山頭﹐其餘的兩營﹐在第二天的黃昏十分﹐用聲東擊西的戰法﹐也渡了過去。

迂迴部隊在南大港截斷了敵人的後路﹐從南杜垮下來的五百多個敵軍便在南大港背後一座四千公尺的山上被堵住﹐正面一五○團的部隊﹐也適時追到那一邊的山腳下面﹐兩下夾攻了一天一夜﹐砲兵把砲彈一個接一個爆裂在山頭上敵人陣地裡。二十七日﹐迂迴部隊和正面的追擊部隊在山頭上會師﹐從死屍堆中看不出敵人有漏網的痕跡﹐於是﹐從南杜到西保的公路上十五英里內﹐便沒有敵軍的蹤影了。

南杜市區的建築物 ﹐很多還沒有破壞﹐在受過砲火洗禮的緬北幾個較大的都市中﹐南杜比較要算是最完整的一個。倒是對岸的般海和依漢破壞的程度要大的多﹐尤其是依漢﹐火車站附近的房屋﹐無不東倒西歪﹐散亂的鐵皮堆滿一地﹐路旁丟着一些生鏽的機器﹐這是因為我軍動作神速的緣故﹐使敵人來不及在南杜從容佈置一場毀滅性的決戰﹐便垮了下去。南杜也是一座山城﹐依山帶水﹐上下坡路很多﹐有些象重慶﹐山旁也鑲有很深的防空洞。

從南杜沿公路南下西保﹐西去臘戍﹐都是四十多英里的路程﹐曼三便是公路的中心點﹐去臘戍或西保都在曼三分路。南杜到西保路上﹐除了曼三﹐大德也是一個重要的地方﹐南杜河和南西公路在這裡會合。曼三以南﹐大德以北﹐這一段南西公路的中腰﹐是四千公尺左右的巒崗旋洄起伏地帶﹐沿途有幾個山隘﹐有一夫當關萬人莫敵的險要。南杜和雖是順着公路平行南流﹐但兩岸懸崖峭壁﹐根本不能利用﹐所以在這一帶用兵非常吃力。大德以南的地勢便漸漸往下低﹐一直到西保盆地﹐都是一路斜坡﹐部隊到達這裡﹐再去攻西保﹐那可以說是勝利在望了。

三月八日﹐新三十八師攻佔了臘戍。五十師同時從南杜河南下進攻西保﹐這回攻擊的部署﹐以一四八團為中央隊﹐以一四九團為左翼隊﹐以獨立步兵一團為右翼隊﹐以一五○團為預備隊。

中央隊和右翼隊都受到了地勢的限制和敵人的頑強抵抗﹐因而進展遲緩﹐左翼隊卻從空隙中開路迂迴﹐在大德東面偷渡過南杜河﹐只花費六天的時光﹐便到了西保的外圍。

三月十六日一早﹐一四九團沖進了西保市區﹐敵軍利用戰車衝突一陣﹐卻都被我們的火箭炮一一的擊毀。這時候﹐中央隊正在大德和敵軍爭奪渡河﹐等到西保被佔的消息傳出之後﹐正面敵軍陣地整個動搖﹐一四八團便順利的渡過了河﹐直取西保西北高地。獨立步兵第一團也迅速南下攻擊西保西南的包腳。十八日﹐我軍分別掃蕩西保四郊的殘敵﹐把大德到西保的敵軍完全肅清﹐在郊外的林草中﹐搜出敵軍戰車七輛﹐還有兩輛完好無恙﹗

二十三日﹐一四九團繼續攻佔南巴公路交叉點﹐和新三十八師的一一三團會合﹐從此我軍完全控制了西保到臘戍間的公路交通。

五六師團經過南杜西保兩戰役後﹐支離體解﹐退到西保南面的南燕附近地區集結收容﹐以一四六聯隊的殘餘四百多人為主力佔領陣地﹐擔任收容的掩護師團主力的集結。一四八團乘着敵軍立足未穩﹐疾力南馳﹐殘敵聞風逃遁﹐我軍又在二十九日順利進佔南燕。

西保以西地區﹐原為英軍第三十六師作戰範圍﹐因為五十師進展迅速﹐英軍便脫離緬北戰場﹐獨立步兵第一團奉命繼續向西擴張戰果﹐于三十日攻佔喬美。

五十師于民國三十三年十二月下旬﹐開到緬北鐵路走廊擔任警戒﹐年底便渡過伊洛瓦底江﹐和新三十八新三十兩師健兒平行作戰。一月十四日﹐攻佔萬好﹐二月初渡過瑞麗江﹐進佔茂羅﹐市支﹐接着翻越大山﹐攻取南杜﹐三月一日連下南山﹐西保﹐南巴﹐南燕各重要據點。三十日喬美一役﹐結束了緬北最後一場戰鬥。僅半年光景﹐進展三百五十多英里﹐斃傷敵軍三千五百余人。

結尾﹕

緬甸之戰,從新38師于一九四二年四月人緬起,至新一軍成立,到一九四五年四月三日止,整整三年,前后兩期攻勢作戰,和中國軍隊對壘的日軍有第二、十八、四十九、五十三和五十六五個師團,及第34獨立旅和其它特种兵部隊,中國軍隊擊斃日軍3万3千零82人,其中包括3個聯隊長和其他高級軍官,擊傷日軍7万 5千4百99人,共計殲滅日軍甲級作戰師團十萬八千五百八十一人 。俘虜田代一大尉以下官兵3百23人,日軍几乎全軍覆沒,新一軍傷亡1万7千人,新一軍和日軍傷亡的比例是一比六。虜獲的戰利品有﹕步槍七千九百三十八枝﹐輕重機關槍六百四十三挺﹐大砲一百八十六門﹐汽車五百五十二輛火車機車及車箱四百五十三節﹐坦克車六十七輛﹐飛機五架﹐倉庫一百○八所﹐金屬器材兩萬余噸。佔領公路六百四十六英里﹐超過由重慶經貴陽到金城江的西南公路﹐佔領鐵路一百六十一英里﹐約等於京(南京)滬鐵路。解放敵佔領區在五萬平方英里以上﹐比日本各島面積的總和略小﹐意大利全國的面積略大。确實沒有任何其它一個中國軍的戰績能和新一軍相比。在一九四二年四月到一九四五年四月三日的三年對日作戰中,新一軍獲得全胜。軍長孫立人因此贏得”東方野戰之狐“美譽,被盟軍公認為中國最优秀的前線指揮官。

緬甸勝利結束後﹐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元帥﹐曾電邀孫立人軍長參觀歐洲戰場。得最高當局之准可﹐孫將軍遂與班師回國之時﹐啟程赴歐。于歐三星期﹐旅行五萬英里﹐成為艾森豪威爾元帥,巴頓將軍及戴高樂主席之上賓﹐獲得寶貴之軍事參考資料甚多。

後註﹕孫立人將軍當屬中國二十世紀中最優秀的將領﹐如讓孫立人將軍掌握東北國軍﹐在一九四六年年底之前﹐林彪部當被送入松花江喂魚去了﹐共產邪靈絕無禍亂中國大陸之可能﹐中國二十世紀之歷史當是極為輝煌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讀罷“九評”,知國民党有兩百個將軍陣亡,便知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主體表現是由國民党軍隊表現的,其中中國軍隊在緬甸的戰鬥﹐是中國近代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事﹐緬甸第一階段戰鬥中的“仁安羌大捷”﹐更是一個聞名于世的戰役﹐是近代史上中國軍隊第一次和盟軍並肩作戰所得的榮譽﹐是盟軍在第一次緬戰中唯一的大勝仗﹐同時更是一個奇跡。因為孫立人將軍的新三十八師在劣勢情況下﹐竟以不滿一千的兵力﹐擊敗十倍于我的敵人﹐救出十倍于我的英軍﹐這十足表現出中國軍人作戰精神的英勇 與頑強。另外中華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的優越性在中國軍隊的對日作戰中﹐以緬甸之戰體現的相當淋漓盡致。

  • 新三十八師到達印度的消息﹐傳到了英國東方警備軍軍團長艾爾文將軍的司令部裡時﹐
    使艾爾文將軍大為驚異﹐他眼見由緬甸退回印度的英軍三五成群﹐衣衫爛爛﹐裝械
    俱失﹐狼狽不堪﹐以為新三十八師擔任掩護撤退的任務﹐孤軍殿後﹐經過艱辛的苦
    斗和長途跋涉﹐一定要比英軍狼狽十分﹐甚或竟已成了無紀律的潰軍。的確﹐新三
    十八師遭遇的艱苦﹐恐怕還不是愛爾文將軍所能想象得到的﹐從仁安
    羌之役起﹐一直到轉進到印度﹐這一個月當中﹐新三十八師﹐無日無夜不在緊張危
    險的局勢中﹐苦撐惡闖﹐尤其是從刊帝到旁濱的一段﹐自古即為印緬隔絕地帶﹐無
    路可通﹐官兵都從河裡涉水行走﹐不但忍飢挨餓﹐並且還不能有片刻睡眠的時間﹔
    但這一切的艱辛﹐都沒有減弱官兵們的精神﹐他們都明白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到印
    度﹐他們被“軍隊代表國家權威”的觀念鼓勵着﹐所以身體雖然疲憊不堪﹐但精神
    卻是格外的煥發。隨身裝備﹐除一部分衣褲和鞋襪﹐因為碾轉作戰的關係﹐似乎稍
    嫌破舊外﹐其他軍服﹑軍帽﹑武器都是整潔齊全﹐軍容壯肅﹐紀律森嚴﹐這是出乎
    艾爾文將軍意料之外的事情。
  • 第七節﹕藍迦二三事

    藍迦是比爾哈省得一個小鎮﹐普通地圖上很難找出這個地名。這一帶土地﹐並不富
    庶﹐但風景卻很優美﹐有青碧的遠山和曲折的小河﹐窗前大蓉樹把熱帶的陽光染得
    綠蔭蔭的﹐減少了瞳孔所感受的刺激。中國駐印軍選定了這裡作為軍區﹐便開始埋
    頭訓練起來。

  • 從一九四二年七月至一九四三年一月﹐駐印軍在藍迦埋頭苦練了整整的六個月。他們
    訓練的科目﹐有爬山﹐上樹﹐武裝渡河﹐戰鬥射擊。。。等等﹐更特別注重森林戰
    術的運用。官長們盡心的教導﹐士兵們用心的學習﹐他們絲毫沒有虛度了這寶貴的
    時光。


  • 胡康河谷﹐是大洛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的總稱﹐又叫胡康盆地。大洛盆地的面積有一百二十個平方英里﹐新平洋盆地的面積有九百六十個平方英里﹐都是一片原始森林﹐中間縱橫着大龍﹑大奈﹑大苑﹑大比四大河流﹐和許多小支流﹐一到雨季﹐山洪暴漲﹐成為一片汪洋﹐簡直是快絕地﹐漢季河水很淺﹐可以徒涉而過。大 龍河以北﹐有人行小路﹐太柏家以南﹐道路寬闊﹐可以通行汽車﹐只是密林中又夾生着茂草﹐交通阻塞﹐從用兵方面來說﹐無論是搜索﹑觀測﹑通信﹑聯絡﹑救護﹑方向判別和諸兵種協同﹐在這都很困難。在飛機上俯瞰﹐只見一片林海﹐極目凝視﹐也只是能約略辨出幾條河流來﹐其他的就無法偵察﹐更無法去轟炸了。敵人便利用這些河川之險﹐和密林茂草的隱蔽﹐建築起許多地下的防禦工事﹐和樹上的作戰碉堡。


  • 胡康河谷既是一個盆地﹐所以他的天險全在河川﹐尤其是大龍﹐大奈兩河﹐中印公路和胡康區僅有的公路﹐都必須通過這兩道大河。于邦﹐太柏家﹐孟關和瓦魯班是胡康河谷公路上的四大村鎮﹐也是整個胡康河谷最重要的四個據點。
  • 第十一節﹕ 破天險踏入孟拱河
  • 第十二節﹕偷渡南高江﹐奇襲西通
  • 第十二節﹕ 攻取加邁﹐掃蕩庫芒山
  • 第十四節﹕ 孟拱之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