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仁:戈巴契夫改革20週年

春仁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4月5日訊】一,二十年後

20年前的今天,戈巴契夫當選蘇共總書記,BBC 當時負責報導蘇聯事務的記者哈斯萊特回顧他的大起大落。

戈巴契夫成為當時的蘇聯最高領導人後,西方觀察家和分析蘇聯事務的人看到,這位聰穎、相對還算年輕的政治局委員有點與眾不同。他講話時似乎胸有成竹,而不是照本宣科。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1984年見到他後曾說:” 我喜歡戈巴契夫,我們可以一起共事。”

二,新的變化

對於戈巴契夫當選蘇共領導人,人們感到興奮,並翹首以待。克里姆林宮的高官一向淡而無味,少有笑臉,可是戈巴契夫卻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他曾說:”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我們開啟了兩國關係的新篇章。我非常希望我們相互關系近來的發展更紮實,更牢固,我們的合作能為我們兩國人民,能為全世界人民帶來碩果。”

前往蘇聯採訪報導的西方記者感覺到的變化最大。我們不再被看成潛在的間諜,有了記者證,可以採訪學者,記者和普通市民。官方不鼓勵我們接觸持持不同政見者,可是也不禁止我們這樣做。

三,改革開放

當然,這一切表像的背後仍有緊張存在。戈巴契夫說服蘇共的忠實派,要他們相信,為與西方進行新階段的競爭,蘇聯需要改革才能強大,並接受他的改革計畫。

的確,戈巴契夫也是蘇共忠實派,在黨內是個強硬人物,得到了當時蘇共最強硬人物克格勃負責人和黨的總書記安德羅波夫的賞識。

那麼戈巴契夫推出改革開放政策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呢?BBC 俄語部主編奧斯塔爾斯基說:” 我不清楚戈巴契夫在開始時是否完全明白改革可能產生的影響。他絕對是想改變蘇聯和蘇共做事的方式。他可能明白,過不了多久,蘇聯將自己拖垮自己。所以他覺得必須趕快行動,拯救這個制度,提高其運作效率。他還認為,在改革過程中,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應該顯得更人性化。蘇聯也應當與西方緩和關係,這樣就可以減少在軍備上的開支。但是我相信,戈巴契夫和他的顧問班子都不完全清楚改革開放導致的最後結局是什麼。”

開始時,蘇共忠實派跟著戈巴契夫走。他們准許戈巴契夫與西方達成武器控制協議,在國內放鬆政治和社會方面的控制。

1990年3 月,新近當選的人民大會代表忠於職守,舉手贊成並投票通過廢除蘇聯憲法的第六款,讓記者們著實感到驚訝,因為這項條款規定了蘇共對權力的壟斷,而人民大會的許多代表都是遵守黨紀的黨員,忠實執行黨的指示。

對這個新的、不再讓人感到害怕的蘇聯,歐洲做出了熱情的回應。戈巴契夫和妻子賴沙到訪巴黎,倫敦,波恩,米蘭和華盛頓,受到盛情款待,冷戰年代的恐懼和焦慮煙消雲散。世界好像到了一個和平與善意的新時代的邊緣。

四,遭受質疑

在莫斯科,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得這麼好。兩三年過去後,蘇共黨內和軍方一些人開始懷疑他們的總書記。改革開放政策已不再是為了重振蘇聯,與西方進一步對抗,而是要結束與西方數十年來的敵對。這一點越來越清楚了。

在強硬派看來,戈巴契夫的讓步太大了。

隨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數個蘇聯共和國出現動亂,嚴厲的政治控制措施被取消。波羅的海一些共和國出現大規模遊行示威,要求獨立,波蘭和其他一些國家也出現舉行民主選舉的呼聲。強硬派的擔心與日俱增。

戈巴契夫被夾在兩股強大力量中間,一股力量要求政治自由,另一股力量則來自保守派看到已經失去控制時作出的驚恐反應。戈巴契夫開始猶豫不決起來。

他放棄了改革派顧問,開始倒向強硬派,但為時已晚。他腳踩兩條船,最後卻一條船也控制不了,東歐和蘇聯共和國最終另起爐灶。

五,下台前後

1991年,強硬派發動政變,將戈巴契夫趕下台,最後卻敗給葉利欽。戈巴契夫在西方大受歡迎,可是在國內成了光桿司令。最後葉利欽得勢,按照他自己的意願,繼續改革。

但是對許多人來說,真正開始改革的是戈巴契夫。BBC 俄語部主編奧斯塔爾斯基說,青史流名的是戈巴契夫:” 不論戈巴契夫的動機是什麼,我相信作為20世紀的一個重要歷史人物,他將青史流名,是他結束了冷戰,他甚至可能幫助防止了世界毀滅於核戰爭。我相信其他政治人物,那些看來不可一世的人,在將來的歷史教科書中將被降級為生活在戈巴契夫時代的政治人物。”

──轉自《北京之春》05年4月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戈爾巴喬夫74歲慶生 批評普京往回走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