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輿論紛評港府提請人大釋法有礙港人自治

標籤:

【大紀元4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七日電)針對香港政府宣布提請中國當局解釋「基本法」,確立補選產生的新行政長官只做原任的餘下任期事件,「明報」說,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將會造成莫大的損害。「成報」指出,經常使用釋法對香港的法治傳統造成負面影響。「星島日報」表示,避免釋法是港人反思課題。

「明報」七日發表社論說,這類北京編劇、特區官員主演的釋法故事,如果一再上演,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將會造成莫大的損害。

社論表示,「我們不相信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若不及早釋法,行政長官選舉便無法如期進行,補選特首便會『難產』,這只是政府為營造釋法有迫切需要提出的嚇人論調。」

接著它指出,真正的問題是人大常委會若不趕在特區法院前釋法,特區法院可能會得出北京不接受的五年任期裁決,迫使北京炮轟特區法院,繼而釋法推翻法院的詮釋。

社論說,所以可能出現這個情況是由於北京政府拍板決定「董退曾進」的時候,沒有細心考慮「一國兩制」下香港這一制對任期的看法,如今特區政府為替北京「補鑊」,把釋法的責任包攬上身,這樣做或會令北京給特區政府加分,但對於鞏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卻是弊大於利。

「成報」社論指出,釋法始終是一項非常程式,非不得已不應經常使用,否則會對香港的法治傳統造成負面影響;但為確保特首選舉能在七月十日順利舉行,及避免如一九九九年「居港權」爭議般的憲制危機,「預防性釋法」看來已是無可避免的辦法。

社論相信,這次釋法能夠得到市民的諒解和接受,但特區政府仍須細心聆聽反對者聲音,盡量做好善後的溝通和解釋工作,使釋法對香港法治的影響減至最低。

「星島日報」社論表示,香港回歸七年將由人大常委會第三次解釋「基本法」。這次為免補選特首流產構成憲政危機,釋法是勉為其難,但是,經過七年三度釋法,這個局面絕非市民甚至北京所願見,所以如何避免釋法是包括政府、議會和司法界,以至整個社會上下都要反思的課題。

社論說,理想的情況是社會對補選特首的任期有共識,選舉順利運作。不過,現實情況是這次補選特首的任期,無論定在兩年還是五年,都有批評反對的聲音,都可能受到法律挑戰。

程序上,法院接受審理後,身為訴訟一方的政府,可以因有關安排涉及北京與特區關係,呈請人大常委釋法。由此可見,就算政府昨日不直接呈請北京釋法,法始終難免須一釋,差別只在遲早。

  社論認為,在其他建議都存在風險下,以釋法尋求終局答案,雖然無可避免,但對香港法治卻不能說是好事,這次行政長官出缺事出突然,要透過人大釋法加固程序,保證特首順利產生,是無可奈何下的萬全之策,這種事是一次也嫌多。

相關新聞
港泛民主派籲港府勿主動尋求中國人大釋法
中南大學一副教授在京離奇墜樓身亡
北市府前60馬匹抗議!都市人大開眼界
香港法律界抗議港府主動向中國人大要求釋法
最熱視頻
【紀元播報】中共肺炎瘟疫:十大標誌性事件
【直播】3·25美國政府每日疫情發布會
【靖遠快評】中國電訊用戶為何銳減2100萬
【新聞看點】習將出席G20峰會 國際問責不斷
【拍案驚奇】甩鍋默克爾?病毒追溯德國「靠譜」
【直播】3.26疫情追蹤:G20川習同台引關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