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認識大腸直腸癌

國軍桃園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 葉建志醫師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11日訊】在台灣,大腸直腸癌之發生率佔各種癌症之第三位。手術切除所有之腸癌組織,包括一些轉移病灶是目前唯一有效之根治方法,雖然在手術、化學、免疫、放射治療及基礎研究中做過多種努力,但其五年之存活率,卻仍然沒有多大之改進,大約為50 %左右,目前,如果想要改進其存活率,一個方法就是從致病源去下手。要多了解其致病機轉,才可以想辦法去預防﹔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改進手術之方法及開發各種有效之輔助治療,如化學、免疫、放射、及基因治療等方法。對於後者我們尤其希望能在症狀未發生之前就能做早期診斷及治療。

對於大腸直腸癌發生之原因,我們目前對其了解還不是很多,除了遺傳基因有關外,其他如環境、飲食等因素都佔有相當重要之地位。

為什麼要做篩檢呢? 

大腸直腸癌被認為是一種”安靜”的疾病。它平時多半沒有症狀,也因此通常在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有轉移的情形,結果導致只有50%左右的病人能被治癒。事實上,多數的大腸直腸癌是由大腸直腸的息肉演變而來,而且其演變的時間長達五~十年,因此,若是能及早發現及移除息肉,癌變的情形或許就可以被預防。大腸直腸癌若能在早期被發現並且接受治療,則其治癒的機會通常可以提高到80%,甚至是更好。

那些是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

據統計一般人口中,每十萬人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在男性約為20人,在女性則約為16人。但家族內如果有大腸直腸癌或是大腸直腸息肉症病史者,其風險將升高二~五倍;另外,如果有腸道慢性發炎性疾病如潰瘍性大腸炎或是克隆氏腸炎,都會增加其致癌的機率。其他若干飲食及生活習慣亦有增加罹患癌症機率的報告,但未有定論。

應該做哪些篩選的工作?

大腸直腸癌最簡單的篩檢工具除了肛門指檢,就是檢測糞便中少量且看不到的出血,這就叫做糞便的潛血反應檢查。這個試驗非常簡單而且快速,但不幸的,它僅在大腸癌或是息肉出血的時候被檢測出來,大概只有50%的大腸直腸癌和10%的息肉症有足夠的出血使潛血反應呈現陽性反應,而且常常受到食物影響而導致偽陽性機會升高,因此,須搭配其他檢測工具。

大腸鏡檢查是利用軟式纖維內視鏡提供醫師們直接觀察大腸和直腸內部狀況的一個檢查。當一個息肉或是大腸癌被腸鏡偵測出來,便可以直接切除息肉或是作病理切片進一步化驗。大部分的大腸鏡檢查可以安排在門診完成,但病人會感到一些不舒服及不方便是一大困擾。

大腸鋇劑攝影通常是用來偵測較大腫瘤的方法,因此對於比較小的腫瘤和息肉一般較沒辦法準確的確定,另外殘存的糞便亦會影響到正確的判讀。

什麼時候或是多久要做一次檢查呢?

非高危險群而且無症狀者,建議四十歲時開始每年接受肛門指檢及糞便潛血反應檢查,五十歲以後則每五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或大腸鋇劑攝影檢查。

對於以下高危險族群的人,是需要被監控追蹤的:

●曾有癌前期的息肉並接受切除者,當發現後的第一年到第三年內每年都應該接受大腸鏡的檢查。大腸鋇劑攝影是除了大腸鏡使用的另一種方法,但它並不能將息肉移除。

●如果有親近的親人,像是兄弟姊妹或是父母親有大腸直腸癌或是癌前期的息肉病史者,在40歲以前或是家族內最年輕得病者年齡的前五年要開始每五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或大腸鋇劑攝影檢查。

●若有家族遺傳性的家族性息肉症(FAP),應該要接受基因的檢查和測試來判斷是否他們是這種疾病的基因攜帶者。病人如果有這類的基因或是有些檢查出來沒有結論的,都應該從青春期開始每年接受大腸鏡的檢查,來判斷是否他們體內的基因已經表現。假如有息肉症存在,就要和醫師們討論是否需要作全大腸切除手術,通常這種手術要將整個大腸和直腸全部拿掉。

●若有個人大腸直腸癌的病史,應該在癌症發現或是切除後一年內接受整個大腸的檢查。如果檢查是正常,接下來應該每三年追蹤一次。檢查項目包括大腸鏡檢查或是大腸鋇劑攝影,合併肛門指檢及糞便潛血反應檢查。

●病人有廣泛性發炎性腸疾(IBD)者,於發病八年後應該每一到兩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

●女性有乳癌或是生殖器官方面癌症(卵巢或是子宮)病史者,在其一生中約有15%(六分之一)會有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因此在40歲之後每五年亦要接受一次大腸鏡的檢查。

最後要強調的是「肛門出血不一定是患痔瘡」。有時大腸直腸癌或息肉常被誤以為痔瘡而延誤治療,導致病況嚴重,所以大便出血時即應找大腸直腸外科醫師作適當的診治。

本文由國軍桃園總醫院www.aftygh.gov.tw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