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八里石石刻刻獨特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吳嘉億╱專題報導) 台北縣八里鄉近幾年成功塑造「左岸八里」美名,成為一個極負盛名的觀光景點,不過民眾在八里旅遊時,可以看到路邊一間又一間的大大小小石材建材、雕刻行,因為這裡生產全國獨一無二的觀音石,結晶細小、質地緻密、不易風化,是非常優良的石材,而八里也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石材產業集中地。

觀音石石雕老師傅陳皇和表示,原本台灣的廟宇建築多是從大陸福建泉州等地進口石材,約在清末日本據台時,廟宇改用台灣本地的觀音石。

由於觀音石是由觀音山火山噴出的岩漿所凝固形成的安山岩,石材堅硬富有延展性,可以深入鏤刻不易斷碎,所以當時幾乎80%以上的廟宇都是採用觀音石。而觀音山下的八里沿岸因為有取之不盡的石礦,帶動當地雕刻師傅及製作實用性的墓碑或加工製品,形成八里鄉重要的地方產業。

約30多年前,因為林口開發及國土保持,政府下令不得再開採,當地的雕刻師傅也隨著年老凋零,還在的老雕刻師傅屈指可數。

後來這些原本單純墓碑雕刻的工廠逐漸轉變成石材建築加工工廠,許多外地來的石材業者也都聚集在此,形成重要的建築石材集散地。

業者表示,除了台灣本地的花蓮大理石外,其他大多是從大陸、印尼、越南、美國以及歐洲等世界各國進口的高級石材,目前當地以從事進口買賣及切割運送為主,其他剩下的則是少數傳統的墓碑雕刻及噴砂、刻字傳統工廠,不過也是以機器操作,純粹手工所剩無幾。

《八里石鄉的靈魂人物》

柯慶長 八里鄉長 深化石雕文化

石材藝術左岸添內涵

(自由時報記者吳嘉億╱專題報導)

「我希望遊客來到八里旅遊時,除了想到渡船頭、紅樹林以及好吃的孔雀蚵外,還可以想到八里石材這項獨特的地方產業」,八里鄉長柯慶長對左岸八里的觀光下了這樣的期許。

從小在八里長大的柯慶長,回憶小時候街上及許多師傅都在從事墓碑雕刻,後來因為禁止再開採,老師傅逐漸凋零過世,現在還有一些觀音石因為雕刻師傅工資昂貴,都棄置在路邊或是山裡,因為進口的石雕成品比較便宜。看著石材產業的轉變,在當上鄉長後,便想到希望結合觀光推動八里石材的地方特色。

柯慶長表示,八里有得天獨厚的美景吸引許多遊客前來遊玩,左岸的自行車步道,也是來到這裡遊玩的人,必定會租腳踏車來一趟優閒的單車旅遊,未來希望沿著左岸的自行車道,擺放石雕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品,結合八里鄉原有的石材產業,塑造八里石材特色產業的文化,為左岸加深其文化藝術內涵。

柯慶長表示,未來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石雕藝術家進駐,並將在左岸沿線擺置大型觀音石,由石雕藝術家們長期創作。

陳皇和 石雕師傅 50年老經驗

身懷絕學盼得傳人

記者吳嘉億╱專題報導

從事墓碑石雕工作50多年的老師傅陳皇和,黝黑的皮膚以及粗糙的雙手,經營一間不是很大的石材雕刻行,他是目前八里僅剩幾位傳統雕刻的石雕師傅,見證八里石材產業興衰。

陳皇和表示,小時候原本要學裁縫工作,後來在父親介紹下向老師傅拜師學藝,經過3年4個月的學徒習藝後,總算出師開始從事石雕工作,從墓碑到石龍柱、石獅等寺廟建材,工作可說是十分忙碌,也順利建立家庭,讓小孩在平順的狀況中成長茁壯。

64歲的陳皇和回憶當時的光景,許多老師傅與年輕一輩紛紛投入收入不錯的石雕工作領域中,雖然從事的大多只是以鐵鎚及鑿子敲打製作的粗胚工作,不過對於家庭收入可說是幫助很大。

陳皇和表示,隨著觀音山石禁止開採與逐漸改從國外進口石材,建材裝潢產業仍然保留這項傳統產業,並且教授年輕人學習石雕,雖然現在因為習俗演變,火葬取代了土葬,傳統的墓碑刻字與噴砂工作逐漸沒落,但還是希望這項工藝可以有人繼續傳承下去。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