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中國企業的困境

微言

標籤:

【大紀元1月26日訊】自1979年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至今近二十七年了,中國好不容易在2004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可是無巧不成書,同時間也面臨一半外資撤資的窘境。而且,中國還面臨過度投資、製成品產能過剩、勞動力過剩、失業人數眾多、社會不平等現象導致的民間對抗日益加劇等林林總總的問題。此外,標準普爾還將中國的政府債務評定為GDP的150%。經濟學家一致認為中國即將有經濟硬著陸,泡沫化的潛在危機浮現。

中國企業無論是在消費市場,還是在資源市場,中方都沒有決定價格的主導權,任人予取予求; 而且,中國企業普遍缺乏自律,喜歡各顯神通,各行其是,以致鋼鐵、水泥、家電等行業的供應量遠遠大於需求量。中國的投資比率占GDP的40%左右,這些投資往往是沒有產出的。例如,在鋼鐵行業,2005年大多數國家減產,中國卻反其道而行增加了四分之一的產量,其結果當然是被迫大幅降價。

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中,中國是石油、大豆、銅和鋁等商品的大買家。2005年國際期貨市場在中國需求推展下,銅價上漲了40%,鋁升了16%,鋅漲53%, 使得拉美和澳洲的礦主獲益匪淺。外國投資者中流傳著一種說法︰中國人買什麼,不管是金屬、礦石還是大豆,都可以跟著買;中國人賣什麼,無論是汗衫,還是玩具,其他國家的生產商最好退避三舍。原材料價格成倍往上翻漲,成品的價格卻節節下滑; 買啥啥貴、賣啥啥便宜,這是中國企業在當前發展中一個最痛苦的困境。

中國經濟儘管誇耀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長,可是中國公司的盈利卻一點也沒有什麼長進。君不見中國股市已經連續四年熊市,而海外飛機、奢侈品和原材料的供貨商卻賺了個荷包大滿貫,樂不可支。中國生產商在兩頭受壓、腹背受敵的同時,還落得推高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和不惜流血輸出,惡性搶走其他國家工作機會的惡名。其實,也不容狡辯,中國確實存在著多的是勞教所、監獄的奴工。

中國顯然已經取代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吸鐵”,在國際上日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不可諱言的,在大宗商品市場上卻處處受制於人,這就唯有有強化計劃、管理的機制,才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的更成熟。從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中國企業,絕大多數還停留在拍腦袋作決定的狀態,這哪能和現代化的外國大公司分庭抗禮,人家普遍利用電腦軟體,精確計算需求,維持庫存在最合適的水準。

總會計師制度是現代企業的重要標誌,它可以有效進行企業內部財務監督。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去年檢查所監管的一百八十一家中央所屬企業財務審計報告,結果發現九十二家的企業沒有設立總會計師職位。而且,其中一百二十家的報告不完全,八十家企業資產嚴重損失超過一成,十三家企業的報告完全造假。

正本清源,中國企業如果真正想有一番新的大作為,除了著重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之外,最重要的治本關鍵還是在於徹底揚棄中共邪靈惡黨的黨文化的枷鎖,回歸人本,用人唯才,求真、求善、求美、誠信的現代企業經營管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張三一言:左景這邊獨殘
幸運樂透得主  福無雙至
微言:可悲的中國高等教育體制
全球軟體盜版 越南中國烏克蘭最嚴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