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隨筆:「現代孝子」無處不在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5日訊】(BBC中文網記者 蘇平報導) 長子四歲,最大的理想是長大了做垃圾工。有了弟弟後興高采烈。問其原因,回答說,這樣兩人可以一起工作:一個在前面開車威風凜凜、另一個跟在後面往上扔垃圾配合默契。

童言無忌

如果他的理想成真,父母會不會自責教子無方?

今年讀過的暢銷書之一是英國作家約翰﹒歐法萊(John O’Farrell)寫的喜劇讀物《或含堅果》(May Contain Nuts)。書中的主人公是住在倫敦的中產階級家庭主婦愛麗絲。

愛麗絲擔心的事情無窮無盡,其中最嚴重的是:女兒千萬不能考不上重點中學。為保證萬無一失,愛麗絲決定化妝成11歲的女童,頂替女兒莫莉參考。

結果呢,「莫莉」不僅考上了重點中學、還獲得了最高獎學金!

為了確保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而不惜走極端的「直升飛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豈止愛麗絲一人。

直升飛機父母在自己的兒女前後左右徘徊、上上下下躊躇,一待兒女需要,即刻出手相助,即使不需要也要找出原因插上一槓子,對兒女給與無微不至、無時不在的關照,就像一架直升飛機盤旋在孩子頭頂……

無時不在

從不斷讀到、聽到的報導來看,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父母已經成為、或者正在變成直升飛機。

近幾年,網上幼兒園越來越時髦。即使上班,父母仍然可以在辦公室上網查看孩子的一舉一動;幾年後,為了讓孩子上教會學校、一向信奉無神論的父母突然開始上教堂﹔為了進入成績好的小學謊報家庭住址﹔晚上熬夜替孩子做單元作業(coursework)﹔放學後心甘情願地做孩子的出租車司機,接送孩子騎馬、打網球、學鋼琴﹔難得的一個週末,孩子也被押送去讀書俱樂部、橄欖球賽、生日派對……

學校運動會成了直升飛機父母較量的場所。為了出人頭地、父母們甚至不惜僱用個人教練﹔再過幾年,孩子要上大學了。直升飛機父母也不能撒手。今年夏天,英國一些大學開始採取措施應對大批直升飛機的入侵。裡丁大學的網站上為父母開闢了專門網頁﹔萊斯特大學開設了「父母計劃」,允許父母參觀校舍、探討財政、會晤老師和在校生﹔哈德斯菲爾德大學設置了家庭聯絡官一職…

曾經在布萊頓一所大學任職幾十年的親戚說,早些年,媽媽開車把孩子送到新生報到處、說聲Byebye之後徑直前往購物中心是正常現象。而現在的新生報到處,父母幾乎多過學生。

在直升飛機父母的眼中,育兒,不僅僅是一門深奧的科學,還是一項競爭激烈、不次於奧林匹克的賽事。

指點迷津?

隨之而來的,自稱是育兒專家、冠軍的人越來越多,隨時隨地為父母「指點迷津」。

隨便打開一份報紙或是雜誌,少不了的準是育兒大師的「真知灼見」﹔書店裡育兒書籍層出不窮:如何教育男孩、如何教育女孩、如何教育獨生子、如何教育一大堆﹔食品營養﹔智力開發。

在穀歌上搜索一下「育兒建議」,0.05秒鐘就查到了三百多萬個英國網頁。

育兒,還給電視節目製作人帶來了無窮盡的素材。一頻道的心理專家把問題少年帶到軍營集訓,二頻道的超級保姆把做了錯事的小孩放在「淘氣椅子」上降溫……

結果呢,本來已經神經緊張的父母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怕是因為自己哪點做得不夠、孩子才沒有成為第一名。孩子課後的日程排得滿滿的, 直升飛機父母似乎忘記了孩子也是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

曾經詢問過很多母親,每當問及她們對孩子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時,絕大多數的母親都回答說,她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

但是,上哪一所小學與孩子是否幸福以及幸福的程度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父母從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原因才變成了直升飛機呢?為什麼父母寧願以孩子童年的樂趣為代價也要不斷給他們加壓?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父母認為,擁有一切才能證明自己成功、顯示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比完了房子有幾間臥室、車的排氣量多大、度假是否去國外之後,孩子考幾個A是不是也成了父母成功的標誌?

在《可能含硬果》一書結尾,愛麗絲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認識到重點中學更重視自己的名校聲譽而不是學生的身心健康、女兒莫莉在家門口的普通中學會受到更全面、更良好的教育。

小說中,愛麗斯最終將莫莉送到了普通中學,現實生活中,別指望有多少父母會做出如同愛麗絲一般的選擇。

你自己或者你的父母是不是也屬於「直升飛機」父母?(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倫隨筆:非法移民的痛苦和社會的負擔
英倫隨筆:咬緊牙關的「英國病人」
美證實供烏ATACMS遠程導彈 已投入戰場
布林肯再訪華 美中面臨一連串爭議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