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衛:從五四運動到九評退黨(四)

李大衛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5月27日訊】以下,讓我們回顧從1914年到1923年五四運動前後期間重要的歷史事件,希望讀者藉此對五四運動有個清楚的輪廓認識。

五四運動大事紀(1914-1923)

1914年

7月28日,奧地利對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

1915年

2月4日,德宣布無限制潛艇政策。日軍向中國提出「21條要求」。

3月至12月,中國排斥日貨,以抗議「21條要求」。

5月25日,中日基於「21條」簽約。中國留日學生返國,組成反對「21條」的主體。

9月15日,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以後的《新青年》)。

11月15日,陳獨秀在《新青年》上建議,用寫實主義及自然主義創立新文學。

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廢共和,改稱帝制。

1916年

2月15日,《新青年》開始攻擊孔教。

8月,北京國會討論將孔教列為國教的憲法草案問題。

11月1日,胡適在《新青年》上建議中國進行文學革命。

12月26日,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

北京大學學生傅斯年、羅家倫等共同創辦《新潮》雜誌,呼應《新青年》雜誌,吹響改造民心與社會的號角。(李大衛攝於國民黨54文物展)

1917年

1月1日,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

2月1日,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文學革命論〉。

2月,日本與英、法、俄、義祕密協議,支持其對中國之要求。

春,陳獨秀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

3月16日,帝俄政府被推翻(俄曆2月革命)。

夏,周作人、胡適、劉復等人至北京大學任教。

7月1至13日,張勳擁溥儀復辟,被段祺瑞打敗。

11月7日,俄國10月革命,布魯什維克黨奪權,列寧為主席,托洛斯基任外長。

1918年

1月15日,《新青年》開始以白話文刊出。

2月,李大釗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

4月18日,毛澤東在長沙成立「新民學會」。

5月15日,魯迅在《新青年》刊出〈狂人日記〉。

6月30日,曾琦、王光祈、李璜、李大釗等在北京成立「少年中國學會」。

8月1日,蘇聯外長齊采林致書孫中山,建議聯盟。

秋,毛澤東任北大圖書館管理員。

10月13日,北京大學學生成立「新潮社」。

11月11日,德國投降,一次大戰結束。

12月22日,陳獨秀在北京創刊《每週評論》。

孫中山先生有感於新文化運動的蓬勃發展,命戴季陶、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朱執信等幹部,在上海創辦《建設》雜誌。民國8年8月1日刊行後,成為一本反映國民黨人思潮,提出長遠建設國家計劃的理論性刊物。(李大衛攝於國民黨54文物展)

1919年

1月18日,巴黎和會開始。

1月27日,日本在巴黎公開其與英、法、義之1917年2月對中國的祕密協議。

2月至4月,中國學生、商人等致電巴黎和會,抗議日本對山東的要求。

2月28日,義大利墨索里尼組法西斯。

3月2至6日,第三國際在莫斯科舉行第一次會議。

4月30日,巴黎和會中,三巨頭威爾遜、勞合喬志、克里蒙梭祕密同意日本對山東半島的要求。

5月4日,3千多大學生在北京示威抗議巴黎和會的山東問題決議及政府外交政策。曹汝霖住宅被焚,章宗祥被毆。32名學生被捕。

5月5日,北京成立「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

5月6日,徐世昌總統頒布兩道關於學生紀律的訓令。

5月9日,蔡元培祕密離開北京大學,辭校長職。

5月12日,教育部長傅增湘離職。

5月14日,政府命令軍隊鎮壓學生運動

5月14至18日,全國各地成立學生聯合會,舉行示威,以支持北京的學生。

5月18日,北京學生聯合會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號召總罷課。

5月19日,北京的學生罷課,接著排斥日貨。學生向總統提出六項要求。

5月20至6月10日,200個城市的學生罷課及騷動。

5月21日,錢能訓總理回答學生的請求,但無法滿足他們。

5月23日,北京政府鎮壓學生活動及刊物。

5月25日,教育部長命令學生三天內返校,學生拒絕。

6月1日,徐世昌總統關閉學生聯合會,宣布北京戒嚴。

6月3日,北京學生反帝愛國示威。

6月2至4日,1,150名學生被捕,學生加強在街頭演講。

6月5日,上海的日本紡織廠華人罷工。

6月6日,各地罷工罷市。

6月8日,中華革命黨(國民黨)在上海創刊「星期評論」。

6月10日,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辭職獲准。

6月11日,陳獨秀以支持學生運動的罪名,被北京政府逮捕。

6月12日,罷工罷市結束。

6月16日,上海成立「全國學生聯合會」。

6月28日,中國代表團拒絕對德簽和約,顯示五四示威的直接成果。

7月1日,「少年中國學會」在北京正式成立。

7月14日,毛澤東主編「湘江評論」(長沙)。

7月15日,「少年中國」雜誌創刊(上海)。

7月20日至11月,胡適、藍公武、李大釗等人討論「問題與主義」。

7月22日,學生罷課停止。

8月1日,國民黨在上海創刊《建設雜誌》。

9月20日,蔡元培回北京大學任校長。

9月,陳獨秀、胡適、周作人、李大釗、魯迅等人成立「新青年社」。

10月10日,孫中山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

12月1日,「新青年宣言」發表。

12月,北京成立社會主義研究會。北海、廣州、香港各地也有類似組織。

12月4日(至1920年1月12日),北京教師罷課,要求付薪。年底,北京大學男女共學。

1920年

1月,維定斯基(Voitinsky)到中國會見李大釗於北京,又見陳獨秀於上海。

1月12日,北京政府命令小學採用白話文,稍後(3月)規定各級學校採用。

1月29日,孫中山電告他的追隨者,支持學生運動及新文化運動。

3月,胡適新詩《嘗試集》出版。

3月31日,北京大學成立「馬克斯學說研究社」。

3月21日,加拉罕宣言公布,俄放棄在華特權。

4月,中國社會各界及政治組織熱烈歡迎蘇聯對華宣言。

5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由陳獨秀、戴季陶、李大釗、沈定一、李達等組織。

7月19至8月7日,第二屆共產國際大會召開(莫斯科、聖彼得堡)。

8月1日,胡適、蔣夢麟、陶孟和、高一涵、李大釗等在北京發布「爭自由宣言」。

8月,中共在上海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7月後改稱共產主義青年團)。

11月7日,中共在上海創立《共產黨月刊》。

1921年

梁潄溟刊行《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1月4日,周作人、茅盾、魯迅、鄭振鐸等於北京成立「文學研究會」。

1月,中共在上海成立,設「職工運動委員會」,陳獨秀為總書記。

1月下旬,《新青年》在上海租界被迫害。胡適、顧頡剛等在北京創刊《讀書雜誌》,宣揚「整理國故」。

3月14日至7月28日,北京教師罷課,要求教育基金獨立,稱為「六三讀書運動」。

6月22日至7月12日,第三屆共產國際大會召開(莫斯科)。

7月1日至5日,中共在上海及江西舉行一全大會。

7月29日,希特勒為納粹黨魁。

9月初,陳獨秀在上海法租界被捕。

12月,魯迅小說《阿Q正傳》刊行。

12月23日,第三國際派馬林至廣西見孫中山。

1922年

古史辨出版(顧頡剛、錢玄同編)。

7月,中共二全大會(杭州)決議與國民黨合作。

8月,李大釗會孫中山於上海,並聲明與陳獨秀等以共產黨員身分加入國民黨。

10月5日至12月5日,陳獨秀至莫斯科參加第四屆共產國際大會。

1923年

1月26日,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發表聯合聲明。

3月至12月,張君勱、丁文江、梁啟超、胡適、吳稚暉等人展開科學與玄學論戰。

6月15日,中共在廣州創刊《新青年》季刊。

7月13日,學生、工人及教育團體在北京成立「反帝大同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李大衛:胡錦濤為何要見蓋茲?
世界八大奇景:紐約帝國大廈(二)
基督教聯盟對布什向中方道歉表示失望
「布胡會」竟演變成「王文怡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