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中國人為何失去了病有所醫的經濟權利?

何清漣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8月18日訊】病有所醫是現代社會福利不可或缺的一種,而在中國諸種“改革”當中,醫療保險體制卻遭受舉國痛詬,公認這項改革有三大缺陷:個人醫療費用負擔過重,政府投入不足和醫療服務公益性缺失。最常見的指責是認為醫保體制改革之所以失敗,原因全在於過度市場化。

醫療體制改革的缺陷易於總結,但將其失敗歸咎為過度市場化卻過於簡單。因為從歷史經驗中可以看到一點,正是市場經濟催生了平等理念及與之相對應的社會保障制度。它要求法律認可和平等地保護每一個人的權利,並反對特權和壟斷。

目前,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既不能讓本國公民平等地享有最低醫療保險,同時又在醫療保障中設置了按照干部行政級別分級享受醫療待遇、分級給藥的規定。這些其實都與市場經濟的原則相悖。

其實,無論在哪個國家,醫療事業都有其雙重性,既有市場屬性,即追求盈利的一面,也有其公益性的一面。所謂“市場屬性”指的是醫護人員的服務及醫療設施的使用均需用錢購買;所謂“公益性”指的是政府應該拿出錢來,為本國人民購買醫療服務,這裡說的“購買”就是說政府要用公共投入建立醫療保障體系,讓醫療部門既能夠滿足盈利需要,又能保持其公益性特點。

兼顧公益性與市場屬性,其實就是國家與市場關系的調整。雖然各國醫療制度存在諸多差異,但兩大趨勢卻是共同的:一是醫療保障體系趨向普遍覆蓋;二是醫療服務體系趨向“有管理的市場化”。而中國卻正好呈現了兩大相反的特點:一是醫療保險覆蓋率過低(城市裡只覆蓋了50%人口,農村裡只覆蓋了20%的人口);二是醫療市場缺乏有效率的監管,從而導致醫療制度面臨公益性不足與市場化不足的雙重困境。

國家與市場關系的調整有賴於社會制度系統。在社會制度系統中,醫療制度只是一個子系統,它的所有問題只是中國社會制度缺陷在醫療領域的折射。

醫保改革失敗,首先應歸因於政府放棄了在全民醫療保險中的責任。這種放棄體現為公共投入嚴重不足,結果既導致保險覆蓋率偏低,也導致個人支付的醫療衛生費用迅速上漲。“2005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的數據顯示,中國的衛生總費用高達6,623億元,其中由政府支出的只有17.2%,社會支出為27%多,個人衛生支出占55.5%--而發達國家的政府負擔了衛生總費用的73%,發展中國家負擔了57%-59.3%左右。

其次,中國社會缺乏醫療商業保險等籌資機制。這其中原因就更復雜,一是商業保險的歷史很短,二是整個社會信用缺失,市場風險很大。商業性醫療保險這一險種雖經保險公司推出多年,但鮮有人問津。從表面上看,缺乏多元化籌資管道是醫療市場化不足所致,但其深層障礙卻是道德信用缺失,人們對各種保險商品缺乏信任。

第三是監管力度不夠,導致醫藥費失控。由於政府投入大量減少,而醫院要維持運轉,必然提高對患者的收費水准。而醫療行業是一個醫生(醫療服務的賣方)與患者(買方)之間信息嚴重不對稱的“賣方市場”,醫生掌握病症分析、用藥的有關信息,極易形成“誘導性過度消費”。加之中國的醫療體制又是醫藥不分,醫院既是藥品廠家最大的購買者,又是最大的銷售者。這個市場如果缺乏監管或者監管不力,就等於放縱醫生利用職業優勢誘導或者迫使患者消費。而作為醫療市場管理者的中國政府又高度腐敗,在這種制度環境下,希望中國醫療市場走向管理型市場化無異於緣木求魚。

也正因為醫療體制折射了中國社會體制的弊端,在外部社會條件沒有改變的情況下,中國醫療體制的改善並無多大可能。但病有所醫又是人的基本經濟權利,從中國的國力與人口現狀出發,中國政府與其以發達國家為效法樣板,不如學習印度。印度奉行政府重公平,市場重效率的准則,用公共投入建立了一個低水平的全民醫保體制,以滿足窮人需要而體現公平;同時鼓勵民間投資,建立商業化的高水平醫療服務體系,以滿足富裕階層的需要而追求效率。一個低水平的醫保體制未必理想,但總比中國目前這種生了小病也無錢醫治的狀況要好得多。

《華夏電子報》第153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王高成 : 撥開那層政治的迷霧
吳奇為: 真情告白  語重心長
馮建三: 何清漣新書《霧鎖中國》序
霧鎖中國--何清漣撥開中國媒體控制迷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