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陰陽 範疇的形成及內涵

人氣: 55
【字號】    
   標籤: tags:

陰陽,本指物體對於日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詩經》的《大雅•公劉》說:“既景既岡,相其陰陽”。就是陰陽二字的本義。

  西周末年,周太史伯陽父用“陰陽”解釋地震的起因,說:“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陽失而在陰,川源必塞。源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國語•周語》)可見,陰陽乃 “天地之氣”的內容,陽指陽氣,陰指陰氣。陰陽二氣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一失而同失。伯陽父的這段言論是現存古代典籍中以陰陽為宇宙觀的最早論述。

  《老子•四十章》以陰陽說明萬物的構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顯然,萬物是陰氣、陽氣、沖氣相互結合而生成。《莊子•則陽》篇說:“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陰陽相照,相蓋相治。四時相代,相生相殺。”從伯陽父到莊子,所謂陰陽都是陰陽之氣,是天地間生成萬物的二氣。

  《易傳》的陰陽已不單純指氣,更多是說性質。如《系辭上》“陰陽之義配日月”。《系辭下》“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這些都是在陰陽之氣概念上更高層次的屬性的抽象。再如《系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雖然包括陰陽二氣的變化,但不僅指陰陽二氣的變化,還指正反兩方面的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關係。戰國末年的鄒衍善談陰陽,所以《史記•孟荀列傳》評論鄒衍說:“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余萬言。”但其著作都已失傳,其學派被稱為陰陽家。

  西漢中期董仲舒將陰陽家的一些觀點納入儒家體系,建立的陰陽學說,其“陰陽”仍指陰陽二氣。

  總之,中國哲學中所謂“陰陽”,本指“陰陽二氣”,即兩種寒暖不同的氣;引申而指一切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即相互對待的“兩端”,引申義開始于《易傳》,到了北宋張載更加明確。

  《黃帝內經》對於陰陽的論述及應用,在先秦遺留下來的著作中,是任何一部都無法比擬的,《內經》中陰陽的內涵有兩個方面。

  1.指自然界(天地)寒暑之氣或人體內具有溫煦、興奮;滋潤、抑制功能的兩種不同性質的生命物質。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素問•四氣調神》)此“四時陰陽”的陰陽是指自然界四時變化的寒暑之氣,而“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陰陽則指聖人因時調養人體的陰陽物質之氣。

  又如:“陰陽   ,積傳為一周,氣裏形表而為相成也。”(《素問•陰陽離合》)、“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岐伯對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素問•逆調論》)陰陽都是指人體的陰氣、陽氣。《靈樞•衛氣》說:“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其“陰陽”指營衛之氣。

  2.是對自然界存在的對立統一規律的概括。

  《素問•陰陽應象》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陰陽,是指天地間萬物生長、變化、存亡的根本規律。這與戰國中末期《易傳 •系辭上》的“一陰一陽之謂道”,《管子•四時》的“陰陽者,天地之大理也”一脈相承,但認識更加深刻而趨於成熟。更重要的是對陰陽規律(中國古代的對立統一規律)的基本原理(即陰陽間的聯繫)進行了探討闡述。

  首先,陰陽二者的性質是對立的。如“陰靜陽燥……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素問•陰陽應象》)陰與陽的對立性質就是靜與躁、形與氣、血與氣、男與女、左與右、水與火的對立。換言之,陰陽是對自然界水與火、男與女、血與氣、靜與躁等對立性質的概括。

  其二,對立的陰陽雙方彼此依存。《素問•陰陽應象》說:“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其三,對立依存的陰陽屬性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轉化。《靈樞•論疾診尺》說:“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陰主寒,陽主熱,故寒甚則熱,熱甚則寒,故曰:寒生熱,熱生寒,此陰陽之變也。”

  其四,陰陽屬性雙方,既對立又彼此依賴,最為關鍵的是要達成一種穩定平衡狀態,才能維持事物正常的發生、發展、變化。例如《素問•生氣通天》說:“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和,唱和、調和之義。

  總之,《黃帝內經》的陰陽範疇,不僅是對自然界對立統一規律的概括,而且還進一步揭示陰陽為道的基本原理,形成了中醫學的陰陽學說。這是《管子》、《呂氏春秋》、《淮南子》都沒有達到的理論層次。

文章來源:華夏中醫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