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義:以「紅色革命」對抗民主憲政大錯 民進黨及綠營也應反省

崇義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20日訊】【按:如果總統貪腐,而司法部門和國會不對此加以制裁,為什麼專門抗議總統?他們的職責裡,就包括了監督政府啊。如果犯罪猖獗,或者是警方不力,或者是立法不力,或者是司法不力,誰會到罪犯家門口抗議嗎?可惜理性和負責任的聲音,大家不高興聽。不夠煽情不夠解氣嘛。】

阿扁無論貪污不貪污, 民眾上街抗議都成問題。而要鬧到阿扁下台才罷休, 甚至要不惜以罷工迫阿扁下台, 就是撒賴!就是和憲政、司法放肆的對抗!之所以這樣說, 不是挺扁, 而是挺台灣的民主制度, 挺台灣的民主憲政。

阿扁若有貪腐證據, 當然應該下台, 但現在阿扁貪了什麼? 靠傳媒爆料, 靠不斷地喊口號, 就可判罪? 那民主法治的台灣和獨裁人治的大陸有什麼不同?

即使有百萬人倒扁, 又怎麼樣, 阿扁是六百多萬人選出來的! 民眾要阿扁下台, 只能用選票, 而不是 “革命”。若 “革命”可以要阿扁下台, 以後馬英九上台, 別人亦可用如此方法要他下台, 這還有什麼民主選舉、民主制度可言?何謂 「民粹」, 台灣這個 「紅色革命」便是最好的例子。

「共產黨式」的不需確鑿證據, 只需大造輿論, 煽情的「革命」, 之所以可以在兩岸中國人中煽起, 中華民族的 “農村部落基因”(陶傑言)確是一個原因。

這種基因, 是沒有法治觀念,只有群體的意志; 沒有個人獨立思考, 只有羊群心理; 只需要美麗的口號, 而不需要法律證據; 衝動而沒有理性; 只有感情的衝動, 沒有理性的思考……台灣人這些農村部落的中國基因, 倒是應該好好地去「中國化」的!好好向成熟的民主國家學習吧。”

美國和英國的攻伊戰,出了那麼多人命, 國內反戰示威亦不少,但沒有哪個示威會進行到美英軍從伊拉克撤軍才 “收工”的, 亦沒有那個示威要進行到布殊或貝利雅下台才收工的。 那是因為民主國家的人民尊重民主的法則。美軍的撤兵, 以及布殊的下台, 民主國家都有規定的憲政程序, 一些人的意志, 不可能改變這些程序。 以「人民力量」打推翻憲政程序? 成熟民主國家的人民, 連想也不會想。 在民主國家, 遊行、示威、集會只是民眾表達意見的手段, 而不是決定國家任何決定的手段和程序!

想以 “英雄”的 “革命行為”推翻民主的程序、民主的憲政, 這是歷史的倒退! 人們還以為是生活在以革命推翻滿清的時代, 以「革命」推翻國民黨統治的 “革命時代”。 以 “革命”去推翻民主憲政, 這是「反革命”,不是 “革命”!

另一方面, 經此能量頗大的『紅色革命」一役, 更說明, 五六十年前蔣介石在台灣採取的威權統治完全必要。 若在那個中華民國仍未在台灣站住腳、百廢待興、 中共及台共的組織力量及思想影響仍很大、擁有地下武裝、 中共的地下黨在國民黨軍隊的臥底很多的時期, 去搞民主, 中華民國早被中共在台灣發動的無完無了的「人民力量」(那種「人民力量」會比今天的 「人民力量」凶悍得多)、「紅色革命」、罷工罷課, 更結合中共在國民黨軍隊的臥底力量發動的倒戈推翻, 一如中華民國在大陸被共產黨裡應外合推翻一樣, 台灣早就歸於中共的獨裁統治之下, 還能有以後繁榮的’四小龍」之首的日子嗎? 還會有如今數十萬台商拯救大陸經濟的景像嗎? 還會有台灣現在的民主自由嗎?

所以, 民進黨和綠營應從今天這個「紅色革命」事件反省、反思, 不要再執著蔣介石威權時代的痛苦, 徹底放下那個歷史包袱。正如伊拉克人民視被美國誤殺的伊拉克人, 是伊拉克實現民主自由的代價, 從而諒解美國人對伊拉克人的誤殺一樣, 台灣人民在威權時代受的苦, 也可視為杜絕共產黨獨裁統治在台灣的可能, 實現將來民主自由的代價。

而且, 那個時代台灣人們的痛苦, 比起大陸人民在中共獨裁統治下的痛苦小多了。若不是蔣介石統治, 而是由中共推翻蔣統治, 由中共霸佔台灣, 那台灣人死亡的數字絕不是幾千, 幾萬, 而是起碼數百萬 !(在大陸, 「解放後」, 「非正常死亡」是八千萬以上!) 施明德、陳水扁、呂秀蓮、李敖、柏楊等等的人, 別想活著從監獄出來, 更不可能有後來的風光。

民進黨應從執政黨做起, 不必介意藍營及紅營中的人的仇恨, 不必介意別人高傲、淺薄、缺德的 “不屑”, 為了民主自由的台灣, 以盡量包容的心, 團結盡量多的人, 盡量減少族群的裂痕, 團結藍營中熱愛和珍惜民主自由、抗拒獨裁威脅那部分人, 更好地捍衛和建設民主的台灣。
———————————————
──原載 [ 右派網 http://www.youpai.org ]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讀者投書:從邪黨旗幟看其邪惡本質
劉曉波:民間娛樂惡搞紅色經典
陳破空 : 為什麼要徹底否定共產黨?
中共滲透臺灣媒體 煽動暴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